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陽陽
摘 要:在高中階段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對學生自身的語文思維進行培養(yǎng),這是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升的一個重要舉措。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并且切實立足從更加科學的角度,促進學生語文思維的成長,讓學生在參與高中階段語文學習的過程當中得到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關(guān)鍵詞:高中語文 教學工作 語文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7-0-01
引言
語文學科具有較強的人文性特點,并且其中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兼具藝術(shù)性和文學性的氣息。在實際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對教學過程進行合理的把握,引導學生自身形成良好的語文思維能力。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形成是一個系統(tǒng)性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鼓勵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更好的對所掌握的內(nèi)容進行充分的了解,形成更加正確的思維方式和方法。
一、從思想意識層面上重視對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yǎng)
高中階段,學生自身具有較大的學習壓力,如何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成績,往往成為了學生在參與語文知識學習中的首要目標。要想更好地對于學生自身的語文思維進行培養(yǎng),我們語文教師就應該形成良好的培養(yǎng)意識,在實際教學中充分地進行準備,同時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從思想意識層面上給予對學生語文思維培養(yǎng)的有效重視。在教學中,應該具備積極的心態(tài),給予學生更好地熏陶,身體力行地對學生進行感染,讓學生意識到語文知識本身具備著深刻內(nèi)涵的,語文思維對于我們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或者是工作都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也應該更多地積累素材,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引導,拓展學生的認知。例如,在對于《將進酒》進行講解之前,教師就可以安排學生對于李白的一些以往的作品進行了解,同時讓學生自行去查閱。在課堂教學上,教師可以讓學生講一講自己的查閱結(jié)果,并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學生自身可以更好地開拓視野,同時也能夠具備一個更好地積累的機會,為學生語文思維的質(zhì)變提供“量”的積攢。
二、利用生活化的內(nèi)容來對學生的語文思維進行培養(yǎng)
生活化的內(nèi)容的運用也有助于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對于所學的內(nèi)容進行思考。教師在展開語文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應該結(jié)合高中階段學生的實際特點和一些心理規(guī)律,引入他們十分感興趣的一些時代性和社會性的內(nèi)容,讓學生在參與生活情境學習的過程當中得到更好的情感調(diào)動和激發(fā),同時也進一步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時間》為題教學生作文,要求跳出“計時概念”的圈子,聯(lián)系不同職業(yè)的人來立意。學生們本身從教師的命題出發(fā),引導學生進行發(fā)散思考,有的學生會認為時間對于作家來說是創(chuàng)作的資本,對于軍事家來說是勝利的鑰匙,而對于病人來說則是生命等。在這樣一個情境當中,學生們本身可以結(jié)合所學的知識和實際生活經(jīng)驗進行結(jié)合,不知不覺當中完成知識的吸收和語文思維能力的提升。
三、提升教學活動的深度促進學生語文思維水平的提升
在語文教學中,語文思維的深度上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地思考,那么知識的學習效果就難以得到有效地實現(xiàn),并且學生自身思維能力的提升效果也會不盡如人意。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適當提升教學活動的整體深度,讓學生從表象入手,學會如何從表面到內(nèi)部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對知識背后的內(nèi)涵與事物的本質(zhì)進行探究。例如,在對《道士塔》一課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們很容易機會體會到外國人身上的貪婪和王道士身上的無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如何結(jié)合環(huán)境來對于實質(zhì)進行探究,思考其中的根源。在具體教學中,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提升思維深度,更加深如地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理解,從而提升了自身的思維能力。
四、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知識學習興趣
對于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來說,要想真正的提升學生們的參與效果,讓學生們的語文思維得到培養(yǎng),我們在展開教學中就應該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fā)。在現(xiàn)階段高中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忽略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那么學生自身的思維就很難得到調(diào)動,在具體學習的過程當中也很難保證良好的學習成效。在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上,我們應該讓學生發(fā)現(xiàn)經(jīng)典的誦讀會對于他們產(chǎn)生良好的影響,同時讓他們感受實際閱讀中的一些美感,這樣學生們本身才能更好的參與到誦讀的過程當中,并且在送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收益。例如,《林黛玉進賈府》一課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調(diào)動,激發(fā)學生的語文思維,教師就可以提前在課堂教學之前精心準備幾個問題。教師可以提問:為什么林賈二人見面會覺得熟悉?為什么對王熙鳳的笑聲進行刻意描寫?在這樣問題的引導下,學生的思維可以保持一個活躍的狀態(tài)下,并且也會產(chǎn)生對下一階段林黛玉進賈府之后發(fā)生什么的了解期待。在這樣一個教學過程中,舉學生自身語文學習興趣可以得到提升的同時,也能夠保持一定的思想深度,在教師的帶動下更積極、深入地進行思考。
總的來說,語文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應該關(guān)注如何讓學生在實際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思維能力的提升和發(fā)展。對于學生本身來說,語文學科的學習是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chǔ),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來說是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對以往的教學方法進行突破改進,引入更科學的教學思路,讓學生本身形成良好的語文思維能力,為他們其他學科的學習和日后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李文.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2)
[2]陳美.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思維能力培養(yǎng)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
[3]楊麗雅.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文思維的策略[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21)
[4]阿不都薩拉木·托胡提.語文思維能力及其培養(yǎng)探究[J].才智.2015(23)
[5]李瑩.試論中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J].品牌.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