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
摘 要:近年來,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使得高職生在高校大學生中所占比例有所增加,而高職生中的貧困生也在逐年遞增,高職貧困生在承受物質(zhì)貧困的同時,心理上也在承擔著心理貧困,因此關注高職貧困生的心理健康是十分必要的。文章通過對高職貧困生心理狀況的剖析,找到解決問題的教育方法,對學生加強心理輔導,幫助高職貧困生順利完成學業(yè),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都有著積極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高職貧困生;心理問題;心理脫貧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識碼:A
1.自卑的心理現(xiàn)象
在高職學校當中就讀的貧困生大多都是沒有考上好的本科學校,從而無奈進入高職學院學習的,他們對今后的道路也很茫然,對自己能力不認可。而且他們大多來自于偏遠山區(qū),在成長的過程中,由于種種因素,學習的條件比較差,在一些新技術如計算機方面的學習當中不如其他同學好,慢慢地,他們就會失去信心。有部分學生因為學習的基礎比較差,很難適應高職專業(yè)的學習要求,因此在心理當中產(chǎn)生了兩種情緒:一種是較高的求知欲望,另一種是較低的學習能力,這兩者之間產(chǎn)生了一定的矛盾,這一切使得一部分的貧困生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從而導致自卑心理越來越嚴重。
2.焦慮的心理現(xiàn)象
由于貧困生的家庭負擔比較重,思想壓力比較大,所以他們經(jīng)常處于一種情緒焦躁低落的環(huán)境當中。其一是因為他們害怕家里的欠款越來越多,掛念父母的身體是否健康,擔心以后不能給父母一個好的生活環(huán)境報答他們。其二是因為在生活和學習當中,需要一定的費用來支撐,學費拖欠著,學校進行催收,生活方面的拮據(jù)讓他們無法參加相應的職業(yè)資格考試?,F(xiàn)實當中的壓力和思想方面的壓力已經(jīng)讓他們快喘不過氣了,他們在精神上越是緊張,成績就越是不理想,從而導致他們產(chǎn)生了一定的焦慮情緒。
3.孤獨的心理現(xiàn)象
高職貧困生通??释腿诉M行一定的交流和溝通,但是他們在溝通交流的過程當中又對別人有一定的戒備心理。一方面,相對于同齡人來說,貧困生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生活下來,他們的心理比較早熟,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做事比較有主見,獨立性比較強,但是在其他方面卻比較內(nèi)向,封閉以及存在感比較低。另一方面,由于貧困生自卑的心理活動,因此在進行人際交往的過程當中,他們往往不善于和人溝通交流,有不合群的現(xiàn)象,害怕別人問及自己的家庭狀況,不愿意坦誠地和別人進行交流,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想向別人請求幫助,在人際交往當中也會因為別人的拒絕或者是嘲諷讓他們覺得難受,從而產(chǎn)生一定的孤獨感。
1.完善貧困生資助體系,營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
學校要大力宣傳和落實黨和國家相關資助政策,構建經(jīng)濟資助體系,同時建立完善的勤工助學體系,使貧困生在課余時間進行有償實踐,緩解貧困生經(jīng)濟困難,走出因經(jīng)濟問題而困擾他們的陰影。同時大力倡導扶貧濟困、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幫助貧困生樹立自信心。
2.建立和完善貧困生檔案,進行心理健康精準幫扶
對貧困生要單獨建檔,要關注和重視貧困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并根據(jù)不同貧困生的特殊心理需要開展形式多樣的、針對性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對已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可以采取談話、咨詢的形式幫助學生走出心理低谷。
3.樹立榜樣,激勵學生成才
學??梢酝ㄟ^開展針對貧困生的有益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鍛煉能力找到自信,同時通過樹立典型,把貧困生身上吃苦耐勞、堅強的意志以及樂觀向上的優(yōu)秀品質(zhì)加以宣傳與倡導,用榜樣的力量引導和教育廣大同學。
讓貧困生健康成長是高職院校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每一位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幫助他們經(jīng)濟脫貧的同時更要讓他們的心理脫貧,要深入了解貧困生的心理問題,不斷加強高職貧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這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政府、社會、學校的共同努力,切實從物質(zhì)、精神和文化等方面給予他們支持與幫助,從根本上減輕高職貧困生的心理壓力。
[1]崔 鳳.高職貧困生的心理問題成因及管理對策分析[J].新校園(上旬刊),2017(4):140.
[2]黃必超.高職貧困生常見心理問題及其疏導方法[J].學園(教育科研版),2013(3):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