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xiàn)代社會,教師會因種種原因,從一種工作狀態(tài)進入到另一種工作狀態(tài),這就出現(xiàn)了教師流動。比如高中教師轉崗進入小學,進行小學教育,就會出現(xiàn)跨學段教學的現(xiàn)象。面對不同的教育對象,高中教師如何在不吼不叫的情況下,有序組織小學低年級課堂教學。本文將就這一現(xiàn)象,從學生注意力特點進行深入的闡釋。
關鍵詞:跨學段;注意力;有序教學
高中教師轉崗進入小學教學,工作狀態(tài)改變,由原來面對的17歲左右的高中學生——他們幾近成年,學習具有主動性,也有很好的自控能力,轉變?yōu)?歲左右的小學生——他們的學習意識不強,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自我管控意識淡薄。此時,高中教師就要根據(jù)自己的教育對象,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鐚W段的高中教師在面對這樣的小學生時,需要做到心態(tài)平靜,了解小學生特點,有針對性地找到適合的教學方法,才能讓自己的課堂有序、有效。本文將從學生注意力方面做深入地分析并給出相應的對策。
一、 注意力的概念
注意力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有選擇的集中,是一切心理過程的開端并貫穿心理活動始終,是一切實際活動的必要前提和向導。英國教育家約翰·洛克說:“教師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與保持學生的注意力?!?/p>
高中階段的學生注意穩(wěn)定性趨于成熟,隨著注意力的發(fā)展和抽象思維能力的提高,高中生能較好地調節(jié)和控制自己的注意,這就為系統(tǒng)地掌握知識和技能提供了一定條件。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注意有年齡特點,越小的兒童注意力越差,且被動注意越占優(yōu)勢。6~12歲兒童被動注意和主動注意均有所增強,并逐漸能把注意更多地與學習相連。但是,與成人相比,他們注意的穩(wěn)定性較差,容易分心,集中注意的時間與小兒需注意的內容和形式有關,一般為7~10歲約20分鐘,10~12歲約25分鐘,12歲以后30分鐘以上。
高中生和小學生在注意力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正是這種教育教學對象不同,這就要求跨學段教師組織好課堂教學,同時跨學段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轉變教育教學的方法。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追求課堂教學的高質量高效率,離不開調動學生有效參與課堂認知的教學過程。可見,在合乎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的基礎上,積極調動學生深度參與教學過程,注重調控學生注意力的教學策略,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一種重要手段。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重視對學生注意力的培養(yǎng),從而靈活地調控和開展教學活動,高超地把握動態(tài)的課堂,上升到擁有教育智慧境界。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注意是心靈的天窗”。只有打開注意力這扇窗戶,智慧的陽光才能撒滿心田。那么,跨學段教師如何讓小學低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呢?
二、 提高注意力的策略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迸d趣是心理因素,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才能有高度的注意力。只有注意力高度集中,感知教材時,才能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感悟。
一般在新課導入時,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能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可使學生對不了解的事物產(chǎn)生新奇感和興奮感,驅使人積極進取、主動思考。如教學《比尾巴》時,我這樣導入:今天啊,森林里的小動物們要進行一場比賽,他們要比什么呢?——比尾巴。一下就把學生帶入比賽的場景,孩子們興趣被調動了,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古羅馬賀瑞斯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痹陂_始上課就能夠創(chuàng)設好的情境,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小學生會跟隨教師集中并保持一段時間的有意注意力,進而教師可以讓課堂教學有序、有效。
(二) 加入游戲,集中注意力
小學低年級的孩子行為習慣意識弱,學習動力低,幾乎沒有內在動力,并且自我控制力很低。因此,教師要幫助孩子努力集中注意力去學習,就是要增加他的外在動力,在教學中加入適當游戲,激發(fā)孩子們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游戲教學可以在一節(jié)課的開頭復習,可以在一節(jié)課的知識鞏固。在教學課文《雨點兒》第一課時鞏固認字的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做了12個大雨點兒,上面寫有生字;做了12個小雨點兒,上面寫有音節(jié),把雨點兒分發(fā)給學生,請拿到雨點兒的學生讀一讀,認一認手上的雨點兒。開始找朋友。請拿到大雨點兒的學生快快站到講臺上來,開始找朋友。同時全班拍手伴唱《找朋友》歌。手拿大雨點兒的學生說:我是“綠”,我的朋友在哪里?手拿小雨點兒的學生:在這里。最后找到朋友再帶讀。
一年級學生上課時,學生自說自話,做小動作、玩文具,無論老師怎么喊,注意力仍然集中不起來。課堂有了游戲,就能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中來??梢源蟠筇岣呶覀冋n堂秩序,從而提高課堂效果。
(三) 緊湊課堂,提高注意力
高中學生重視個體學習行為的影響,這會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改進學習方法,調整行為模式。即高中學生可以根據(jù)教師的節(jié)奏來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課堂有更多的留白和想象空間。
但是小學生有著各種各樣的上學動機:有的孩子想像其他大哥哥、大姐姐一樣每天背著書包上學去,成為一個學生的樣子;有的孩子想著交更多的新朋友等等??梢哉f,他們的學習目的是不明確的,甚至是很模糊的。這就導致學生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教師就要在課堂節(jié)奏上下功夫,讓課堂緊湊起來。在教學一年級《口語交際:我們做朋友》時,這節(jié)課都是在練習說話,怎樣才能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我設計課堂教學時,注意到:首先教師做自我介紹,再給學生做交朋友的范例,再讓學生同桌間模仿交朋友,再讓學生表演展示交朋友,再讓個別學生到班級結交新朋友,最后讓學生跟聽課教師交朋友。讓課堂緊湊有序,學生跟著教師走,一直被吸引在課堂中。學生注意力集中了,也就提高了課堂效果。
總之,高中教師跨學段教學,讓課堂教學有序有效,就需要很好地研究小學生的學習特點。除了關注小學生注意力,還有自身的教學語言,同時讓課堂教學方法豐富起來,讓小學生始終有種新鮮感,促使學生回歸課堂,留在課堂,無須歇斯底里地喊叫,也能使課堂教學有序開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魏永濤.關于高中一年級學生課堂注意力情況的調查報告[S].
[2]胡良芳.關于小學低段學生注意力培養(yǎng)的研究[S].教育界·上旬,第五期.
作者簡介:
邢靜,江蘇省宿遷市,宿遷市蘇州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