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祖鋒 黃海生 鄧東明 謝彩霞 馮婧 陳子晴 黃遠忠
廣東省泗安醫(yī)院(廣東東莞 523000)
麻風潰瘍往往經久不愈,持續(xù)多年,一直困擾著麻風患者,嚴重影響麻風康復者的生存質量甚至威脅生命。紅光對人體組織的穿透深度可達到紅光的生物作用主要為光化學作用,能促進炎癥恢復、神經再生、血管形成等。目前臨床已廣泛應用紅光治療皮膚病,療效滿意。筆者嘗試采用紅光照射聯(lián)合外用聚維酮碘乳膏治療麻風潰瘍,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納入排除標準
1.1.1 納入標準(1)納入患者年齡為60~95歲;(2)均屬麻風病康復者;(3)符合科學出版社第一版《麻風病防治手冊》中麻風潰瘍的診斷標準。
1.1.2 排除標準(1)合并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穩(wěn)定者(空腹血糖>10 mmol/L);(2)長期使用類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劑者;(3)病情危重者;(4)潰瘍惡變者。
1.2 研究對象本研究獲得廣東省泗安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治療前與患者簽訂知情同意書。選擇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麻風潰瘍患者34例,其中男26例,女8例,每例患者的潰瘍數(shù)有1~3處不等。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潰瘍數(shù)30處。兩組基線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Tab.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patient in two groups ± s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Tab.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patient in two groups ± s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例數(shù)16 18性別(例)男13 13小腿年齡(歲)71.24±10.54 72.02±10.35女3 5病程(年)24.36±8.47 23.98±8.56潰瘍數(shù)(處)30 30潰瘍部位(處)臀部 復雜性6 7 7 6足底12 11手 5 6潰瘍類型(處)單純性24 24 6 6潰瘍面積(cm2)29.90±10.24 30.36±11.45
1.3 方法
1.3.1 對照組使用麻風潰瘍常規(guī)治療方法,根據(jù)麻風潰瘍的潔凈情況不同分別選用雙氧水、生理鹽水徹底清洗創(chuàng)面,用無菌刀片輕刮潰瘍邊緣死皮,祛除潰瘍周圍角化組織,外敷聚維酮碘乳膏(由廣東科倫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無菌敷料包扎,每天1次??偗煶虨?2周。
1.3.2 觀察組使用麻風潰瘍常規(guī)治療方法清創(chuàng)后,采用紅光治療儀(深圳普門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arnation?86型號)照射潰瘍皮損處,波長(640±10)nm,距離20~25 cm,時間20 min,每天1次;每次照射結束后,潰瘍創(chuàng)面涂抹聚維酮碘乳膏,無菌敷料包扎,每天1次。總療程為12周。
1.3.3 其他治療方法(1)飲食指導:鼓勵麻風潰瘍患者進食高維生素、高蛋白易消化食物。(2)心理疏導:向麻風潰瘍患者講明麻風潰瘍清創(chuàng)、紅光照射、換藥包扎治療目的和意義,增強患者信心,提高依從性,積極配合治療。
1.3.4 療效判斷標準每周觀察并記錄麻風潰瘍及周圍皮膚情況:肉芽生長、潰瘍周圍皮膚顏色、膿液分泌等。痊愈:臨床癥狀消失,潰瘍創(chuàng)面完全愈合;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潰瘍創(chuàng)面縮小75%,無分泌物;好轉:臨床癥狀減輕,潰瘍創(chuàng)面縮小25%,有新鮮肉芽組織生長,分泌物少;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潰瘍創(chuàng)面縮小不足25%,新鮮肉芽組織少,分泌物多。痊愈+顯效=總有效[1]。創(chuàng)面平均痊愈時間:從開始治療至潰瘍痊愈的平均時間。由同一名研究人員判定療效。
1.3.5 安全性兩組治療前后均檢查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功能、腎功能等指標,每周觀察麻風潰瘍皮損愈合情況及腫脹、疼痛、瘙癢或其他不良反應,對治療的安全性進行評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用χ2檢驗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檢驗水準α=0.05,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麻風潰瘍療效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χ2=4.80,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Tab.2 Comparison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例
2.2 兩組患者麻風潰瘍痊愈時間比較觀察組麻風潰瘍平均痊愈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t=2.119,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麻風潰瘍痊愈時間比較Tab.3 Comparison of the healing time of patient′ulcers in leprosy in two groups
2.3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不良反應兩組患者麻風潰瘍治療前后檢查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功能、腎功能等指標無異常。觀察組1例患者治療時有疼痛不適,對照組1例患者治療時有腫脹不適,經處理后均恢復。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少,不良反應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麻風潰瘍治療后的不良反應Tab.4 Adverse reactions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of ulcers in leprosy 例
紅光治療源自航天技術,采用集成式發(fā)光二極管技術,利用其發(fā)出特定波長(640 nm)的高功率紅光對患處進行照射治療,可加速創(chuàng)面愈合[2]。目前紅光照射已在臨床治療難治性創(chuàng)面、炎癥痤瘡等皮膚病中廣泛應用,取得滿意療效[3-4]。紅光照射促進潰瘍愈合的機制與紅光的光化學作用有關。很多學者在紅光促進炎癥恢復、血管形成、神經再生等方面展開研究。MEDRADO 等[5]和 REDDY 等[6]研究發(fā)現(xiàn)紅光照射能加快膠原沉積和成肌纖維細胞增殖,促進結締組織穩(wěn)定,從而加速損傷組織的修復過程,促進炎癥恢復。有學者[7-8]研究發(fā)現(xiàn)紅光照射患者創(chuàng)面后,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和人體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分泌明顯增加,加速創(chuàng)傷組織血管內皮細胞增殖,具有促進創(chuàng)傷部位血管生成和早期肉芽組織形成的作用。C?MARA等[9]和賈玉璽等[10]研究發(fā)現(xiàn)紅光照射能促進神經再生。本研究根據(jù)紅光的光化學作用針對性解決麻風潰瘍炎癥恢復、血管形成、神經再生等難題。另外,紅光治療的光熱量少,且經動物胚胎照射實驗證明,治療安全性很高,不會對機體造成潛在損傷[11]。
聚維酮碘乳膏與皮膚或黏膜接觸后逐漸分解出游離碘而起殺菌作用,是一種處理麻風潰瘍傷口的臨床常用藥物。研究發(fā)現(xiàn)聚維酮碘乳膏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潰瘍性病變的局部治療劑[12]。本研究采用紅光照射聯(lián)合外用聚維酮碘乳膏治療麻風潰瘍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潰瘍平均痊愈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少。紅光照射聯(lián)合外用聚維酮碘乳膏治療麻風潰瘍有相輔相成作用。綜上所述,紅光照射聯(lián)合外用藥物治療麻風潰瘍能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縮短潰瘍愈合時間,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推廣。
鑒于客觀條件的限制,本研究對紅光照射聯(lián)合外用聚維酮碘乳膏治療麻風潰瘍僅進行一些簡單的臨床觀察。以后期望能進行紅光和麻風潰瘍的病理生理作用研究,進一步探討紅光促進麻風潰瘍創(chuàng)面愈合的機制。
本研究實踐中還有一些不足和困難。(1)研究對象的飲食沒有統(tǒng)一。盡管進行了飲食指導,但患者的飲食和營養(yǎng)不良狀況各不相同,會影響麻風潰瘍痊愈時間,觀察結果會有偏倚。(2)由于判定療效的研究人員對本研究知情,觀察結果可能會有偏倚。(3)研究對象和麻風潰瘍總數(shù)少。觀察組和對照組麻風潰瘍患者共34例,合計麻風潰瘍總數(shù)共60處,臨床實踐還需要進行更大樣本數(shù)據(jù)觀察療效。(4)部分研究對象治療依從性低,想中途退出治療。筆者發(fā)現(xiàn)由于麻風潰瘍久治不愈,患者常常表現(xiàn)為悲觀失望。此時醫(yī)護人員應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提高依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