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萍
1965年5月的一天,有幾架直升機突然出現(xiàn)在山西省昔陽縣大寨的上空,盤旋一周后,就在昔陽縣里降落了。那時候來大寨參觀的人非常多,可從來沒有坐飛機來參觀的,當(dāng)人們看到周總理走下飛機時,頓時沸騰起來,人們奔走相告、歡呼雀躍、激動不已……
工作人員告訴大寨村的干部:“周總理要陪同阿爾巴尼亞總理參觀大寨,參觀后,在村里親自設(shè)宴招待客人。”按理說中國總理宴請別的國家總理,怎么也得照著國宴的標(biāo)準(zhǔn)安排飯菜。村干部犯了難,別說按照國宴標(biāo)準(zhǔn),就是普通的山珍海味也難以湊齊,正當(dāng)他急得抓耳撓腮的時候,周總理發(fā)話了,竟然提出了一個誰也想不到的要求:“我要吃你們大寨的家常飯,你們安排吧!”聞聽此言,村干部如釋重負(fù)。
很快,周總理陪著阿爾巴尼亞客人來到了大寨,爬了十幾里崎嶇不平的山路,到山頂上看莊稼,周總理指著一層層的梯田說:“千里萬擔(dān)一畝田,青石板上創(chuàng)高產(chǎn)?!币馑季褪切枰咭磺Ю锏?,挑一萬擔(dān)土才能堆積成一畝良田,在這樣辛辛苦苦造出來的地里,種出莊稼是多么不容易。
當(dāng)一行人下山回到村里的時候,已經(jīng)到了吃午飯的時間,按照周總理最初的標(biāo)準(zhǔn),飯桌上只能是四菜一湯,一葷三素。可村干部覺得太寒酸了,就私自做主,偷偷地做了兩葷兩素。周總理看到換了一個“過油肉”時,就微笑地對客人說:“今天招待你們的都是農(nóng)家菜,他們聽說你們這些尊貴的客人來了之后,才特意準(zhǔn)備了兩個葷菜,我們的農(nóng)民平常很難吃上這種葷菜,我們也非常困難?!?/p>
當(dāng)時的中國雖然不是很富裕,可也不至于連幾個好點的葷菜都端不出來吧?我們的總理究竟唱的是哪一出呢?
原來,阿爾巴尼亞客人中有位副總理,名字叫科列加,他來訪時,給我們帶來一個很大的要求援助的單子,周總理看過之后,在談話的時候說:“我們也很困難,不能完全滿足你。”阿爾巴尼亞的副總理顯得非常不高興:“你們完全可以支援我們的?!闭勗捑痛讼萑肓私┚帧?/p>
其實,了解歷史的人們都知道,20世紀(jì)的五六十年代,為了爭取更好的國際環(huán)境,我們對很多亞非拉國家提供大量的無償援助,有些國家對這些白給的“午餐”吃慣了,遭到拒絕后感覺接受不了。可長此以往,我們的國家就有點兒吃不消了??吹饺绱饲樾?,周總理靈光一現(xiàn),提議道:“這樣好了,明天我們休息一下,換個環(huán)境,后天我們再繼續(xù)商談?!?/p>
因此,才有了周總理陪同阿爾巴尼亞副總理參觀大寨,并在小山村舉行國宴的事情,在整個參觀和吃飯的過程中,對于之前關(guān)于援助的話題,周總理只字未提。當(dāng)?shù)诙熘匦抡劦皆掝}時,周總理才語重心長地說:“我昨天為什么陪你去參觀?就是讓你看看我們農(nóng)民的生活情況,我們也很困難,我們種的莊稼,通過艱苦奮斗才能得到,都得經(jīng)過千辛萬苦才能換來?!卑柊湍醽喐笨偫硪驗橛辛饲猩眢w驗,也理解了我們的難處,主動減少了很多援助項目。
類似這樣“炫貧”的國宴,周總理在大寨村共舉辦過三次,招待的都是來華要求援助的各個國家的首腦。這種類似于“憶苦飯”的國宴,不只絕無僅有,也是一種睿智,體現(xiàn)的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暗示;不僅是一桌簡單的酒席,還是一種外交策略。
(摘自《雙遼信息報》 圖/高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