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
課堂上老師若巧妙運用化學韻語,可增加化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娛樂性,有利于學生對化學基礎知識的學習和鞏固,有利于學生對化學基本技能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得到快樂。筆者結(jié)合自身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樹立獨特風格。
在很多調(diào)查問卷中,學生都表示喜歡有個性、幽默風趣的教師,教師善于在課堂上使用趣味性語言,無疑有利于樹立自身獨特的風格,學生的認可和喜愛能增強教師的自信,本身也能加深教師對教學的熱愛。筆者的上一屆初三畢業(yè)生做了一個畢業(yè)留言冊,學生們在紀念冊中暢所欲言,其中不少學生提到了我在課堂上使用過的趣味性語言,也許若干年后他們會記不清這個教師的模樣,但那些曾經(jīng)讓他們快樂過、曾經(jīng)幫助過他們的言語,也許會一生刻在他們腦海中。這些來自于學生的記憶,也是對教師的一種肯定,教師的形象在學生心目中變得生動、富有個性。
二、運用幽默語言。
前蘇聯(lián)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說過:“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庇哪?,是一種俏皮、含蓄、機智的方法,使人在笑聲中領會語言所蘊含是豐富知識,耐人尋味。教學的語言就是要力求生動、形象、幽默和風趣,才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幽默詼諧的語言、形象生動的比喻引進化學課堂,寓莊于諧,寓理于韻,就能使學生好學、樂學。教師和藹可親,能消除學生對學習的畏懼感;教師語言幽默風趣,繪聲繪色能調(diào)動學生聽課的興趣;而聲情并茂,則學生就會情緒高漲,興趣倍增。例如,在講用氫氣或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操作是:實驗開始先通氫,空氣排盡再點燈;由黑變紅就撤燈,試管冷卻才停氫??砂错嵰庥涀鳎皻怏w早出晚歸,酒精燈遲到早退”;又如當把元素放在元素周期表中,其實它也有點象我們?nèi)艘粯印叭嗽诮?,身不由己”;再如講地殼中含量較高的化學元素:O、Si、Al、Fe、Ca、Na、K、Mg、H,可諧音為“養(yǎng)鬼鋁鐵蓋,那家沒青菜。”還可戲說質(zhì)量守恒定律,“我不是孫悟空,我來有影,去有蹤”等等。這種記憶方法妙趣橫生,寓教于樂,便于學生快速記憶經(jīng)久難忘。利用諧音作為聯(lián)想基礎,既是促進和幫助記憶的好方法,也是激發(fā)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
三、設置教學疑問。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边@意思就是在學生對所要解決的問題處于心求通而未遂,口欲言而不能的時候,才去啟發(fā)。然而怎樣才能使學生處于“心憤憤,口悱悱”的狀態(tài)呢?這就對教學語言提出要求。實踐表明,善于激疑,功于解惑,是達到上述目的的途徑之一。在簡單的導語中給學生留下一點奇妙和懸念,以吸引學生,提高他們學習的注意力。要想使教學語言具有啟發(fā)性,關鍵在于把握“引而教”和“求而學”的原則和要求?!耙獭笔侵附處煵皇前阎R全部正面地、從頭到尾地塞給學生,而是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在一定的問題基礎上,獨立思考,得出結(jié)論,并掌握要領?!扒蠖鴮W”是指學生在教學語言的激發(fā)下,產(chǎn)生出求知欲和主動性,目的明確地進行思考和學習。教學語言的啟發(fā)性通常是通過一系列具有一定邏輯關系的問題表現(xiàn)出來的。例如,“純醋酸是不是電解質(zhì)?”“純醋酸導電嗎?”“將 1mL 純醋酸滴入 1000mL 水中后,電流計的指針是否偏轉(zhuǎn)?”通過這三個邏輯性較強的層層遞進的問題,來引發(fā)學生對電解質(zhì)和電解質(zhì)溶液概念的理解。學生只有在寬松、愉悅,不斷獲得鼓勵的環(huán)境之中,思維才能變得活躍,解決問題才會標新立異;語言還可以與眼神相結(jié)合,眼神的變化,可傳遞著無聲的信息,維系著雙方思維的感知通道。
四、規(guī)范符號語言。
符號語言是用來表示物質(zhì)組成、結(jié)構(gòu)和變化規(guī)律的一種特殊符號,如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反應方程式、化學計算式等。1、化學符號用字母表示時,還應注意字母的大小寫及上下標。例如:一氧化碳化學式為“CO”,不能寫作“Co”;“pH值”不能寫作“PH值”等等。2、符號的讀音要正確。我國化學符號的讀法遵從漢語發(fā)音,但也有其特殊讀法。例如:反應式中“=”不能讀成“等于”應讀作“生成”;“↑”不能讀成“箭頭”應讀作“氣體”。另外,化學教師本人不僅要正確地運用化學符號語言,還要教會學生正確地運用化學語言去打開化學思維之路。例如,絕不能把“氯化氫”說成“鹽酸”、把“燒杯”說成“玻璃杯”、將“蒸發(fā)皿”與“表面皿”混為一談等。我們每天都要使用和接觸具體的化學物質(zhì),尤其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往往需要借助一些似是而非的化學用語,引導學生正確辨析和認識絢麗迷人的商品,例如:白金、鉛筆、干冰、水銀、鉑金等,如果單從字面上理解,望文生義,好像干冰就是干燥的冰塊。
五、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給學生充分的說的機會的同時,要有所要求。要求:答對所問,用詞要準,語句完整。注意引導學生語言表達的準確性、簡潔性、條理性、邏輯性、嚴密性。比如:只能說某元素的化合價而不能說某原子的化合價,因為化合價是元素的一種性質(zhì);只能說某物質(zhì)中某元素而不能說分子中某元素或原子中某元素。比如:學生講氧化物這一概念時,有時會說:含氧的物質(zhì),含氧的化合物等只突出“含氧”。教師要引導學生進一步分析,指出氧化物有三個特點:含氧元素,是化合物,只有兩種元素。這時再要求學生完整地表述,最后再和教材相對照、比較。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又加深了學生對“氧化物”這一概念的理解。
六、引入古代詩文。
比如,在上“環(huán)境保護”這一內(nèi)容時,我是這樣引入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是一幅多么撩人的美景?。】墒侨缃裎覀兊牡厍?,正在遭受著無窮無盡的災難,赤潮,酸雨,土壤沙漠化,溫室效應等等,所以我們?nèi)祟惔舐暭埠簟畇ave our soul拯救生命,拯救地球,保護環(huán)境”.當時學生很激動,課堂氣氛異?;钴S,爭相發(fā)言,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在“硫酸”一內(nèi)容中,我也運用了一句詩文:“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現(xiàn)在我們就來爬上硫的最高蜂,去領略它的獨特風光(“最高蜂”意指硫酸中硫的化合價處于最高價).每次我的詩文只說了前半句,他們就念出了下句,這樣既傳遞了知識,又引起同學們對知識強烈的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堂課果然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利用趣味性語言教學看似容易,要真正利用好該工具卻并非易事,教師在課堂上傳遞給學生的或許是歡樂,起到的是破解重難點的作用,而背后,需要教師做一個有心人,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心血去搜集、創(chuàng)造趣味形象的語言,從而在課堂上靈活運用游刃有余。新課改和學生的需求在客觀上推動教師成為創(chuàng)新型教師,而教師自身發(fā)展的需要是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內(nèi)在驅(qū)動力,讓我們保持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和幽默感,利用更多趣味性語言,讓教學辛苦而快樂,讓學習生動而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