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選考的有機化學復習教學是一個同時具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研究課題,其策略和方法更是多種多樣的。新形勢下,這需要我們高中化學老師積極探索,深入思考,同時多作交流,從而形成具有落地性強的策略和方法,并切實有效的貫徹到日常教學中。本文作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提出了幾點基于選考的有機化學復習教學策略,一己之見,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選考;有機化學;復習教學
有機化學選考試題一般多采用非選擇題形式,其中以新型有機材料及藥物的轉化、合成流程形式最為常見。大體而言,其除了對學生基本知識和技能的考查之外,更側重于學生獲取和處理信息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鑒于有機化學選考試題對于學生綜合能力考察的標準較高,如何在復習教學中切實提高學生能力以使之在考試中應付自如,就成了許多高三化學老師高度關注和不斷探索的課題。以下,筆者就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談幾點基于選考的有機化學復習教學策略,一己之見,供大家參考。
一、 綜合分析歷年考題特征和命題規(guī)律,在復習教學中有的放矢
通過分析總結歷年考題的試題特征和命題規(guī)律,從而制定有針對性的復習教學計劃,這是許多高三教師常用的策略。具體到有機化學這一科目,其歷年選考命題試卷中的形式、結構、難度、考題題號基本一致,這也為我們分析特征和總結規(guī)律提供了方便。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并不簡單,筆者認為,要想較為準確的把握命題特征和命題規(guī)律,教師首先需要對相關考試文件進行全面細致的研究,在全面了解考試范圍、層次以及要求的基礎上,再做好以下三步:
1. 親自做一遍考題,了解歷年考題的概況和特征;
2. 在第一步基礎上分析對比,總結差異點和共同點;
3. 深入研究命題思想與方式,進而研究命題趨勢與規(guī)律。
試舉一例說明。筆者曾對2015、2016、2017這三年的全國卷理綜化學的有機選考試題情境、呈現(xiàn)方式、考試內容進行對比和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
三道題的試題情景分別為:C2H2制備聚乙烯醇縮丁醛和順式異戊二烯;秸稈為原料合成聚酯類高分子化合物;芳香化合物合成一種有機光電材料中間體。
三道題的試題呈現(xiàn)方式均為:合成線路,給出新信息。
三道題的試題內容均為:結構簡式、同分異構體、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性質的判斷;合成線路的設計等。
通過以上可以總結出:最后一道有機選考題均是以某種物質為線索,通過給出最終產物的合成線路及相關信息,重點考查有機物的推斷以及考生對有機物性質、同分異構體、有機物合成線路設計等內容的掌握情況。這樣,就對最后一道選考有機題的命題特征、規(guī)律及趨勢獲得了一個比較清晰和深入的了解,在針對最后一道選考有機題的復習專題中,也就有了方向和重點。
二、 把握和定位學生的能力層次,因人而教,進行針對性的輔導
如果說上述第一點是基于考試試題特征的“有的放矢”,則這一點便是基于學生能力層次的“有的放矢”。新課標背景下,化學選考試題的一個重要命題特征便是按照一定比重進行多層次、多角度考察。具體來看,其考察層次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獲取信息和理解信息的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情景、圖像及模型的轉化能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實驗素質及遷移能力等。這就要求我們復習教學中清晰明了并定位學生的能力層次,深刻認識其基礎程度、學習障礙及薄弱點,從而幫助其找到最合適的學習路徑,對其進行系統(tǒng)的針對性輔導。這一策略的運用,最關鍵的便是如何明了學生的能力層次,這也是進行針對性輔導的前提。以筆者的實踐經(jīng)驗來看,獲知學生能力層次最有效果的當屬學習問卷調查。通過一份全面而深入的問卷調查,可以使學生在填寫問卷的過程中總結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再加上老師自己的分析判斷,就能較為準確的把握學生能力層次。
調查問卷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核心是必須全面并有一定深度。以筆者經(jīng)常使用的為例,在每一知識版塊的調查區(qū),除了基礎的問答之外,都包含符合各個能力層次難度的測試題,并讓學生先對自己作出自我評價。筆者最后根據(jù)問卷情況進行綜合評判,并與學生達成共識,然后一起制定詳細的針對性的復習規(guī)劃。實踐證明,這種方式對多數(shù)學生都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 以專題復習的方式突破有機推斷
有機推斷是選考試卷中的重要題型,分值大,綜合難度相對較高,有必要應用專題突破的方式進行突破。這一方面,筆者認為主要應做好以下三點:
(一) 完善知識網(wǎng)絡圖
首先讓學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兩個基本框圖,然后適當進行擴展和完善,將煤化工、石油化工等版塊整合融入知識關系網(wǎng)。筆者的經(jīng)驗是,宜啟發(fā)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思考和思維個性拓展知識網(wǎng)絡,老師只加以評判和指導,確保合理性即可,這關系到學生在運用中是否能夠得心應手。
(二) 著重強化學生的信息發(fā)掘和處理能力
有機推斷均是以苯及其同系物為載體,分析推理能力是其考察重點之一,因此信息的發(fā)覺和處理能力就顯得異常重要。結合常見題型并整理歸納,筆者認為應特別關注這些信息挖掘點:相互轉化關系、條件和產物結構;反應物和生成物具體差異;斷鍵和新鍵形成的位置;C鏈結構的變化,如外增鏈、減鏈、成環(huán)、開環(huán)等;梳理官能團的種類和個數(shù)變化。
(三) 選取大量具有典型性有機推斷試題,進行強化訓練提升
有機推斷的常見考點有結構簡式、化學方程式、同分異構體和有機合成路線等,核心知識點是官能團性質及其相互轉化關系,核心考查能力則是信息的提取和整合及分析推理能力。這些都離不開大量典型習題的訓練,只有在強化訓練中形成了思維敏感素,才能在考試中得心應手。教師可以根據(jù)題型特點、核心知識點及核心考查能力選編典型題集,供學生強化訓練,以求“量變引起質變”,獲得大的提升。
四、 總結
上述三點策略主要立足于筆者個人在日常教學中的實踐和體會。其實,基于選考的有機化學復習教學是一個同時具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研究課題,其策略和方法更是多種多樣的。新形勢下,這需要我們高中化學老師積極探索,深入思考,同時多作交流,從而形成具有落地性強的策略和方法,并切實有效的貫徹到日常教學中。本文僅為拋磚引玉,望有識者不吝指教。
參考文獻:
[1]吳翀云.淺析常見幾類有機推斷題的思維盲點及突破策略[J].化學教學,2016(7):75-78.
[2]陳興.例析有機推斷題的技巧和方法[J].化學教學,2015(4):79-83.
作者簡介:吳世旗,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