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文是初中生必學的文體之一。從傳統教學中,我們感覺教學說明文時,課堂氣氛是死水一潭,教學效果可想而知。這一切緣于說明文在表達上緊扣規(guī)范而少靈活,在語言上注重科學性、準確性而缺少生動性,在內容上故事性較弱,同時說明順序、說明方法等又較抽象、枯燥。在進行這種文體的教學時,我們摸索出“多讀六步教學法”,具體步驟如下:
一、明確文體,了解知識體系
要明確說明文的概念,其分類主要有兩種: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下定義、摹狀貌、作詮釋、打比方、列數字、列圖表、引用說明等,它們的作用大同而小異,主要是使說明的對象更具體,更準確,更有說服力。不同的說明文其順序亦不相同,具體有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三種。
二、激趣導入,明確目標
新課開始,導入要注意主動性,而且形式新穎有趣,具有啟發(fā)性,就能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把學生引入到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中去。如在學習《生物入侵者》一文時,不妨以一則新聞開始,它報道了一位老人將兒子從海外帶來的魚養(yǎng)殖在自家魚塘,致使原有的魚種被這種魚吃光的事。這樣導入,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一旦入境,自主學習的欲望就油然而生了?!墩Z文課程標準》對于說明文只提到一點:“閱讀新聞和說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觀點,獲取主要信息。閱讀科技作品,還應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本唧w操作中,說明文的目標一般不外乎說明內容、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文語言,以及所表達的作者情感。《生物入侵者》的教學目標為:1.積累本課詞語,了解本文說明的內容。2.學習本文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3.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三、自由朗讀,感知內容
自由朗讀課文,一是要求學生積累有價值的字、詞,二是了解文章的大體內容。設計這個活動,目的是想讓學生初步感知文意,并迅速捕捉重要信息。
學《生物入侵者》時,給學生的要求是兩個:一是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文中的成語并說說其意思。二是說說什么是“生物入侵者”,本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生物入侵者”。學生如果把這兩個任務完成了,對本文的內容也就了解清楚了。
四、快速瀏覽,理清思路
讓學生在初讀的基礎上,弄清文章的說明順序,進一步理解課文的內容,用分層概括的形式對課文進行梳理。為了理清課文的行文思路,可以讓學生自己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進行概括,以便快速把握行文結構?!渡锶肭终摺愤@個環(huán)節(jié)的內容為:定義——專家們把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xiāng)、通過非自然途徑到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的“移民”稱為“生物入侵者”。危害——一種物種在新的環(huán)境中無節(jié)制地繁殖,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也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成因——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對策——人類不應該過多地干預生物物種的遷移過程。
五、細讀全文,賞析方法
通讀全文,邊讀邊在文中找出運用的說明方法賞析,全班交流。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就說明方法歸納總結,得出相同的模式或范例:如舉例子,具體地說明了對象的某個特點;列數字,使說明對象更具體更準確,也能引發(fā)讀者的想象;打比方,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對象的什么特點,亦能激起讀者的興趣(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通過歸納總結,學生對說明方法的作用便有了總體的掌握。
六、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這一板塊的目的是讓學生在理解內容、弄清思路、明確說明方法的基礎上體會說明文的語言特點??蛇x取比較經典的段落,讓學生找出重點的字、詞、句等,加以賞析。在學習《生物入侵者》時,教師要求學生默讀課文第7段,賞析這一段中的詞語、句子、寫作技巧。這個活動要預留出比較寬裕的時間,讓學生靜思默想,細細品味欣賞。比如第七段有兩次并列式結構運用,使得說明層次清晰;“為所欲為、難逃絕種厄運”的擬人手法使說明對象形象生動;再如“關聯詞語”的使用,在介紹不同學者觀點的時候,用了“因為、即使、因此、然而、如果、另外”等一系列的關聯詞語,使說明語言嚴密準確。通過精析這一段,以達到窺斑見豹的效果。
當然,教無定法,只要是有效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加以調整,以達到高效的目的。一味地墨守陳規(guī)和和教無章法同樣不可取。
高碧霞,甘肅平涼市第四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