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軍隊中,相當于司令部的幕僚機構已有之,但真正具有近代乃至現(xiàn)代意義的司令部在中國的出現(xiàn),是自清末小站編練新軍開始的。在這之前的湘、淮軍和八旗、綠營、巡防營等,都是以營為基本單位。其軍隊幕僚機構,仍舊沒有擺脫以往的樣式。從1895年袁世凱小站練兵開始到1904年,一個全新的軍隊編制體制得以誕生,具有現(xiàn)代意義的司令部,才與新的編制一起相伴而出。
袁世凱所練新軍與以往湘軍、淮軍不同,它是完全仿照西方軍隊的編制體制,由步、騎、炮、工、輜等多個兵種協(xié)同作戰(zhàn)的合成軍隊,這與之前的軍隊主要以營為基本單位、兵種單一以及作戰(zhàn)方法簡單的情況相比,軍隊編制增大了,合成程度提高了,兵器有了發(fā)展,戰(zhàn)術有了變化,指揮難度也隨之加大了,單靠指揮官一人加上少數(shù)幕僚用簡單的方法實施有效的指揮已經(jīng)不可能。因此,在指揮體制上,也有了一次大的飛躍,那就是在部隊各級設置了專司指揮的業(yè)務機關——司令部門。
新建陸軍在組織編制上仿照西方做法,而“司令部”在西方軍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構,是現(xiàn)代軍隊不可或缺的。新建陸軍在機構上設置了九大處(局),依次是:稽查全軍參謀軍務營務處(簡稱參謀營務處,就是現(xiàn)代軍隊的司令部)、執(zhí)法營務處、督操營務處、教習處(洋務局)、糧餉局、軍械局、軍醫(yī)局、轉(zhuǎn)運局、偵探局(作戰(zhàn)時另設)。排在第一位的是參謀營務處,即是現(xiàn)代軍隊中的司令部職能,新建陸軍參謀營務處也就成為中國軍隊近代歷史上第一個正規(guī)化的陸軍司令部,任總辦的徐世昌也就成為中國軍隊史上第一任陸軍參謀長。
徐世昌由于學識淵博和與袁世凱的特殊關系,被任命為新建陸軍參謀營務處總辦,徐世昌也就成為了小站練兵的第二號鐵腕人物和軍師。徐世昌于1897年8月來到小站,他沒有辜負袁世凱的希望,全心盡力輔佐袁世凱練兵。徐世昌每天除了完成考閱各隨營學堂文卷、考核兵目操法、校訂行軍陣式圖說、改定講訓各兵官功課這些工作外,還要處理新建陸軍在練兵中出現(xiàn)的問題。為了應付西法練兵帶來的困難,他還開始自學英語。1898年完成《新建陸軍兵略錄存》編撰,1899年還參與組織《訓練操法祥晰圖說》這部軍事巨著。由于他的學識和才能,受到同僚們的尊敬,張勛還正式拜他為老師。王士珍、馮國璋、段祺瑞號為北洋“三杰”,他們既要帶兵又要管訓練,還分別兼任隨軍講武堂、炮隊學堂、步隊學堂總教習等職責。而徐世昌負責全軍的訓練和教育工作,是他們的上司,由于袁世凱稱徐世昌為兄,其他將領都尊徐為師。另外,在小站期間,徐世昌還為袁世凱負責處理朝廷下達的旨意等。袁世凱剛到小站幾個月,就傳出“津門官紳嘖有煩言,謂袁君辦事操切,嗜殺擅權,不授北洋大臣節(jié)制”等言論。1896年4月,清廷因監(jiān)察御史胡景桂參奏袁世凱“崇尚虛文,營和蝕餉,性情繆妄,擾害一方”等等過錯,特派兵部尚書榮祿及兵部侍郎陳燮龍來小站查辦。袁世凱獲悉自己將被彈劾的消息,內(nèi)心十分恐懼。因徐世昌與陳為同年會試,又都在朝廷辦差,上下周旋,妥為袁世凱開脫,袁世凱得以逃過一劫,使一場彌天大禍消彌于無形,終使該案平息了事,袁世凱對徐世昌感恩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