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環(huán)
【摘要】幼兒教師的口語教學包括教學引進語言,教學問題語言和其他形式的教學語言。教學語言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占有絕對主導地位。教學測試語言的設計和應用直接關系到課堂活動的有效性和兒童活動的效率。
【關鍵詞】幼兒教師 教學口語 提問語 形式 運用要求
口語教學是幼兒園開展教育教學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幼兒教師必須掌握的專業(yè)口語技能。這直接關系到幼兒園教學質(zhì)量和幼兒思維能力,智力和語言能力的提高。掌握科學合理的教學語言是提高兒童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兒童語言思維發(fā)展的重要保證。通過對近年來幼兒教師專業(yè)口語教學的研究,結合幼兒園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對教學問題的形式及其應用要求進行了總結和分析。
一、提問的有效性特征
1.啟發(fā)性
幼兒時期的思維異?;钴S,強烈的好奇心和好奇心。對教師的有效提問應具有指導意義,引導孩子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參加各種活動,并積極運用自己的思維去思考,探索和滿足好奇心,從而獲得知識和經(jīng)驗。
2.情趣性
兒童的情緒和興趣活動的結合是幼兒探索的起點。因此,有效問題的設計內(nèi)容應該充滿樂趣,讓孩子們有興趣思考,接受快樂知識。例如,在“圖形嬰兒排隊”活動中,老師設計了以下問題:教師(扮演圖形媽媽):我是圖形媽媽,我有許多圖形娃娃。今天,我媽媽想帶他們?nèi)ゲ賵觥氊悅?,你們快來排隊吧!我們將排列從最大到最小,從小到大,到圖形寶寶,看看寶寶和寶寶三角形是如何排列的。(引導幼兒觀察)看三角寶寶和寶寶是如何排隊的?圖形母親準備將寶寶帶出去聽電話,原來的圖形寶寶是在線。看看這些可愛的寶寶是怎么排呢?教師注重活動的全過程,充滿樂趣的設計問題,讓幼兒獲得新的知識和經(jīng)驗,體驗思考和創(chuàng)造的喜悅。
3.開放性
教師的問題應該使答案更加多樣化,努力分化幼兒的思維,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意識。例如,在“蘿卜兔”故事中,如何讓蘿卜車經(jīng)過溝渠,老師提出:“聰明的孩子,幫他想個好辦法?”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生活,它為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提供了空間,并有效地增強了他們的獨特體驗。
4.層次性
對教師的有效提問應針對所有兒童,內(nèi)容應有梯度和層次。從淺到深,從具體到抽象,從個體到一般認知過程,減少幼兒思維障礙。嘗試幫助幼兒表達自己的感受;你有什么樣的感受,你又是怎樣表達的?比如通過一層分析,一步一步深入問答,讓幼兒思維順暢。
二、教學提問語的形式
填空式:也就是說,填空問題組織成像問題中的空白處,然后依次提出問題。這些問題中的大多數(shù)是基于一些需要記住的活動提出的問題。通常需要記住的知識也是一個關鍵問題。這種提問方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閱讀,傾聽,記憶和總結的能力。
過渡式:也就是說,教與學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是,幼兒可以發(fā)現(xiàn)更多的基本問題,并有一個連貫的思維。
選擇式:即用選擇問句來提問的方式。對于一些最令人困惑和錯誤的地方,選擇性提問的使用要求選擇兩個或幾個之間的答案,這可以激勵幼兒積極思考和辨別。它不僅縮小了問題的范圍,也不偏離中心,使分析的難度更加顯著和集中。
連環(huán)式,也就是說,一系列問題都是經(jīng)過精心設計以達到表達的目的。這些問題形成了一個整體,解決了一些重點或難點問題。
擴展延伸式:也就是說,正在學習什么,過去學到什么以及與它相關的內(nèi)容是連在一起的。這種提問方式有新的溫情,新舊的結合,以及兩者的結合。擴展提問方法可以將知識的各個方面聯(lián)系起來,建立各種聯(lián)系,培養(yǎng)三維思維能力。因此,我更加孤立地學習,我更牢固地記住它,并且我更深入地理解它。
三、幼兒教師提問有效性提高的具體措施
1.精心設計問題
問題要有啟發(fā)性:孔子曰:“不憤不啟,不徘不發(fā)?!边@說明了啟蒙的重要性和靈感對學生獲取知識的影響。教師提出的問題必須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強烈興趣和動力,激發(fā)學生探索知識本質(zhì)的愿望,促使學生積極動腦。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課堂上思考活躍,思想開放,并根據(jù)自己的知識散發(fā)出來。
問題要滿足不同需求: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滿足不同認知水平的兒童并滿足不同層次兒童的需求。根據(jù)“近期發(fā)展區(qū)”的思路,我們應該選擇一個“最佳高度”進行質(zhì)疑,以便大多數(shù)孩子可以“跳躍和觸摸”。
問題遞進式:在問一個難題之前,教師應該逐步提出一系列簡單的問題。例如,在故事“兔子孵化場”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問:“小兔怎么會孵蛋?”“他的蛋是哪來的?”“小兔問了哪些小動物呢?”這些問題不僅拓寬了幼兒的想法,而且有助于提高幼兒語言的組織能力和連貫性。
2.提高提問的技巧
(1)提問的語言要符合幼兒的思維,富有趣味性
幼兒具有好奇、好玩等心理特征。因此,教師在提問時應充分考慮這些特點,引起他們的興趣。這個問題的內(nèi)容新穎獨特,充滿了孩子般的興趣,可以激勵幼兒積極思考和積極發(fā)言。例如,在科學活動“水果嬰兒的起伏”中,教師問:“老師的籃子里有很多水果嬰兒,然后你知道哪些水果嬰兒在水里游泳并浮起來,哪些水果太胖又下沉?”
(2)提問后給予思考時間
教師在提問后應延長輪候時間。心理學認為,孩子的思考時間應該在3到5秒之間。問題提出后,教師必須學會等待。
(3)開闊思維,不追求答案的唯一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應該尋求唯一的答案,而應該允許和鼓勵幼兒答案的多樣性。這樣就形成了兒童多方位思維,促進了幼兒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促進了兒童個性發(fā)展。教師應該允許太陽是綠色的,白云不是白的……
結束語:幼兒園老師的口語課程是一門重要而實用的課程。隨著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學生的接受能力顯然不能用十年前的思想衡量,一成不變的口語課堂教學顯然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教師要適應時代變化,不斷分析教學現(xiàn)狀,適時根據(jù)學生與時代的變化調(diào)整課堂,從而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跟上時代的步伐,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
參考文獻:
[1]畢月花,馬玉霞,汪念念.幼兒教師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有效提問的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01):147-149.
[2]朱曉梅.幼兒教學活動中教師提問設計的有效性[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 2012,(02):69-70.
[3]國家教育委員會師范教育司.師范院校教師口語課程標準(試行)[S].教司[1993]3號,2013.
[4]董英偉.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師口語技能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及原因分析[J].遼寧師專學報,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