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青,朱 凱,張燚曼,呂宏亮,于智莘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長春 130117)
口干癥是一種以口干為主的多因素主觀癥狀,是由于大小涎腺減少分泌從而唾液減少所致。主要癥狀為口腔干燥,舌部燒灼感、味覺異常,口唇干裂、表面覆蓋痂皮等[1-3],屬中醫(yī)“燥證”范疇,證候表現(xiàn)以內燥為主。中醫(yī)認為,口干之“燥證”,多由于陰津不足或陰虛內熱,口舌失于濡養(yǎng)而致,故治宜滋陰清熱,生津止渴[4]。生津片處方由黨參、麥冬、山豆根、天花粉、生地黃、射干、甘草組成,其功能為滋陰清熱,生津止渴,主治口干癥。生津片中水提成分甘草,為豆科植物甘草(Hyperglycemia urinalysis)、脹果甘草(Glycyrrhiza inf l ate Bat.)和光果甘草(Glycyrrhi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莖。味甘,性平,可入脾經(jīng)、胃經(jīng)、肺經(jīng),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緩急止痛的功效[5-7]?,F(xiàn)代藥理學研究[8]發(fā)現(xiàn),甘草中的有效成分為三萜皂苷類、黃酮類和多糖類物質。本文以甘草中的甘草酸銨為考察指標,采用正交試驗法優(yōu)選出生津片的水提工藝。
1.1 試藥 試驗藥材均購于吉林大藥房,經(jīng)鑒定檢驗均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部》(2015 年)[7]有關規(guī)定;甘草酸銨標準品(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乙腈(色譜純);磷酸(分析純);無水乙醇(分析純);異丙醇(分析純);甲醇(分析純);氨水(分析純);三氯甲烷(分析純)。
1.2 儀器 萬分之一電子天平FA1004B(上海佑科儀器儀表有限公司);電熱恒溫鼓風式干燥箱DHG-9070A型(上海精宏實驗設備有限公司);電熱恒溫水浴鍋HHS(上海博訊實業(yè)有限公司);超聲波清洗器KQ-500E(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高效液相色譜儀LC-2030(上海市安亭電子儀器廠);循環(huán)水真空泵SHZ-D(Ⅲ)(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
2.1 水煎組正交試驗設計 采用L9(34)正交試驗法對黨參、天花粉、麥冬、生地黃、甘草5 味藥材水煎液提取工藝進行考察優(yōu)選??疾旒逯髸r間(A)、煎煮次數(shù)(B)、加水量(C)對甘草中甘草酸銨提取率的影響,每個因素選擇3個水平進行試驗[9-11]。因素水平表,見表1。
表1 因素水平表
2.2 高效液相法測定甘草酸銨含量
2.2.1 色譜條件 色譜柱:十八烷基鍵合硅膠為填充劑(inertsil ODS-3 C18色譜柱 4.6 mm×250 mm),固定相:十八烷基,粒度(μm):5,表面積(m2/q):450,孔徑(A):100,碳含量;15%,封尾。流動相:乙腈- 0.05%磷酸(40:60)[12],檢測波長:237 nm,流速:1 mL/min,柱溫:室溫[13],理論板數(shù):按甘草酸銨峰計算不低于5 000。
2.2.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定甘草酸銨對照品,加70%乙醇制成每1 mL含甘草酸銨0.2 mg的對照品溶液,即得。
2.2.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定0.2 g的供試品,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量取70%乙醇100 mL,密塞,稱重,超聲(功率250 W,頻率40 kHz)30 min,放至室溫,再稱重,減失重量用70%乙醇補足,混合均勻,微孔濾膜過濾,取續(xù)濾液,即得。
2.2.4 標準曲線的繪制 精密稱取甘草酸銨對照品1 mg,置10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分別精密吸取系列對照品溶液2、4、6、8、10、12 mL置于25 mL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釋定容至刻度,制成甘草酸銨系列對照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譜儀,進行線性關系考察,結果見表2,并繪制標準曲線,見圖1。得回歸方程:Y = 5E+06 X - 1 177.8,r = 0.999 9,說明甘草酸銨在1.008 2~6.012 6 mg/mL范圍內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表2 線性關系考察
圖1 甘草酸銨標準曲線圖
2.2.5 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10 μL,連續(xù)進樣6次,依法測定,記錄峰面積積分值。RSD為0.13%,表明儀器、方法的精密度良好。
2.2.6 穩(wěn)定性考察 精密稱定0.203 7 g的1號供試品,置具塞錐形瓶中,按供試品制備方法進行處理,每隔一定時間注入液相色譜儀,結果表明,甘草酸銨峰面積RSD為1.06%,表明供試品在20 h之內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
2.2.7 重現(xiàn)性考察 精密稱取0.2 g供試品,稱取6份,按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處理,計算RSD為0.28%,平均含量為2.497 6 mg/g,表明該方法重現(xiàn)性良好。
2.2.8 加樣回收率考察 精密稱取0.2 g同法測定的已知含量(C = 2.497 6 mg/g)樣品,平行稱定6份,分別置于錐形瓶中,各精密加入1 mg的甘草酸銨標準品。結果表明,RSD為1.39%,回收率良好。
2.3 生津片水提取最佳工藝確定 取水提取部分藥材80 g,共9份,按正交表設計進行試驗,考察指標:以甘草酸銨含量作為考察指標,試驗結果見表3,方差分析及結果,見表4。
表3 正交試驗L9 (34)及結果
表4 方差分析及結果
表3、表4結果方差分析顯示,影響因素對試驗結果的重要性依次為煎煮次數(shù)B>煎煮時間A>加水量C,綜合正交試驗結果,A3B3C2含量最高。而煎煮時間3 h與2 h沒有較大影響,結合生產(chǎn)實際情況及實驗操作,確定最佳工藝條件為A2B3C2。
筆者認為,對中藥復方化學成分的研究,能夠從本質上闡明其藥效的物質基礎,從而揭示中藥方劑配伍的科學內涵[14-16],并在處方優(yōu)化、建立科學制劑和工藝改造等方面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從而有助于提高制劑質量、發(fā)現(xiàn)新的有效藥物[17-18]。
本實驗采用高效液相法測定甘草中甘草酸銨的含量,分離效果良好,操作簡便,實驗結果可信度較高,為優(yōu)選生津片水提取工藝提供了有力的依據(jù)。最終確定生津片水提部分的提取工藝為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 h。工藝科學、合理,適用于大工業(yè)生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