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梅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不斷提高,學校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軟、硬件設施配備也不斷更新,為多媒體教學的實現(xiàn)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多媒體輔助教學越來越受到學校、老師的重視和歡迎。但是,先進的教育設施,就一定會有好的教學效果嗎?
一、多媒體運用應符合學生學習的需要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所以語文教學用多媒體必須關注學生的需要。以下是兩位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同一內容產生不同的效果。
教學片段一:李老師執(zhí)教《秦兵馬俑》,他為了展示多媒體教學的先進性,就帶學生到網絡教室上課。課上,他補充了大量的圖片及文字資料,還讓學生自由上網搜索有關兵馬俑的資料,教室里熱鬧非凡,“老師,這網頁打不開?!薄袄蠋?,這張圖片能放大一點嗎?!薄袄蠋煟趺磿幸粡埫餍堑漠嬅婺??”老師在教室里來回穿梭,不斷解決學生提出的各種技術問題。
李老師的課堂教學表面很時尚,體現(xiàn)學科教學與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整合,語文課運用先進的網絡技術,看似熱鬧,卻成了學校財力、物力、人力的展示。
教學片段二:王老師執(zhí)教《秦兵馬俑》,課文中有這么一段話;“兵馬俑規(guī)模宏大。已發(fā)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達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個籃球場那么大,坑內有兵馬俑近8000個”在理解這段話時,教師用多媒體出示俑坑的面積圖,再出示一個標準籃球場的面積圖,讓后將籃球場縮小覆蓋到俑坑圖上,占五十分之一。形象而直觀的演示讓學生具體感知到了秦兵馬俑的規(guī)模宏大。
王老師的課堂教學,學生對“總面積達19120平方米,足有總面積達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個籃球場那么大”無生活經驗,沒有具體清晰的認識,此時,多媒體出現(xiàn)的畫面,化抽象為具體,讓學生對“50多個籃球場大”有了感性的了解,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不僅感知了兵馬俑的規(guī)模宏大,更激發(fā)了對祖國寶貴歷史遺產的贊嘆之情。
因此,多媒體輔助教學需與學生實際認知水平相符合,為學生的學習搭建臺階,特別是在他們模糊之時,困惑之時,疑難之時……這樣,才能讓多媒體為學生學習服務,為產生優(yōu)質的學習效果服務。那么,這樣的運用多媒體教學就是先進的教學。
二、多媒體運用應遵循語文學習的特點
與第斯多惠說過:“任何真正的教學都不僅是提供知識,而是予學生以教育?!庇绕涫钦Z文學科,它不只是學生學習語言的工具,更有強烈的人文性。在教學中,教師有必要借助多媒體技術,去補充、再現(xiàn)、豐富教材中富有情感的語言文字,幫助學生把握事物本質,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使學生得到情感上的共鳴和美感上的滿足。
教學《黃河的主人》,教師出示第一段:黃河滾滾。那萬馬奔騰、濁浪排空的氣勢,令人膽戰(zhàn)心驚。
師:邊讀邊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黃河洶涌的浪頭拍打在石頭上,聲音震耳欲聾。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個又一個浪頭把岸邊的泥沙石頭掀翻到水里。
生:我仿佛聽到了打雷的聲音,如果有一條小漁船,肯定會被掀翻。
……
師:是的,這就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段錄像,再一次 體會一下黃河那驚心動魄的氣勢。
師:看著這雄偉的畫面,聽著這氣勢磅礴的音樂,讓我們再一次來讀這一段,相信,一定可以比剛才讀得更有味。
師生聲情并茂地朗讀。
該教學片段錄像的播放,讓學生感受到了真實黃河的浩浩蕩蕩的壯麗之美。通過錄像創(chuàng)設視聽情境,調動了學生的視聽感官,感染了學生,調動了情感,學生仿佛就站在黃河邊?;〞r不長,但對學生情感的激發(fā)、理解的深入、思維的發(fā)展,審美的提高都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因此,只有遵循語文教育的規(guī)律,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服務的多媒體運用才是先進的,這樣的語文教學才是與時俱進的先進的教學。
為讓自己的教學保持先進性,教師不僅要學習與時俱進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更要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不斷優(yōu)化自己的課堂教學設計,將現(xiàn)代教育技術作為輔助手段運用于自己的課堂教學,摒棄“技術含量越高教學效果就越好,運用多媒體就是先進的教學”的錯誤思想。同時,要加強實踐研究,不斷運用,熟練操作,避免由于技術不到位、操作的生疏而造成不要的浪費。教師還要及時反思,總結運用過程之中的成功及不足之處,讓多媒體在適當?shù)臅r機釋放其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