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炳煒 胡 煒 胡偉航 朱 英 王劍榮 曾小康
作者單位: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危重病醫(yī)學科(杭州 310000)
膿毒癥是感染誘發(fā)的全身炎癥反應,可導致多個器官系統(tǒng)功能障礙或衰竭,心臟為易損器官之一。膿毒癥時多種心肌抑制因子,線粒體功能障礙等誘導了心肌功能障礙,常出現心臟泵功能衰竭,病情兇險,死亡率高[1-2]。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是膿毒癥心肌損害發(fā)病中重要的細胞因子,對膿毒癥心功能產生不良影響;而川芎嗪(tetrarnethylpyrazine,TMP)有改善循環(huán),拮抗腫瘤壞死因子的作用,從而保護心功能,本研究探討川芎嗪對膿毒癥心肌損害患者的保護作用。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7年4月我科收治的膿毒癥心肌損害患者5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數字表分為常規(guī)治療組25例,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齡(61.48±15.54)歲,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3(]APACHEⅡ評分)(27.52±2.33)分,平均病程(18.04±3.05)天;常規(guī)治療+川芎嗪組 25例,男 15例,女 10 例,平均年齡(63.52±13.95)歲,APACHEⅡ評分(28.32±3.41)分,平均病程(19.52±4.35)天。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入院時APACHEⅡ、平均病程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 (1)膿毒癥診斷參照2016膿毒癥最新定義與診斷標準[4],在此次感染前沒有急、慢性器官功能障礙,若患者感染后膿毒癥相關的序貫器官衰竭評分變化程度≥2分,說明存在器官功能障礙,可診斷為膿毒癥;(2)膿毒癥心肌損害的標準為心肌酶譜異常、心臟超聲提示左室射血分數<50%[5];(3)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
1.3 排除標準 (1)有冠心病或入院前1周有急性冠脈綜合征者;(2)心肺復蘇術后;(3)對川芎嗪注射液過敏或無法耐受者;(4)嚴重臟器功能不全者,如發(fā)病前明確有心衰、腎衰。
2.1 治療方法 常規(guī)治療組在1h內開始廣譜抗生素治療;執(zhí)行早期目標指導性治療(EGDT),使中心靜脈壓達到8~12mmHg,平均動脈壓≥65mmHg,尿量≥0.5mL/(kg·h),中心靜脈氧飽和度≥70%或靜脈血氧飽和度≥65%,并進行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常規(guī)治療+川芎嗪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川芎嗪,用法:NS250mL+川芎嗪120mg靜脈滴注,1天1次,共10天。川芎嗪由哈爾濱三聯(lián)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規(guī)格 2mL∶40mg,批號 150601E1)。
2.2 檢測指標 (1)于治療前及治療后1、5、10天兩組分別檢測血清B型腦鈉肽前體(Pro-BNP)濃度、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血清濃度、心肌肌鈣蛋白I(TNI)水平。Pro-BNP采用化學發(fā)光法檢測;TNF-α采用雙抗體夾心ELISA法檢測;TNI采用化學發(fā)光法檢測。(2)脈搏指示連續(xù)心排血量(PICCO)監(jiān)測儀(型號PC8500,德國PULSION),監(jiān)測心指數(CI)、左心室收縮力指數(dPmax),測 3 次,取平均值;檢測血乳酸的變化。
2.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 表示,經方差齊性檢驗后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pearson相關進行相關性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膿毒癥心肌損害患者治療前后血清Pro-BNP、TNF-α、TNI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后Pro-BNP、TNF-α、TNI均下降,但常規(guī)治療+川芎嗪組下降更顯著(P<0.05 或 P<0.01)。見表 1。
2.2 兩組膿毒癥心肌損害患者治療前后CI、dPmax、血乳酸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后CI、dPmax均增加、血乳酸下降,但常規(guī)治療+川芎嗪組改善得更顯著(P<0.05 或 P<0.01)。見表 2。
表1 兩組膿毒癥心肌損害患者治療前后血清Pro-BNP、TNF-α、TNI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膿毒癥心肌損害患者治療前后血清Pro-BNP、TNF-α、TNI水平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P<0.01;與常規(guī)治療組同時間比較,△P<0.01;Pro-BNP:血清 B 型腦鈉肽前體;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TNI:心肌肌鈣蛋白I
組別常規(guī)治療組常規(guī)治療+川芎嗪組例數25 25 25 25 25 25 25 25治療前第1天第5天第10天治療前第1天第5天第10天Pro-BNP(pg/mL)1241.88±303.93 1203.12±227.98 568.88±203.48**222.91±73.67**1337.54±356.10 1225.32±305.66*371.92±127.05**△162.08±38.75**△TNF-α(pg/mL)514.54±46.89 498.31±32.35 395.28±48.85**307.72±28.27**521.68±69.42 487.88±46.38*263.64±41.84**△190.12±40.24**△TNI(μg/L)1.51±0.41 1.44±0.36 1.33±0.32 0.67±0.19**1.56±0.37 1.48±0.34 0.77±0.21**△0.18±0.16**△
表2 兩組膿毒癥心肌損害患者治療前后CI、dpmax、血乳酸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膿毒癥心肌損害患者治療前后CI、dpmax、血乳酸水平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P<0.01;與常規(guī)治療組同時間比較,△P<0.01;CI:心指數;dPmax:左心室收縮力指數
組別常規(guī)治療組常規(guī)治療+川芎嗪組例數25 25 25 25 25 25 25 25治療前第1天第5天第10天治療前第1天第5天第10天CI(L/min/m2)2.18±0.33 2.22±0.33 2.79±0.17**3.11±0.15**2.23±0.37 2.28±0.33 3.13±0.18**△3.81±0.27**△dPmax(mmHg/s)565.04±29.74 571.92±24.58 890.21±55.28**1006.68±49.05**554.64±38.68 576.63±32.64*1016.40±26.19**△1395.04±112.53**△乳酸(mmol/L)4.24±0.50 3.74±0.23**2.78±0.40**1.99±0.27**4.19±0.55 3.65±0.32**1.83±0.21**△1.01±0.31**△
2.3 TNF-α與CI的相關性 TNF-α與CI呈負相關(-r=0.48,P<0.05)。
膿毒癥可導致心肌損傷、心功能障礙[6],發(fā)生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細胞因子、毒素等可通過不同的途徑造成心肌能量代謝障礙、心肌細胞凋亡。細胞因子中TNF-α是導致組織損傷的重要細胞因子,可直接或間接地對心肌造成損傷,在膿毒癥心肌損傷中起著重要作用;而Pro-BNP是反映心功能的指標,可預測膿毒性心肌損傷患者的預后[7];肌鈣蛋白(TNI)是橫紋肌上的結構蛋白,是心肌損傷的特異性標志物[8]。膿毒癥心肌損傷患者入ICU時以上指標均升高,經過治療有所下降。
TNF-α不但會影響心肌收縮力[9],還會對心肌組織結構造成損害,導致射血分數下降,左心室舒張異常[10],稱之為膿毒性心肌病[11]。膿毒癥出現心功能障礙的患者預后差[12]。TNF-α還可作用于多種細胞,促進其他多種細胞因子的產生,從而引起連鎖反應,因此抑制炎癥因子是膿毒癥治療的一個重要方面。
川芎嗪是川芎的提取物,化學結構為四甲基吡嗪,通過抑制炎癥介質釋放,降低TNF-α,改善微循環(huán),對膿毒癥心功能有保護作用,顯著改善心血管功能[13]。本研究發(fā)現,常規(guī)治療+川芎嗪組Pro-BNP、TNF-α 下降更顯著(P<0.01),說明川芎嗪可明顯改善膿毒癥心肌損害患者的心功能、抑制炎癥介質;常規(guī)治療+川芎嗪組治療后第5天TNI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說明川芎嗪對心肌細胞有保護作用。
另外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CI上升,dPmax增加血乳酸下降,說明了川芎嗪對膿毒癥心肌損害患者的心功能有改善作用。
研究[14]發(fā)現,50%的嚴重膿毒癥與膿毒癥休克患者有左心收縮障礙,膿毒癥心功能障礙嚴重危害患者生命,TNF-α在膿毒癥心肌抑制的發(fā)病上起著重要的作用,它能導致心肌收縮功能降低,心功能抑制,因此抑制炎癥因子的作用也是膿毒癥治療一個重要的方面。本研究發(fā)現川芎嗪對膿毒癥心肌損害患者有很好的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