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猛 劉偉
摘 要:電梯已經(jīng)逐漸成為現(xiàn)代人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城市化建設中的重要內(nèi)容。但是隨著電梯數(shù)量的逐漸增加,電梯安全事故出現(xiàn)的概率也隨之提升,不僅為人們的出行安全帶來了隱患,還間接地影響了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因此在近幾年的發(fā)展中,相關管理部門逐漸提高了對電梯檢驗工作的重視。一些檢驗團隊還對工作中存在的潛在危險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以此來制定合理防護方案,為電梯檢驗工作的安全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也有部分檢驗團隊對安全防護意識的重視程度不高,需要相關管理部門加強管理。
關鍵詞:電梯檢驗;危險;防護方式;分析
引言:電梯檢驗工作的進行,能夠提高電梯的運行安全性,減少電梯事故。而在電梯檢驗的工作過程中,檢驗人員也必須提高安全意識,能夠正確的認識在電梯檢驗工作中所潛在的危險隱患,從而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1.電梯檢驗的基本內(nèi)容
1.1緩沖器的檢驗
在電梯內(nèi)部運行出現(xiàn)故障而出現(xiàn)失控下落的狀況,但是其運行速度還沒有激活電梯電力系統(tǒng)的限速設備,導致安全鉗的無法使用,這是檢驗緩沖器能否行之有效的發(fā)揮作用,使得廂體能夠平穩(wěn)停止運動。
1.2廂體超速保護裝置的檢驗
當電梯的運行速度超過系統(tǒng)設定時,檢驗電梯廂體能夠啟動超速保護裝置,通過系統(tǒng)的激活使得電梯廂體降低速度,從而達到緩沖器的設計要求范圍,最大程度地保護乘客的安全。
1.3上行制動效果的檢驗
在電梯按照設計要求以額定速度進行上升工作時,將主電源進行切斷,檢驗電梯的廂體能夠在曳引輪附屬的制動器的作用下能夠有效平穩(wěn)的停靠,通過對其制動距離的測量來檢驗是否符合設計指標。
2.電梯檢驗中所存在的潛在危險隱患
2.1潛在的電氣危險隱患
電梯的檢驗工作過程中,由于工作人員需要檢查電梯電源線路以及各電氣保護裝置是否正常,所以,很有可能會發(fā)生觸電、漏電等電氣危害。尤其是在陰雨天氣,空氣比較潮濕,而電梯中線路中的安全電壓相較于平常會比較低,這就形成了一定的安全隱患。除此之外,由于電梯的長時間使用,檢驗的電線可能存在老化裸露現(xiàn)象,倘若電梯檢驗的工作人員不能多加注意,就會大大增加電氣危險系數(shù),不利于保護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
2.2潛在的墜樓危險隱患
眾所周知,電梯井均為垂直上下的設計,所以,電梯檢驗工作就涉及高空作業(yè)的情況。而高空作業(yè)的工作,有很大的墜樓危險隱患。最常見的電梯檢驗工作人員墜樓原因有以下四點。第一種原因是,電梯檢驗工作人員在打開電梯門時,沒有注意觀察電梯轎廂的到位情況,或者開門姿勢不正確,導致墜入電梯井道中,造成生命危險;第二種原因是,在電梯檢驗工作中,由于電梯檢驗工作人員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粗心大意,導致在進出轎頂或者底坑等爬梯過程中不慎滑落,墜入電梯井道,危及生命;第三種原因是,在電梯檢驗作業(yè)平臺上工作時,沒有注意平臺邊緣距離以及平臺護欄等防護裝置的牢固情況,導致不慎跌落,造成生命危險;第四種原因是,當在電梯上進行檢驗時,電梯有可能發(fā)生抖動現(xiàn)象,而當抖動現(xiàn)象發(fā)生時,若電梯檢驗工作人員沒有站穩(wěn),就很有可能發(fā)生墜落,對生命造成危害。
2.3潛在的機械危險隱患
電梯的運動零件有很多,包括曳引輪、導向輪、滑輪、限速器等與鋼絲繩、鏈條形成傳動的旋轉(zhuǎn)零、部件。當電梯檢驗工作人員進行工作時,很容易被這些旋轉(zhuǎn)零、部件刮傷、蹭傷或者夾到手指等傷害,從而導致更大的傷害以至于對電梯的檢驗工作人員形成生命危險。除此之外,在電梯轎頂對井道、層門等規(guī)范標準進行檢驗時,需要工作人員將身體的某部分伸出電梯轎廂外部,包括頭、手、腳等部位,當工作人員將身體伸出電梯轎廂外時,有可能與電梯井道內(nèi)的導軌、導軌支架、層門裝置以及井道壁等發(fā)生碰撞,造成傷害。
3.電梯檢驗的安全防護措施
3.1對機械傷害的防護
機械傷害是電梯檢驗過程中常見的傷害事故,加強對機械傷害的防護措施可有效確保檢驗人員的生命安全。一是在對機房進行檢驗過程中,檢驗人員要摸清機房內(nèi)各轉(zhuǎn)動裝置所處位置,在作業(yè)時要小心避開這些裝置。檢驗人員手上帶有手套時更要遠離轉(zhuǎn)動裝置,避免因手套被其夾住,手來不及掙脫而造成機械傷害。二是盤車操作要帶手套。盤車操作容易傷到手,所以在進行盤車操作時檢驗人員務必要帶上手套,不但可以增加手與盤車輪之間的阻力,避免因手滑造成操作失誤,還能保證在盤車速度過快時不會傷到檢驗人員的雙手。此外,在井道或底坑作業(yè),出來時也要帶好手套,避免因需要緊抓物體作為著力點時對雙手造成傷害。三是轎廂運行中要注意身體的位置。轎廂運行過程中,檢驗人員要注意身體的位置,不要將頭、手等身體部位伸到護欄外,以免發(fā)生刮蹭傷害。如果頭、手必須要伸出護欄進行作業(yè),務必要先將電梯停止運行。四是在底坑工作時要選好位置。在底坑工作時檢驗人員要避開轎廂和底坑各部件位置,選擇好自己作業(yè)時需要站立或者蹲下的位置,避免護腳板、電纜等部件對身體造成機械傷害。
3.2對高空墜落事故的防護
高空墜落事故往往會給檢驗人員帶來嚴重的人身傷害,所以在對電梯檢驗過程中必須要做好高空墜落事故的防護。具體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檢驗人員在爬梯時要帶好手套,穿上防滑膠底鞋,增加手和腳與爬梯之間的阻力。二是在機房內(nèi)的平臺上安裝防護欄,檢驗人員在作業(yè)時要盡量遠離平臺邊緣。三是打開層門時要保持正確姿勢,層門打開后要注意觀察轎廂位置。四是在轎頂安裝材質(zhì)結實的防護欄。五是機房上層檢驗人員要注意工具擺放位置,并堵住孔洞,避免零部件或工具墜落對下層檢驗人員造成傷害。六是檢驗人員要全程佩戴安全帽,避免被上方掉落物體砸傷。七是在對電梯機械鎖或者電梯超載裝置進行檢測時,檢測人員的數(shù)量不能低于兩名,在檢測過程中,檢驗人員要及時溝通,避免操作失誤導致墜落事故。
3.3對電氣傷害的防護
電氣傷害防護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在對使用年限較長或者是尚未完工建筑工地的電梯進行檢測時特別要注意有無破損的電線,防止漏電對檢驗人員造成傷害。二是要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定進行作業(yè),避免違章作業(yè),在進行與電氣相關的作業(yè)時務必要切斷電源。三是在潮濕環(huán)境中進行檢測工作時,要特別注意有無漏電的情況。四是電梯中的一些電氣設備容易發(fā)熱,在檢驗過程中要避免接觸這些電氣設備,以免被燙傷。五是檢修過程中如果需要使用的電動工具,在使用前必須要對其進行嚴格的檢查,確保電動工具的安全性。
總結:綜上所述,檢驗人員對電梯的檢驗提高了電梯運行的安全性,保障了居民出行安全,但電梯檢驗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檢驗人員在檢驗過程中務必要提高警惕,增強安全防護意識,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規(guī)范作業(yè)程序,避免在檢驗過程中出現(xiàn)各種傷害事故,從而提高電梯檢驗工作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謝巍.淺談電梯檢驗技術及安全[J].技術與市場,2017,24(05):146+148.
[2]李明陽.電梯檢驗中常見危險源分析及安全防護[J].科技與創(chuàng)新,2017(08):139-140.
[3]鄭文博.淺談如何提高電梯檢驗作業(yè)的安全性[J].內(nèi)蒙古科技與經(jīng)濟,2016(05):96+98.
[4]楊勇.電梯檢驗中的危險源識別與事故防控策略[J].科技展望,2015,25(05):120.
[5]雷貴明.探討電梯檢驗中存在的危險源及防護措施[J].廣東科技,2009,18(22):195-197.
[6]王寶學,夏榮華,黃菀苓.“預先危險性分析”在電梯檢驗危險因素分析中的應用[J].中國特種設備安全,2007,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