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延和
每當我看到相冊中的這些老照片時,那些發(fā)生在激情歲月里的故事,便清晰地出現(xiàn)在腦海里……
1978年8月1日,我從公社教育組調到剛成立的山東省掖縣(現(xiàn)為萊州市)城關小學擔任大隊輔導員。我組建了全縣第一支紅領巾鼓號隊,并為恢復中國少年先鋒隊名稱大會的召開做準備。
在恢復少先隊后一年多的時間里,我在中隊輔導員們的協(xié)助下,使學校的少先隊工作有了突破性進展。為了讓地處農村的城關小學有更大的發(fā)展,我們還和北京市東城區(qū)吉祥小學結為“友誼校”,主動向他們學習,與他們共同開展活動。
兩校的少先隊大隊委發(fā)動全體隊員,討論建立“友誼?!钡囊饬x,起草共同開展活動的倡議書 ,設計制作“友誼校徽”,制訂“友誼?!备傎惢顒佑媱?。1980年3月5日上午,兩校還同時召開了“建立‘友誼?!髸?。
慶祝掖縣城關小學、北京吉祥小學友誼校建立大會
鄭延和老師組建的全縣第一支紅領巾鼓號隊
3月13日,北京吉祥小學制作的巨幅“友誼校徽”,從北京運到了掖縣。掖縣城關小學的少先隊員們舉行了隆重的揭徽儀式。圍著金光閃閃的“友誼校徽”,大家歡呼雀躍、奔走相告……
之后,在全國“共產主義道德風尚”競賽活動中,針對隊員們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兩校共同開展了“潔、齊、美,爭戴大紅花”競賽活動,分別設立了競賽評比專欄,每天進行檢查、評比。隊員只要達到“潔、齊、美”中的一個要求,就可以戴上一朵小紅花 ;達到三個要求的隊員可以戴上一朵大紅花。于是,戴上大紅花,成了每個隊員的愿望。他們個個嚴格要求自己,講文明、講禮貌、講衛(wèi)生、守紀律。漸漸地,很多隊員都戴上了大紅花,學校面貌也因此煥然一新。
當我發(fā)現(xiàn)一些高年級的隊員不愿意寫作文時,為了激發(fā)他們對寫作文的興趣,就和吉祥小學大隊輔導員鄭萍老師商定,兩校一起開展“六一”征文活動,分別評選優(yōu)秀作文,再相互交換。聽說優(yōu)秀作文會被寄到北京的“友誼?!?,隊員們參加征文活動的勁頭可足了。大家都盼望自己的作文能讓北京的小伙伴看到。三(5)中隊的隊員孫旭華以前一聽到寫作文就逃避,自從參加征文活動后,她上語文課開始認真聽講,寫作文時主動找老師輔導,認真推敲每一個句子。經過刻苦努力,她寫的《春節(jié)游公園》被評為優(yōu)秀作文,還被寄到了北京吉祥小學。這一活動迅速提高了隊員們的觀察和寫作能力。
擔任掖縣城關小學大隊輔導員時的鄭延和
1981年元旦,兩校少年兒童全部加入少先隊,實現(xiàn)了“一片紅”。為了引導隊員們爭做優(yōu)秀少先隊員,爭創(chuàng)優(yōu)秀中隊,兩校又聯(lián)合開展了“爭做雷鋒中隊”競賽活動,使關心集體、團結同學、助人為樂、刻苦學習在校園里蔚然成風。我校三(1)中隊隊員徐光慧因媽媽不幸病故沉浸在巨大的痛苦中,還不得不擔負起繁重的家務,學習漸漸落后了。隊員們了解實情后,成立了6個服務小組,輪流到她家?guī)兔Ω杉覄?、幫她補習功課??吹叫旃饣劢粚W費有困難,隊員們還你一角我兩角地拿出自己的零花錢,一起幫她交齊了學費。徐光慧在小伙伴的幫助下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克服了生活中的困難健康成長。在活動中,隊員們還提出了“哪里有紅領巾,哪里就有新風尚”的口號,紛紛走出校園,走進社會做好事。我校的“宋少華小隊”和北京吉祥小學的五(1)中隊第六小隊,還在活動中分別受到了上級團委的表彰。
為密切兩校輔導員和隊員的聯(lián)系,互通情況、交流經驗,我們還共同創(chuàng)辦了“友誼???,開辟了“紅領巾友誼花壇”。
隊員們到處收集各種各樣的花種,不遠千里寄往“友誼?!?,播撒在彼此的花壇里。我校的隊員們還為北京吉祥小學培育了一棵兩米多高的“友誼松”,并在“友誼?!苯⒁恢苣陼r將其運到了北京。吉祥小學的隊員們?yōu)槲倚E嘀擦恕坝颜x桔”。兩校師生都希望彼此的友誼,就像‘友誼松’一樣,四季長青;像‘友誼桔’一樣,結出豐碩的果實。
在改革開放的40年里,兩校師生間的友誼日益深厚,共同開展的少先隊活動更持續(xù)培育著一代又一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