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4-0090-01
以往的識字教學中,教師枯燥無味的反復重復“點橫豎撇捺”,不僅學生學得吃力,還經(jīng)常會有老師訴苦:好多字任你講得口干舌燥,學生還是不容易分清辨認。低年級識字教學一直是困擾教師們的一大難題。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活動具有鮮明的主觀性、具體性、形象性、情緒性、動作性和創(chuàng)造的特點,可見,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不容忽視,尤其是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我們更應選取最佳的識字方法,讓學生輕松進入“識字樂園”,隨境入心,識字無形,有效提高低年級學生識字效率。
1.隨文識字分解化,減小坡度
集中識字趣味化,提高興趣。隨文識字是以課文生字為載體,利用課文情境識字。所謂識字,意味著漢字的音、形、義三個基本因素統(tǒng)一聯(lián)系的形成。在隨文識字的過程中,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解決生字的讀音(如查字典、猜讀、求助老師同學等);精讀課文的時候再結(jié)合具體的詞、句,具體的語境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去理解和體會。課文教學結(jié)束后再安排書寫的指導。這樣將識字過程分解,減小坡度,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容易,識字教學也在隨文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完成。
2.采用多種形式來鞏固所學漢字
讓孩子在玩耍中識字,能很好地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像同音字、同部首字“找朋友”,數(shù)筆畫、按聲韻歸類,“送漢字寶寶回家”等游戲就是他們很喜歡的識字游戲,在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同時也加深了對漢字的記憶。如做“摘蘋果”的識字游戲,把生字掛在“蘋果樹”上,孩子們摘,摘到哪個讀哪個,并組成詞語,如讀對了,其他同學就跟讀,這樣不僅興趣濃厚,對生字的認識也更深入了。在讀詞讀字時可以全班齊讀、分組讀、個別讀、開火車讀,還可以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開展“找朋友”、“猜字游戲”、“猜字謎”、“識字比賽”等識字游戲。這樣能夠引起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習積極性,使全體學生都有的機會,大面積地提高教學質(zhì)量。
3.鼓勵孩子在生活中識字
漢語是母語,學生在生活中,可以接觸到很多漢字:如親朋好友的姓氏名字、名勝古跡、街道商店的牌匾、食品包裝袋、廣告牌、電視等等,可以說,漢字無處不在。所以,我們應該引導孩子平時留心觀察,隨時隨地運用自己掌握的識字方法識字,讓生活成為識字的大舞臺。鼓勵孩子們互相認班上同學的姓名,認街上牌匾上的字、認各種商標、認電視屏幕上的字、認上的字等等,讓他們逐漸養(yǎng)成學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主動識字的好習慣。
總之,在教學中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是有效提高低年級識字教學效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