夏衛(wèi)國,丁 煒,劉 濤,張敬標
(利辛縣人民醫(yī)院骨一科,安徽 利辛 236700)
老年人由于年齡大、骨量減少、骨的脆性增加,極易發(fā)生股骨粗隆間骨折。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發(fā)病率呈明顯升高的趨勢[1-2]。而且,由于老年人多存在骨質疏松的情況,故其易發(fā)生復雜的或不穩(wěn)定的股骨粗隆間骨折,從而增加對其進行骨折復位與固定的難度[3]。目前,臨床上一般使用股骨近端髓內釘、第三代伽馬型髓內釘(Gamma 3釘)及interTAN髓內釘?shù)葍裙潭ㄏ到y(tǒng)對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進行內固定手術治療。Gamma3釘屬于第三代改良的Gamma釘,具有局部應力小、力臂短、有利于患者進行早期功能鍛煉等優(yōu)勢,近年來在縣級醫(yī)院等基層醫(yī)院的應用日漸廣泛[4-5]。在本次研究中,筆者以近年來在利辛縣人民醫(yī)院骨一科就診的72例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總結用Gamma 3釘內固定術對這72例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
選擇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期間在利辛縣人民醫(yī)院骨一科就診的72例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這72例患者的納入標準為:1)具備進行Gamma 3釘內固定術的指征。2)不存在陳舊性骨折。3)未合并多發(fā)傷。4)無血液疾病的病史。5)不存在免疫功能障礙。在這72例患者中,有39例女性、33例男性;其年齡為55~90歲,平均年齡為(73.3±3.9)歲。對這72例患者進行改良Evans分型的結果顯示,有2例EvansⅠ型患者,有6例EvansⅡ型患者,有25例EvansⅢ型患者,有29例EvansⅣ型患者。
在這72例患者入院后,均采用Gamma 3釘內固定術對其進行治療。具體的治療步驟為:1)在患者進行手術前,對其進行脛骨結節(jié)骨牽引或皮膚牽引。2)在患者進行手術的前1 d,為其靜脈滴注抗生素,以預防感染。3)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對其進行全身麻醉或連續(xù)硬膜外麻醉。待麻醉效果令人滿意后,使其平臥在牽引床上,然后由主刀醫(yī)師在C臂X線機的引導下對其骨折部位進行手法閉合復位。待正側位片顯示復位效果令人滿意后,為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消毒鋪巾。4)在患者大轉子上方約3~5 cm處做一個切口,鈍性分離大轉子的頂點(在此過程中,可對術前復位效果不佳的患者進行適當?shù)膹臀唬骞晒谴蟠致〉捻旤c,選準進針點,然后在C臂X線機的引導下將導針從進針點鉆入股骨髓腔。待C臂X線機正位片顯示導針進入良好后,再進行擴髓,然后導入主釘,并用C臂X線機檢驗主釘?shù)闹萌胛恢檬欠窭硐?。擰入拉力螺釘,經尾孔擰入防旋螺釘,使用動力或靜力交鎖后再擰入近端尾帽,在C臂X線機下觀察主釘、拉力螺釘和遠端鎖釘?shù)奈恢煤侠砗螅饘涌p合切口,并放置引流管。5)手術結束后,為患者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并為其注射低分子肝素,以防其形成深靜脈血栓。為患者留置1~2 d的引流管,每日記錄其引流量,至其引流量<50 ml/d時為其拔除引流管。對患者進行血常規(guī)復查,其血紅蛋白的濃度若低于80 g/L,需對其進行輸血[6-7]。6)采用Harris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標準對患者進行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情況的評定,評定的指標包括疼痛情況、功能恢復情況及活動范圍三個方面。7)在患者手術結束后的第3~5 d、第3個月及第6個月對其進行X 線片復查,觀察其骨折復位的情況和愈合的情況。
1)這72例患者手術的時長在45~95 min之間,平均時長為62 min;其切口的長度在4~8 cm之間,平均長度為5.5 cm。2)手術結束后,對這72例患者進行X 線片復查的結果顯示,其骨折部位的復位令人滿意、愈合良好(見圖1),其骨折部位愈合的時間在11~15 w之間。這72例患者均未出現(xiàn)髓內釘斷裂、松動、骨折不愈合及下肢深靜脈血栓等術后并發(fā)癥。3)用Harris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標準對這72例患者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的情況進行評定的結果顯示,有41例患者的評定結果為優(yōu),有22例患者的評定結果為良,有7 例患者的評定結果為可,有2例患者的評定結果為差,其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的優(yōu)良率達87.5%。4)在這72例患者出院后,對其進行12個月隨訪的結果顯示,僅有3例患者出現(xiàn)輕度的髖內翻畸形。
圖1 對這72例患者進行術后X線片復查的結果
對于發(fā)生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患者,選擇合理的固定方法對其進行治療對于保障其療效及預后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近年來,臨床研究人員對用鋼板內固定術、動力髖螺釘內固定術及髓內釘內固定術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及優(yōu)劣進行了較多的對比。Verettas DA等[8]從患者手術的時長、術中及術后的失血量、術后的心肺狀況、精神狀態(tài)等方面對用髓內固定術與髓外固定術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效果進行了評估,其評估結果顯示,用髓內固定術對該型骨折患者進行治療后,其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較低、出血量較少、疼痛程度較輕,其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的效果也較優(yōu)。
在本次研究中,利辛縣人民醫(yī)院骨一科對72例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均使用Gamma 3釘內固定術進行治療。與早期的Gamma 釘相比,經過改良的Gamma 3釘具有局部應力小、力臂短、有利于患者進行早期功能鍛煉等優(yōu)勢[9]。而且,美國的Stryker 公司對Gamma 3釘?shù)某叽邕M行了調整,使其更適合亞洲人股骨的解剖特點。實踐證明,為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置入Gamma 3釘?shù)牟僮鞲颖憬荩娠@著縮短其手術持續(xù)的時間[9]。對該型骨折患者進行近端擴髓可發(fā)揮植骨的作用、促進其骨折部位的愈合,增加其釘尾與遠端鎖釘?shù)木嚯x則可有效地降低其遠端骨折的發(fā)生率。
筆者認為,在用Gamma 3釘內固定術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在將導針從進針點鉆入患者股骨的髓腔時,準確選擇進針點是確保手術成功的關鍵,故應在進針前反復進行確認。2)采用三棱錐進行手動開口更便于置入導針。3)在置入導針時應避免使患者的患肢處中立位或外展位,以免增加導針穿出其股骨的風險。4)在導入主釘時,應緩慢地將其插入髓腔,并在插入的同時輕輕旋轉主釘,切忌暴力置釘,以免對患者造成更大的損傷。5)在置釘?shù)倪^程中若受阻,可探視髓腔內是否存在障礙,如髓腔過窄,可進一步進行擴髓。6)在手術結束后,應指導患者進行合理的康復訓練,以促進其髖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降低其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比如在手術結束1 d后,可協(xié)助患者練習在床上坐起;在手術結束7 d后,可指導患者進行主動的肌肉收縮鍛煉(不可負重);在手術結束6 周后,可協(xié)助患者進行負重行走鍛煉等。
綜上所述,用Gamma 3釘內固定術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進行治療具有創(chuàng)傷較小、固定可靠、操作便捷等優(yōu)勢。臨床上可將該療法作為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進行治療的首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