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恒
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至今,美國股市已足足牛了九年。統(tǒng)計美國近百年的股市發(fā)展趨勢,牛市周期平均在兩年左右,熊市周期在九個月左右。如今,九年的牛市已遠超均值,道瓊斯工業(yè)指數從不足7000點漲到了26000點以上。大家都知道美股貴了,隨時可能下跌,只是沒有人知道什么時候跌、跌多少。所以此番下跌,市場就格外緊張。
監(jiān)管升級
中國股市一直比較封閉,對外依存度低。但近兩年,隨著金融體系的改革,尤其2017年以后,A股越來越“港股化”,而港股和美股的聯動效應也漸高。但這就意味著,A股和美股聯動了嗎?2018年2月6、7、8、9四個交易日,A股隨美股傾盆而下,最大跌幅達11%,似乎給出了一個肯定答案。但是看2018年2月7日和8日的盤面,好像又沒有這么簡單。
在連續(xù)兩天暴跌之后,美國股市開始了一次反彈,道瓊斯工業(yè)指數在2個交易日里連續(xù)下跌7%之后,2月6日迎來了2.33%的上漲。但這一天的A股卻沒跟漲,上證指數下跌1.82%,只創(chuàng)業(yè)板上漲了1.14%。2月7日道瓊斯指數基本收平,A股仍然持續(xù)上證跌、創(chuàng)業(yè)漲的分化局面。這又是為什么?
要說是因樂視網、保千里這樣的股票跌得不休而觸發(fā)了強行平倉,為了保證流動性,資管只能賣出流動性好的其他股票,最終造成“泥沙俱下”也就罷了。但這上述兩家企業(yè)在2月8日止住了連續(xù)跌停的勢頭,開始反彈,上證還是在跌。一直非常了不起的大盤藍籌股,為何在這些日子“跌跌不休”呢?根結在“去杠桿”??梢哉f,2017年是我國金融系統(tǒng)“去杠桿”的元年,但“去杠桿”什么時候結束,現在談論還為時尚早。
2018年1月5日,銀監(jiān)會發(fā)布《商業(yè)銀行委托貸款管理辦法》,要求銀行對委托貸款的資金來源、用途進行約束,且明確要求不得接受“受托管理的他人資金”發(fā)放委托貸款。這意味著,資管、信托、基金等形式的資金用途都被限制,不得用于債券、期貨和股票等投資。另外,信托資金的杠桿也被要求從原來的1:2配置,降到1:1,且必須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
接著,證監(jiān)會指導叫停了券商資管、私募基金投資委托貸款及信貸資產的業(yè)務對資金來源提出要求。業(yè)內人士稱,從去年年底的“大資管新規(guī)到今年年初的銀監(jiān)會和證監(jiān)會新規(guī),將卷商參與“信貸類非標資產”的渠道全部封死。這些被新認定為違規(guī)的資金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平倉,這是金融體系的又一波“強行去杠桿監(jiān)管”。
泥沙俱下,安有完卵?
泥沙俱下
整車企業(yè)上市公司的多頭行情提前見頂,所造成的影響相對還好。但什么樣的公司會大跌呢?股東名單中這類信托公司較多的,受到的沖擊就會更大。如果該股近期的流動性不夠充分,那就可能在短時間內出現大幅下跌。2月7日的行業(yè)板,房地產板塊跌幅第一位、銀行板塊跌幅第二位、保險板塊跌幅第三位……其中,中信銀行、工商銀行和中國平安放量下跌。2月8日,煤炭跌幅第一位、保險跌幅第二位、銀行跌幅第三位、工商銀行和中國平安連續(xù)下跌,這印證了上述猜測。券商的影響似乎沒那么大。
上市的汽車企業(yè)大部分在2017年年底就已形成“頭部”,所以相比處于“旋風中心的金融股的情況要好。上汽集團2月8日出現了快速下探,收跌3.53%,但成交量不算很大。整體來看,整車企業(yè)在成交量上沒有明顯異常。相對,汽車電子、無人駕駛、鋰電池等概念股在短時間內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調,多是因為估值仍然較高。整車企業(yè)會進一步下探,還是保持高位震蕩,要看企業(yè)白身的經營情況了。資本市場對整車制造的特別偏好似乎已經淡去,起碼相對前兩年已“退燒”很多。
比較而言,港股和美股的走勢更接近,但香港市場的汽車股形成“頭部”的時間點卻和A股相仿。本輪暴跌對港股的汽車股影響也還好,像華晨中國、東風集團的跌幅小于大盤;北京汽車和上汽集團的情況類似,暴跌之前仍在‘上行”,所以高位回落的幅度較大。
外圍來看,美國股市會不會企穩(wěn)仍是一個嚴峻的問題。有“華爾街之狼”稱號的卡爾-伊坎認為,美股這樣的下跌只是剛剛開始。而一些大行則認為,已經可以抄底了。
自身來看,我國金融市場的“去杠桿”必會持續(xù),而資管新政對市場影響的持續(xù)性還不得而知。同時,歷經了長時間的下跌,我國A股市場的整體估值并不算高,起碼比美國股市更低。新的監(jiān)管措施在短期內會對市場造成影響,但從長遠來看,監(jiān)管會使整個金融包括經濟體系更健康。
兩年前,周小川曾公開表示“民眾消費可以適當放開杠桿”。兩年的時間過去,政策又發(fā)生了180度的轉彎。剛剛,銀監(jiān)會稱2018年的工作重點之一是“居民降杠桿”。大轉彎也有情可原,因為兩年前的居民加杠桿政策并不夠成熟,而這兩年居民的消費杠桿上升得過快。
居民降杠桿必對大件消費品市場造成影響,但這樣的影響有多少,之前并沒經驗。對汽車消費而言,汽車金融的創(chuàng)新一定會受到限制,其他方面的實質影響還有待觀察。顯然,以“降杠桿”為主旋律的監(jiān)管政策將貫徹2018年始終,甚至延續(xù)到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