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爽
如何陪孩子玩?父母需要注意這幾個方面。
并不是陪孩子玩玩具才是游戲,與孩子一起散步、做飯、種花,給予孩子積極的回應都是游戲。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喜歡模仿大人,玩“過家家”的游戲,或想像自己是從事某個職業(yè)的大人。當孩子提著小藥箱說:“我要給病人看病了?!备改高@時不需要戳穿:“你哪會看病?。俊敝恍枧浜虾⒆诱f:“哇,我現在頭好疼,好希望醫(yī)生能給我看病啊?!庇谑牵秃⒆拥幕泳蜁匀欢坏卣归_。很多時候,陪玩不是需要父母一直在身邊陪著,而是要給予孩子更多積極的關注和回應。
有時,父母和孩子玩時愛告訴孩子:“寶寶這樣玩不對,應該這樣?!备改负ε潞⒆影岩路⒌匕迮K,或由于其他原因,習慣性地指導孩子玩游戲的正確方法。但這樣會使孩子的注意力發(fā)展緩慢、感到挫敗、害怕犯錯而不愿嘗試。和孩子玩時,父母只需要傳遞信息,“你按照你的方式玩,如果需要爸爸媽媽幫你,我們就在旁邊,或者你來找爸爸媽媽?!边@樣的話,父母可以自己忙自己的,把游戲的主動權交給孩子,依然能做到高質量的陪玩。
孩子放學后,父母會問很多問題,了解孩子一天在幼兒園里發(fā)生了什么。最常問的是“你喜不喜歡學校?。磕憬裉扉_心嗎?想不想媽媽?”類似封閉式問題往往只能得到“是”或“否”的答案,父母不僅得不到有效信息,久而久之也讓孩子覺得對話索然無味,可以將封閉式問題變成開放式問題,比如“今天在學校什么事情把你逗笑了?”“如果你明天成了老師,會干什么?”不僅使親子對話變成輕松快樂的游戲,還能發(fā)揮孩子的想象力,鍛煉語言表達能力,也使父母了解到孩子在學校的真實情況。
不要什么都說“不行”“不可以”“危險”,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孩子玩的需求。比如孩子喜歡亂涂亂畫,父母可以給孩子開辟一塊畫畫的園地;孩子喜歡拆卸東西,父母可以把玩具交給孩子拆開,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如何再組裝回去;孩子喜歡玩水,可以在浴缸里倒上水,在安全的情況下,把“水世界”交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