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要求一切為了學生,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中心和學習主人,從而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讓學生獲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和落實促進了師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轉化,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主體精神,讓學生在自主體驗和教師的科學指導當中獲得成長與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師要明確生本教育理念的內(nèi)涵,并將其貫徹和應用到語文教學實踐活動當中,推動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培養(yǎng)學生積極情感
積極情感是擁有強大感召力的學習元素,通過調動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情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促使學生主動認知,并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最佳的活躍狀態(tài),豐富學生的學習智慧??梢哉f,積極情感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語文學習活動,并促進生本教育理念落實的基礎條件。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在培養(yǎng)學生積極情感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讓生本教育理念成為推動語文教學質量提高的動力。情境教學法是調動學生積極情感的重要教學策略,這是因為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直觀形象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各個感官,為學生帶來真實的學習感受,從而引起學生的主動參與,讓生本教育理念的優(yōu)勢得到體現(xiàn)。多媒體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重要工具,將圖文聲像緊密結合起來,能夠用圖片、音樂、視頻、動畫等為學生營造形象直觀的學習情境,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動力。例如,在教學《桂林山水》時,由于學生缺乏對桂林山水的真實體驗,所以在學習本課內(nèi)容當中,無法突破重難點的學習,從而讓很多學生學習當中的情感和興致不高。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桂林山水的風光圖、視頻,搭配上舒緩的音樂,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將學生帶入到優(yōu)美情境當中使得學生主動走進文本,成為學習主人。
二、提供展示平臺,引導學生自我鍛煉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需要做出的一個巨大改變就是要讓學生擁有自我展示的平臺,讓學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徹底擺脫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感受到作為學習主人的學習力量。教師要將課堂讓位給學生,努力為學生搭建自我展示和自我發(fā)展的平臺,從而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鍛煉,讓生本教育理念之花開放在語文課堂。第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課前演講的方式展現(xiàn)自我。小學生具有爭強好勝的心理特征,而這一特點可以成為促進學生主動展示的一個突破口。教師可以抓住課前教學時間,讓學生輪流進行課前演講活動,讓學生充分展現(xiàn)自我。演講活動的內(nèi)容并不設限,可以是學生介紹自己最新讀的一本書以及讀書感受,可以是學生介紹自己在語文學習當中的心得體會,也可以是學生將自己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讀出來與其他同學分享,這樣既展示了學生的個人才能,也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第二,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小組合作討論的機會,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當中展示自我才能。通過小組合作的語文學習模式能夠讓學生集思廣益,還可以讓每一個學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例如,在教學《江畔獨步尋花》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搜集歸納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杜甫其他的古詩作品,并指導學生做好小組分工,讓每一個學生的才干都可以得到展現(xiàn)。
三、科學設置疑問,促使學生主體參與
疑問是問題的開始以及智慧的開端,同時也是開辟學生創(chuàng)新發(fā)展道路的鑰匙。如果在語文教學活動當中不注意設置懸念的話,很容易讓學生的思維和情感出現(xiàn)漣漪,難以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從而影響到學生的主體參與與探究。因此,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需要在為學生科學設疑方面進行充分展現(xiàn),用疑問來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學生主動投入到語文探究活動當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語文教師要掌握提問的藝術,抓住正確的提問動機,以便更好發(fā)揮問題的教育功能。教師在問題設計時必須要做到綜合考慮,具體包括:第一,問題要有明確指向性特征,可以切實為教學目標的達成提供良好的服務,緊緊圍繞教學內(nèi)容展開,使得學生能夠明確自主探究的方向。第二,問題要具有探索研究價值,能夠讓學生的認知和學習能力得到深度和廣度的拓展,可以將學生的思維推向高潮。第三,問題的設計必須要面向學生全體,盡可能的提出差異化和學生層次相適應的問題,讓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需求都可以得到滿足。
為了更好發(fā)揮生本教育理念對語文教育改革的價值,語文教師要注意將生本教育理念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并以此為指導優(yōu)化教學策略。
趙凱,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qū)江山路第一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