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娟
(邵武市立醫(yī)院,福建邵武354000)
隨著生活方式與飲食結構的不斷變化,近年來我國糖尿病的患病人數(shù)呈不斷上升趨勢,并且隨著病程的延長,將會對患者的心血管系統(tǒng)造成較為嚴重的不良影響,其中易引發(fā)冠心病等疾病,不僅對患者的心理造成痛苦,同時更對患者的生理造成痛苦[1-2]。因此為改變此種不良現(xiàn)象,提升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需要加強對患者的護理。然而患者出院后由于其缺少相應的護理常識,為此需要對其予以出院后的延伸護理,如此才能夠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護理效果與治療依從性[3]。本文將重點探討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出院后延伸護理的效果觀察及對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選擇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18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依據(jù)患者的入院順序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59例,男29例,女30例,年齡為 45-62歲,平均年齡為(53.5±4.9)歲,病程3-16年,平均病程為(9.5±0.1)年;觀察組59例,男28例,女31例,年齡為46-63歲,平均年齡為(54.6±5.1)歲,病程 4-17年,平均病程為(10.6±4.3)年。納入標準:①符合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臨床診斷標準;②未患有其他糖尿病合并癥。排除標準:①患有其他嚴重的心、肝、腎等合并癥;②患有嚴重的神經(jīng)性疾病。將本研究的目的與方法向患者及其家屬講明,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在本院護理質(zhì)量安全委員會的監(jiān)督下進行本實驗。使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處理,結果顯示兩組患者之間的一般資料差異在統(tǒng)計學上具有可比性(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s)
組別對照組(n=59)觀察組(n=59)t值P值年齡53.5±4.9 54.6±5.1 1.195 0.235病程9.5±0.1 10.6±4.3 1.964 0.052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即對患者進行運動與飲食護理等,出院時給予相應的出院指導并發(fā)放出院知識手冊,出院后一周進行電話隨訪及慢病知識指導一次。并指導定期門診隨診,同時對患者的血糖水平進行監(jiān)測。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施以出院后延伸護理模式:(1)將該59例患者進行建檔,留取相關資料及電話號碼,對于有使用微信的患者建立微信群,便于保證聯(lián)系到每位患者。
(2)制定好糖尿病相關健康知識講座的課件及課表,其中包含冠心病的相關知識。每周一次的講座定時定點的開展。按課表進行兩個月一周期的循環(huán)講座。通過電話、微信聯(lián)系到每一位患者,督促其參加,每期的講座內(nèi)容在微信群發(fā)布,無微信的通過電話通知,保證每位病人能參加一次系列講座的每節(jié)課程。每次講座均由主管護師以上職稱的??谱o士進行指導。(3)對每位患者制定血糖監(jiān)測方案并督促其監(jiān)測并記錄,并通過電話或微信通知其隨診的時間按時隨診。每期指導內(nèi)容分別包括:①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護理人員通過講座及向患者發(fā)放知識手冊的方式使患者了解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關知識,從而能夠加深注意,同時告知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從而能夠有效的緩解病痛;除此之外,指導患者或家屬掌握自我血糖監(jiān)測技術,并為病人制定血糖監(jiān)測方案進行規(guī)范監(jiān)測患者的血糖水平,并嚴格記錄,并且對患者的飲食量與睡眠質(zhì)量等指標進行個體化指導、觀察和記錄。②對患者的用藥進行指導。護理人員告知患者嚴格遵醫(yī)囑用藥;同時制定嚴格的用藥管理方案,告知患者家屬對患者的用藥進行監(jiān)督,嚴格按照用藥管理方案中的相關內(nèi)容對患者進行督促,從而確保藥效的發(fā)揮;一旦出現(xiàn)藥物不良反應,則及時聯(lián)系護理人員進行處理。③對患者的心理進行指導。由于該疾病的病程較長,加之患者需要長期服藥,因而患者較易出現(xiàn)焦慮與恐懼等不良心理,為此護理人員深入了解患者的內(nèi)心狀況,明確其實際內(nèi)心需求,進而對其心理進行良好的疏導;同時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精神鼓勵,使其樹立堅定的康復信心。④對患者的飲食進行指導。由??谱o士為患者制定嚴格的飲食護理方案,例如嚴格控制患者糖、鹽與纖維的攝入量,即避免食用高糖食物,同時減少多鹽與低纖維的食物。由??谱o士通過食物交換量表、食物模具等進行具體指導飲食,讓患者能夠易于落實到一日三餐的飲食控制。除此之外,嚴格對患者的體重進行控制,避免因體重增加而加重病情。⑤對患者的運動進行指導。護理人員為患者制定個體的運動方案??墒够颊哌x擇適宜的項目進行運動,但避免每日的運動量過大,例如每日進行慢跑的適宜時間為20分鐘,依據(jù)患者自身的承受力逐漸延長。若患者在運動中出現(xiàn)不適癥狀,則立即停止運動,并及時聯(lián)系護理人員,入院進行檢查與處理。
①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主要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與心率等。②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主要包括飲食控制、運動控制、自我監(jiān)測與遵醫(yī)用藥等。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檢驗水準α=0.05;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且用χ2檢驗,P<0.05。
對照組的空腹血糖與餐后2h血糖顯著較高,其心率顯著減低,并且觀察組的各項指標更接近于正常值,二者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2。
對照組的各項治療依從性明顯較差,二者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 3。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比較(±s)
組別對照組(n=59)觀察組(n=59)t值P值空腹血糖(mmol/L)9.15±3.01 6.23±2.52 5.713<0.05餐后2h血糖(mmol/L)11.41±4.28 7.54±2.29 6.124<0.05心率(次/min)67.54±0.48 76.32±0.74 76.459<0.05
表3 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比較[n(%)]
近年來我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將會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較為嚴重的不良影響,其治療的主要原則在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從而延緩病情[4]。然而隨著病程的不斷延長,將會對患者的多器官與臟器形成不良損害,因而將導致諸多并發(fā)癥的產(chǎn)生,其中較為常見的則為冠心病,對患者的心理與生理造成較為嚴重的不良影響。導致該并發(fā)癥的原因包括諸多方面,例如不合理的飲食、未進行適當?shù)倪\動、血糖控制不理想、治療依從性差等,若未予以及時有效的治療及控制,則將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為改變此種不良現(xiàn)象,提升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需要加強對患者的護理[5-6]。在患者住院期間,患者可接受全面護理,然而當患者出院后,由于其缺少護理知識與護理能力,造成治療依從性較差,治療達標率不理想。為此護理人員需要對其予以出院后的延伸護理,主要包括健康宣教、藥物指導、心理指導、飲食指導與運動指導等。對其進行健康宣教,能夠有效的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從而能夠有效的加強患者對家庭日常護理的重視;對其進行藥物指導、心理指導、飲食指導與運動指導等能夠在較大程度上輔助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夠有效延緩病情的發(fā)展。通過采取出院后延伸護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各項指標獲得有效的檢測,因而便于護理人員隨時進行掌握,從而能夠及時的對護理方案進行調(diào)整;同時通過加深患者重視,能夠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進而能夠嚴格的按照護理方案的內(nèi)容進行家庭日常護理,最終獲得良好的護理效果[7-8]。依據(jù)本項研究結果可知,通過對患者予以出院延伸護理,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明顯下降,心率明顯提升,更接近于正常水平值,同時患者的飲食控制、運動控制、自我監(jiān)測與遵醫(yī)用藥等方面的依從性獲得顯著提升,主要原因在于出院后延伸護理能夠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自我護理技能,增強患者對疾病的重視,從而能夠從本質(zhì)上進行有效的自我護理。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予以出院后延伸護理不僅能夠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護理效果,同時能夠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可作為未來一段時間內(nèi)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進行家庭護理的首選方式。除此之外,護理人員仍然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護理技能,并加強對患者的正確指導,進而能夠提升護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