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敦煌文獻(xiàn)注譯與闡釋中的語言學(xué)問題
        ——以《敦煌邈真贊釋譯》為例

        2018-08-15 00:47:52龔澤軍張嘉楠
        社科縱橫 2018年3期
        關(guān)鍵詞:敦煌文獻(xiàn)研究

        龔澤軍 張嘉楠

        (重慶大學(xué)人文社會科學(xué)高等研究院文學(xué)與文化研究中心 重慶 沙坪壩 400044)

        敦煌文獻(xiàn)保留有數(shù)量不少的邈真贊,據(jù)姜伯勤、項楚、榮新江先生《敦煌邈真贊校錄并研究》(以下簡稱《研究》)、張志勇先生《敦煌邈真贊釋譯》(以下簡稱《釋譯》)一書的統(tǒng)計,有92篇。邈真贊是敦煌地區(qū)晚唐五代時期極為盛行的贊頌文辭,一般分為生前贊和死后贊兩種,豐富記錄了贊主的生平事跡。但無論是生前贊還是死后贊,都是贊主的家人或弟子為使其事跡流于后世、警戒后人而請人所作。邈真贊涉及到的內(nèi)容也十分廣泛,不僅反映了當(dāng)時敦煌地區(qū)的地理歷史文化,也反映了當(dāng)?shù)厝藗兊纳铒L(fēng)貌、宗教信仰、語言習(xí)慣等等,因此其歷來受到研究者的關(guān)注。

        敦煌邈真贊主要保留在英藏、法藏敦煌文獻(xiàn)中,現(xiàn)有較為系統(tǒng)的整理文本主要有《敦煌碑銘贊輯釋》(以下簡稱《輯釋》)、《敦煌邈真贊校錄并研究》(以下簡稱《研究》)、《全唐文補編》(以下簡稱《補編》)①,相比較而言,《輯釋》一書使用率最高、??币草^為精準(zhǔn),《研究》一書??弊顬闇?zhǔn)確,《補編》一書??鄙赃d?!夺屪g》以《補編》為底本,參考《輯釋》、《研究》,對92篇邈真贊作詳細(xì)的注釋,并在此基礎(chǔ)上全文翻譯,這可以說是對敦煌邈真贊研究的一個極大推進(jìn),對敦煌邈真贊的推廣普及具有極大的作用。

        《釋譯》對邈真贊做了詳細(xì)的注釋與通暢的翻譯,勝義頻見,然而由于其所依之底本為《補編》,未據(jù)《輯釋》、《研究》作相應(yīng)校訂及核對原卷,同時對現(xiàn)有敦煌語言、文字研究成果,特別是敦煌邈真贊語言文字研究成果,關(guān)注不夠,吸納不足,致使訛誤不少。下面就其這些方面的問題,試作申論,以正方家。

        一、字詞???/h2>

        前文論及,《輯釋》、《研究》、《補編》三書中,以《研究》??弊顬闇?zhǔn)確,《輯釋》次之,《補編》稍遜?!夺屪g》一書以《補編》為底本,參?!遁嬦尅?、《研究》,但實際上其對《輯釋》、《研究》采納較少,同時又未核對原卷,往往沿襲底本之誤,未遵從參校本及原卷校正,導(dǎo)致字詞??庇炚`不少。

        (1)眾請城邑,為作福船。(11頁)②

        注釋:福船,當(dāng)與“法船”含義相近?!案4痹凇抖鼗捅戀澼嬦尅泛汀抖鼗湾阏尜澬d洝分芯鶠椤皹虼薄#?3頁)

        按:福船,《輯釋》(200頁)③、《研究》(146頁)④作“橋船”,原卷作“橋舩”,“舩”即“船”之異體字,當(dāng)從改為“橋船”。

        (2)巫山玉貌,落浦仙容。(83頁)

        注釋:“仙”字在《敦煌邈真贊校錄》中為“姿”。(86頁)

        按:仙,《輯釋》錄作“仙(姿)”(104頁),《研究》(200頁)錄作“姿”,原卷寫“仙”,旁寫“姿”,從敦煌遺書文例來看,當(dāng)是“姿”字。

        (3)敦煌唱導(dǎo)法將兼毗尼藏主廣平宋律侍彩真贊。(19頁)

        注釋:宋律侍,《敦煌碑銘贊輯釋》和《敦煌邈真贊校錄》均為“宋律伯”。(21頁)

        按:宋律侍,《輯釋》(185頁)、《研究》(156頁)原卷皆作“宋律伯”,當(dāng)從。律伯,指管理僧徒戒律的僧官。

        (4)鵝珠謹(jǐn)獲,浮囊瑩全。(42頁)

        按:謹(jǐn)獲,《輯釋》(170頁)、《研究》(167頁)作“謹(jǐn)護(hù)(護(hù))”,原卷即作“謹(jǐn)護(hù)(護(hù))”,當(dāng)從?!夺屪g》中此詞的誤錄仍有幾處,“人稱草系,鵝珠尚獲”(《故陰法律邈真贊》),“戒行細(xì)微,鵝珠獲謹(jǐn)”(《前任沙洲釋門都教授毗尼大德炫阇梨贊并序》)等等,是“獲”之繁體字“獲”與“護(hù)”之繁體字“護(hù)”二字因形近而產(chǎn)生的傳抄錯誤。

        (5)參禪問道,寢餐具輟。(52頁)

        按:輟,《輯釋》(112 頁)錄作“綴”,《研究》(194頁)錄作“叕”,校為“輟”,原卷錄作“叕”,當(dāng)從原卷,校為“輟”,意為停止?!夺屪g》中此字的誤錄還有很多,如“鄰人輟舂,聞?wù)邆俊保ā豆仕鞣慑阏尜澆⑿颉罚?,“遐通(?dāng)為遐邇)悲悼,一郡輟舂”(《曹公邈真贊》)等,均未據(jù)原卷錄作“叕”。

        (6)龍花一會,跣足先登(1頁)。

        注釋:一會,應(yīng)為“三會”。

        按:一會,《輯釋》(221 頁)、《研究》(133 頁)亦同,誤。原卷中“花”和“三”寫在一起,當(dāng)為“三會”,姜美菊(2011)已有論述[1]。龍花三會,即龍華三會,傳說彌勒菩薩在龍華樹下舉行三次法會說法?!褒埢ㄈ龝币徽Z在邈真贊中使用率很高,如“龍花三會,跣足先登”(《氾和尚寫真贊》),“龍花三會,九品紅蓮”(《康賢照邈真贊》)。

        (7)奈何夭喪,交貨所踵。(84頁)

        按:夭,《輯釋》(104 頁)作“妖”,《研究》(200頁)作“殀”,原卷即作“殀”,當(dāng)從。“殀”即為“夭”之異體字。

        二、詞語訓(xùn)釋

        文獻(xiàn)譯注的核心是詞語訓(xùn)釋。詞語訓(xùn)釋不當(dāng),往往會導(dǎo)致對原文理解不當(dāng),甚至是錯誤的理解?!夺屪g》一書在詞語訓(xùn)釋上存在不少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字詞校勘不當(dāng)所致的詞語誤訓(xùn)

        《釋譯》由于未很好地參考參校本及核對原卷,導(dǎo)致訛誤不少。同時,敦煌遺書中存在大量的通假字、訛俗字,要辨明文義,首先要識別這些字。由于以上兩方面的原因,《釋譯》字詞??辈皇呛軠?zhǔn)確,這往往又引發(fā)了詞語的誤訓(xùn)、誤釋,以致訓(xùn)釋或翻譯離原文本義相距甚遠(yuǎn)。

        1.未遵從參校本及原卷的誤訓(xùn)

        (1)人磋畏畏,干濟(jì)乾乾。(75頁)

        注釋:磋,研討。(77頁)

        覆算無虧于升圭,磋之清廉。(137頁)注釋:磋,疑同瑳,指像玉一樣光明潔白。(143頁)

        按:此兩處之“磋”,《輯釋》、《研究》均錄作“嗟”,原卷作“嗟”,當(dāng)從。嗟,即嗟嘆?!拔肺贰奔础拔吠保砦窇滞?yán)義?!叭肃滴肺贰币鉃槿藗兌几袊@他的威嚴(yán)?!按柚辶奔慈藗兏袊@(張府君)是多么清廉的人啊。

        (2)遐通悲悼,一郡叕舂。(62頁)

        注釋:遐通,通達(dá)遠(yuǎn)方。(64頁)

        譯文:遠(yuǎn)方之人都悲哀悼念,全郡的民眾都停止了舂米的營生。(63頁)

        按:遐通,《輯釋》(110頁)、《研究》(196頁)錄作“遐邇”,原卷作“遐邇”,當(dāng)從。遐邇,遠(yuǎn)近義。原文當(dāng)翻譯為遠(yuǎn)近的人都悲哀悼念。“遐邇”一詞在邈真贊中多見。如“六親號痛,遐邇告兇?!保ā毒┱锥攀襄阏尜澆⑿颉罚板谶冋把?,無不歸依?!保ā度龑W(xué)法主李和尚邈真贊》)。

        (3)圓茲影像,往來瞻謁。(52頁)

        注釋:圓,圍繞。(55頁)

        譯文:來來往往的信眾都圍繞著他的影像,崇敬地瞻仰。(53頁)

        按:圓,《輯釋》(112頁)、《研究》(194頁)作“圖(圖)”,原卷即作“圖(圖)”,當(dāng)從。圓之繁體字“圓”與圖之繁體字“圖”因形近而產(chǎn)生的傳抄錯誤,從而影響了整句的翻譯。圖,描繪義。此字在邈真贊中多見,如“圖形縑障,髣髴毫篇。”(《陰文通邈真贊》),“圖寫生前之影像,筆端聊記兮軌躅?!保ā读x辯和尚邈真贊》),“圖形新障,粉繪真同?!保ā犊凳咕阏尜潯罚渲械摹皥D”均表示描繪義。

        (4)驅(qū)鳥慕道,應(yīng)法投緇。(26頁)

        注釋:驅(qū)鳥慕道,釋迦牟尼佛勸化大鵬金翅鳥皈依佛、法、僧三寶,受持五戒,使其成為佛教護(hù)法神——天龍八部之一的“迦樓羅”。(31頁)

        按:驅(qū)鳥,《輯釋》(116頁)、《研究》(189頁)作“驅(qū)烏”,原卷即作“驅(qū)烏”,當(dāng)從。佛教有驅(qū)烏沙彌,據(jù)任偉(2011)考證[2],驅(qū)烏沙彌又稱為“逐蠅沙彌”,三沙彌之一,指七歲至十三歲的小沙彌,后又指幼年出家為僧?!膀?qū)烏”一詞邈真贊中常見,如“驅(qū)烏落發(fā),弱冠進(jìn)具”(《陰法律邈真贊》)。驅(qū)烏,《釋譯》即釋為“指七至十三歲的小沙彌”(47頁),但是卻在“驅(qū)烏慕道”中由于未參考參校本及原卷而導(dǎo)致了誤訓(xùn)。

        (5)將五時之了義,剖七執(zhí)之猶疑。(26頁)

        注釋:七執(zhí),執(zhí),應(yīng)作“堅持”解。即需要堅持的七種行為。故疑應(yīng)為“七覺支”。(33頁)

        按:七執(zhí),《輯釋》(116 頁)、《研究》(189 頁)錄作“七眾”,原卷作“七眾”,當(dāng)從。七眾,佛教按受戒程度和修行方式將信徒劃分為七種。其中出家五種,在家二種,合稱七眾?!捌弑姟痹阱阏尜澲谐R?,如“開遮七眾,定意懸合于圣心”(《香號會恩俗姓閻氏和尚邈真贊》)、“雙林變鶴,七眾哀纏”(《唐故歸義軍三教大法師賜紫沙門張和尚(邈真贊)》)。七眾,《釋譯》釋為“出家、在家的七眾信眾”(158頁),但在“剖七執(zhí)之猶疑”一句中,由于底本??辈划?dāng)導(dǎo)致了訓(xùn)釋錯誤。

        (6)入京透德,明庭校劣。(52頁)

        注釋:透,周遍、充分。(54頁)

        譯文:充分展現(xiàn)了自己的德行。(53頁)

        按:透德,《輯釋》(112 頁)、《研究》(194 頁)錄作“進(jìn)德”,原卷即作“進(jìn)德”,當(dāng)從。進(jìn)德,即獻(xiàn)德,展現(xiàn)、呈現(xiàn)德行之義?!夺屪g》譯文雖對,但注釋從誤錄而錯。

        (7)溫良恭儉,盡匡大國之權(quán)。(144頁)

        注釋:盡,在《敦煌碑銘贊輯釋》和《敦煌邈真贊校錄》均為“晝”。(149頁)

        譯文:完全掌握了輔助大國的權(quán)力。(146頁)

        按:盡,《輯釋》作“畫(畫)”(381 頁),《研究》作“晝(晝)”(247頁),原卷作“晝(晝)”,當(dāng)從原卷。盡之繁體字“盡”與晝之繁體字“晝”字形相近而易誤?!皶兛锎髧畽?quán)”,與下文“霄暢梵天之術(shù)”對應(yīng),霄,同“宵”,即指夜晚;晝,指白天。

        (8)甘泉先竭于人論,良材早摧于林秀。(229頁)

        譯文:黨河水因為人的議論而首先枯竭了。(230頁)

        按:論,《輯釋》(429頁)、《研究》(266頁)作“倫”,原卷作“倫”,當(dāng)從。此句當(dāng)出自《莊子》。《莊子·山林》:“直木先伐,甘井先竭?!薄墩f文·人部》:“倫,輩也。從人侖聲。一曰道也?!盵3]段注:“軍發(fā)車百輛為輩。引申之同類之次曰輩。鄭注《曲禮·樂記》曰:‘倫,猶類也?!比藗悾巳?、眾人之義。

        2.不明通假、訛俗字致誤

        (1)虛塵了罷,了別薰莘。(144頁)

        注釋:薰莘,有刺激性氣味的蔬菜。(148頁)

        和尚乃生之奇異,母乳而了別莘薰。(168頁)

        譯文:和尚降生的時候就十分奇異,過了哺乳期之后就能夠分辨那些有刺激性氣味的蔬菜,(從此便不再食用)。(170頁)

        按:莘,當(dāng)校為“辛”,涉上“薰”而增艸旁。薰,通“葷”;薰辛,指辛辣腥膻的肉、菜等食物。此詞在同一時期的文獻(xiàn)多有出現(xiàn),如《法苑珠林·勸導(dǎo)》卷三十:“財色五欲盈堂滿室,熏辛酒隨求所得?!?,又如唐·王建《飯僧》:“別屋炊香飯,薰辛不入家。”

        (2)哀哀地慟,參參天愁。(15頁)

        注釋:參參,長貌。(18頁)

        按:“參參”雖有“長貌”義,但于此處文義不安。參,當(dāng)是“慘”之形近、形近誤字?!抖鼗妥兾男Wⅰg喜國王緣》:“六宮參(慘)切情何極,九族臨喪盡悲哀?!眳?,即慘慘,悲傷義,與“哀哀”正相對成文。鄧文寬(1998)[4]、張小艷(2010)[5]已有考論。

        (3)平生容貌,儆電奔馳。(222頁)

        注釋:儆,緊急的情況或消息。(228頁)

        按:儆,當(dāng)是“驚”的聲近、形近訛字。驚電,迅疾的閃電。李白《雜曲歌辭·出自薊北門行》:“羽書速驚電,烽火晝連光?!背3S脕肀扔鲿r光飛逝、生命無常。法顯譯《大般涅盤經(jīng)》卷上:“復(fù)次,比丘,一切諸法皆悉無常,身命危脆猶如驚電,汝等不應(yīng)生于放逸。汝等當(dāng)知,如來不久,卻后三月,當(dāng)般涅盤。”道宣《廣弘明集》卷十五《維摩詰經(jīng)中十譬贊》八首之《電》:“鯈爍驚電過,可見不可逐。恒物生滅后,誰復(fù)核遲速。”

        (4)德俹法蘭,遺教溥沾于有識。(215頁)

        注釋:俹,依、靠。(219頁)

        按:俹,當(dāng)是“亞”的增旁、音近字。亞,是匹敵之義。德亞法蘭,就是德匹竺法蘭。“弱冠之臨,勇俹田韓之策”(《上柱國梁府君邈真贊并序》)即是勇猛匹敵田單、韓信,另外,“臨”當(dāng)“齡”之借字,《釋譯》釋為“到了二十歲左右將要行冠禮的時候”(223 頁),誤。“談經(jīng)海決,德俹生睿之公”(《釋政信邈真贊》)即是德比竺道生、僧叡諸公。以上兩“俹”均當(dāng)讀作“亞”。

        (5)鵝觀場中,累納亞夫之勇。(229頁)

        譯文:鵝觀場中。(230頁)

        按:觀,繁體為“觀”,疑為“鸛”之音近、形近誤字。鵝觀,即鵝鸛?!蹲髠鳌ふ压荒辍罚骸氨纾c華氏戰(zhàn)于赭丘。鄭翩愿為鸛,其御愿為鵝?!?/p>

        注:“鵝、鸛皆陣名”。鵝、鸛并稱,指軍陣。唐·權(quán)德輿《明經(jīng)策問》之一:“陣為鵝鸛,戰(zhàn)豈捷于魚麗;詛以犬雞,信寧優(yōu)于牛耳。”

        (二)一般詞語誤釋

        除上述因??辈划?dāng)所致詞語誤釋之外,《釋譯》一書在一般詞語的訓(xùn)釋上與原文本所表達(dá)的意思存在一定的差距,甚至出現(xiàn)相反的情況。

        (1)入戰(zhàn)三場,能當(dāng)虎兕。(109頁)

        譯文:他曾像老虎和青牛一樣(勇猛)。(110頁)

        按:此譯文誤解有二:其一,“當(dāng)”雖然有如、像義,但此處應(yīng)當(dāng)為抵擋、抵抗義。《敦煌變文校注·維摩詰講經(jīng)文(四)》:“維摩神力不同常,誰肯將心敢抵當(dāng)。”抵當(dāng)即抵擋。其二,“虎兕”乃猛獸,常用以喻奸人。王逸《九思·逢尤》:“虎兕爭兮于廷中,豺狼斗兮我之隅?!闭戮洌骸盎①?,惡獸,以喻奸臣。”《釋譯》此處以褒義來闡釋,誤。能當(dāng)虎兕,意謂能抵擋如虎兕一般的敵人。

        (2)稚思凋弊,編入皇枝。(126頁)

        注釋:稚思凋弊,不解其意。“思”《敦煌碑銘贊輯釋》和《敦煌邈真贊校錄》均為“息”。“稚息凋弊”仍不可解。(128頁)

        按:思,原卷作“息”,當(dāng)從。稚息,有兩種不同的理解:鄧文寬(1998),“‘息’即‘子’,‘稚息’即‘稚子’,義為胄子,即貴族后代。”姜美玲(2011),“‘稚’指幼小的;‘息’指兒子?!酉ⅰ?,同義復(fù)詞,指子嗣,兒子?!蔽墨I(xiàn)中,“稚”既有幼小義,又有孩子義,因而“稚息”一詞從結(jié)構(gòu)上看可以為偏正式(幼子義),亦可為并列式(子嗣、后代義)。從詞義引申角度看,偏正式的稚息與并列式的稚息能夠混同。從邈真贊文義來看,當(dāng)是說子嗣/后代凋敝。

        (3)夙達(dá)苦空,重?fù)?dān)今卸。(19頁)

        譯文:向來通達(dá)明曉人生無量諸苦以及緣起性空的道理,現(xiàn)在就像卸下了重?fù)?dān)一樣(解脫了)。(20頁)

        按:《釋譯》將“夙”理解為向來、平素,誤,此處“夙”當(dāng)是早義。夙達(dá),早達(dá)?!度龂尽な裰尽肪硎骸爸琴F免禍,明尚夙達(dá)?!卞阏尜澲小百怼敝缌x用例甚多。如“夙標(biāo)勇捍,早著驕雄”(《康使君邈真贊》),“出家入道,雅范夙彰”(《故翟和尚邈真贊》),“夙彰聰愍,志蘊懷奇”(《悟真邈真贊》),“早懷氣義,夙抱溫柔”(《李存惠邈真贊》),其中的“夙”均表示早義。

        (4)英靈神假,風(fēng)骨天資。(26頁)

        注釋:假,通“暇”。閑暇,從容。(31頁)

        按:此處“假”不當(dāng)是“暇”之借字,而是給予、贈予之義。上二句可變作“神假英靈,天資風(fēng)骨”,假、資對文。邈真贊此類用例很多,“天資四德,神假三從”(《京兆杜氏邈真贊》),“公乃天假盛貌,神受英靈”(《南陽張府君邈真贊并序》),“賢哉德靈,奇惠天假”(《宋律伯彩真贊》),“間生律伯,天假聰靈”(《故索法律邈真贊》),以上幾例在《釋譯》中均被訓(xùn)釋為給予、贈予之意,當(dāng)從。

        (5)世藥無效,色力轉(zhuǎn)尪。(78頁)

        注釋:色力,謂菩薩色相端正,若帝釋、梵王及四天王詣菩薩所,一見之頃,黯然無色,是名色力。(82頁)

        按:色力,本為菩薩十六大力之一,指色相端正,見晉竺法護(hù)譯《佛說弘道廣顯三昧經(jīng)》;《釋譯》所引為《大明三藏法數(shù)》,而《大明三藏法數(shù)》的解釋源自《佛說弘道廣顯三昧經(jīng)》。色力,由“色相端正”可引申為“色相”。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佛說長阿含經(jīng)》卷十三:“如人久病,從病得差,飲食消化,色力充足,彼作是念:‘我先有病,而今得差,飲食消化,色力充足,無復(fù)憂畏,發(fā)大歡喜?!鄙?,由“色相”可引申為身體,上引邈真贊即是,又如“耳順從心,色力俄衰”(《悟真邈真贊并序》),《釋譯》譯為“端正的色相也就快要衰落了”(29頁),不妥。

        (6)專人倏屆,空回往昔之裳。(216頁)

        注釋:倏屆,倏,迅疾;屆,界,田界。此處為動詞,即劃分田界。倏屆,這里當(dāng)是指專門的人來劃分田界,為范海印營造墳?zāi)?。?20頁)

        按:屆,當(dāng)是至、到之義。唐·徐氏《題彭州陽平化》:“云浮翠輦屆陽平,真似驂鸞到上清?!睂?、到互文。唐·宋之問《宿清遠(yuǎn)峽山寺》:“香岫懸金剎,飛泉屆石門?!睂玫闹痢⒌搅x在今天現(xiàn)代漢語中還在使用。專人倏屆,意謂專人忽至,與“空回往昔之裳”意義相承接。

        (7)請宣毫兮記事,想歿后兮遺蹤。(55頁)

        注釋:宣,利用。(58頁)

        按:宣毫,安徽宣城所產(chǎn)的毛筆,《釋譯》將“宣毫”這一名詞詞組解釋成動賓結(jié)構(gòu),誤?!夺屪g》在“文波述其故跡,宣毫記其遺蹤”(62頁)、“宣毫綴以龍文,記香名而不墜”(105頁)中均將“宣毫”譯為“毛筆”,上引亦當(dāng)從之。

        (三)典故誤釋

        正如張志勇先生所言,敦煌邈真贊“多駢體韻文,辭藻繁采,用典華瞻”,其運用了大量典故,正確理解這些典故對于我們更好地賞鑒敦煌邈真贊具有十分重要的幫助作用。反之,則會使我們無法正確理解邈真贊的文義。

        (1)人驚玩市,物怪背碑。(26頁)

        注釋:玩市,疑此“市”通“世”。即輕視人生世事。(31頁)

        按:玩市,語出梁·周興嗣《千字文》:“耽讀玩市,寓目囊箱?!敝冈谑兄幸材苓M(jìn)行完整充分的學(xué)習(xí),典出《后漢書·王充傳》:“家貧無書,常游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泵鳌ち璧现度f姓統(tǒng)譜》卷五十“梁良玉”:“忠臣蹇蹇,遵彼海潯。躭書玩市,資以盍簮。迍如邅如,哀此陸沉?!睋?jù)朱鳳玉(2007)考證[6],敦煌遺書中《千字文》寫卷多達(dá)50余件,足見其流行之廣,也可證明“耽讀玩市”為當(dāng)時敦煌人所熟知。

        (2)文懷夢錦,武賾啼猿。(201頁)

        注釋:夢錦,指代升官的預(yù)兆。唐代張讀《宣室志》:“貞元中,相國竇參為御史中丞……明日,果拜中書侍郎平章事。”(207頁)

        按:夢錦,不當(dāng)用竇參事,當(dāng)是用江淹之事,鐘書林(2014)有所論述[7]?!赌鲜贰そ蛡鳌罚骸把蜕僖晕恼嘛@,晚節(jié)才思微退,云為宣城太守時罷歸,始泊禪靈寺渚,夜夢一人自稱張景陽,謂曰:‘前以一匹錦相寄,今可見還?!吞綉阎袛?shù)尺,與之,此人大恚曰:‘那得割截都盡!’顧見丘遲,謂曰:‘余此數(shù)尺,既無所用,以遺君。’自爾淹文章躓矣?!贝颂幱媒椭鋪肀扔魑牟芍摺T凇短茪w義軍節(jié)度押衙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國子祭酒兼侍御史上柱國西平郡曹公寫真贊》也有“才通夢錦,筆海通圓”之語。反之,則說“殘錦”。如唐·李群玉《寄長沙許侍御》:“未把彩毫還郭璞,乞留殘錦與丘遲。”

        (3)庭荊頓折,四鳥相離。(229頁)

        注釋:庭荊,當(dāng)是指妻子。(233頁)

        按:庭荊,應(yīng)當(dāng)是用的田真之事。梁吳均《續(xù)齊諧記》:“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議分財,生貲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荊樹,共議,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樹即枯死,狀如火燃。真往見之,大驚,謂諸弟曰:‘樹本同株,聞將分斫,所以顦顇,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勝,不復(fù)解樹,樹應(yīng)聲榮茂。兄弟相感,合財寶,遂為孝門?!焙笫烙谩叭G”喻兄弟。庭荊頓折,喻兄弟陰陽相隔,與“四鳥相離”意義一樣?!段倪x》卷二十八陸機(jī)《豫章行》:“三荊歡同株,四鳥悲異林?!?/p>

        (4)即委一州之顥務(wù),實懼鵲喧之名。(208頁)

        注釋:鵲喧,鳩占鵲巢。(214頁)

        一從任位,實畏庭鵲之鳴。(222頁)

        譯文:自從到任之后,非常懼怕“鳩占鵲巢”的名聲。(223頁)

        按:鵲喧、庭鵲,不當(dāng)是鳩占鵲巢之義。鵲,非雀鳥義,是盧鵲;盧鵲,即犬。晉﹒葛洪《廣譬》:“高鳥聚則良弓發(fā),狡兔多則盧鵲走?!庇帽R鵲喧吠以比喻貪吏。P.2537《略出籯金》“庭鵲喧”條:“《漢書》曰:‘盧鵲何喧喧,有吏來在門。披衣出門看,吏言欲得錢?!盤.2524《語對》“盧鵲”條:“盧鵲何喧喧,有吏來到門。問吏何所以,己言欲得錢?!盨.555《李嶠雜詠注·錢》:“不聞盧鵲吠,貪吏絕來求?!弊⒃疲骸爸俸蜑檩罚ㄈA)陽太守,性貪,使吏巡門索,門人哥(歌)曰:‘盧鵲何喧喧,有吏來在門。披衣欲出門,府吏欲得錢?!睋?jù)徐?。?000年)考證[8],當(dāng)是用的東漢李盛之事,事見《華陽國志》?!度A陽國志·巴志》:“孝桓帝時,河南李盛仲和為郡守,貪財重賦。國人刺之曰:‘狗吠何諠諠,有吏來在門。披衣出門應(yīng),府記欲得錢。語窮乞請期,吏怒反見尤。旋步顧家中,家中無可為。思往從鄰貸,鄰人已言匱。錢錢何難得,令我獨憔悴!’”由此可見,鵲喧犬吠比喻貪吏,邈真贊正是用此典。正如P.2524《語對》所云:“言鬧即喧,清靜無事,何喧之有?”《釋譯》把它解釋為“鳩占鵲巢”,相距甚遠(yuǎn)。

        (5)歷生五百,仙賢一升。(1頁)

        注釋:五百,當(dāng)指五百羅漢。(3頁)

        按:五百,當(dāng)指五百年,此句語出《孟子》?!睹献印けM心下》:“孟子曰:‘由堯舜至于湯,五百有余歲,若禹、皋陶,則見而知之;若湯,則聞而知之。由湯至于文王,五百有余歲,若伊尹、萊朱則見而知之;若文王,則聞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歲,若太公望、散宜生,則見而知之;若孔子,則聞而知之。由孔子而來至于今,百有余歲,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遠(yuǎn)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無有乎爾,則亦無有乎爾?!焙笫莱S么说洹!妒酚洝ぬ饭孕颉罚骸疤饭唬合热擞醒浴灾芄湮灏贇q而有孔子??鬃幼浜笾劣诮裎灏贇q,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薄额伿霞矣?xùn)·慕賢》:“古人云‘千載一圣,猶旦暮也;五百年一賢,猶比髆也?!允ベt之難得,疏闊如此?!?/p>

        上文中,歷,當(dāng)是“膺”字之誤。膺生,膺運而生的意思。邈真贊常用。如“星芒雄角,必膺物而生姿”(《故敦煌陰處士邈真贊并序》)。邈真贊中尚有很多類似表達(dá)。五百,有時又說成“半千”,如“異骨奇模,挺半千而誕世”?!夺屪g》對半千給予了正確的解讀,“半千,五百年。指五百年一遇的賢才”(212頁),并引唐代員半千的事加以說明,但卻對五百未給予正確釋讀。

        (6)蕆嘉猷于貽厥,循吞鳥兮題茲。(27頁)

        譯文:(但是)太陽的光輝已被烏云吞沒了。(29頁)

        按:循,原卷作“侚”,當(dāng)從。鳥,原卷作烏(烏),疑因鳥之繁體“鳥”與烏之繁體“烏”形近而產(chǎn)生傳抄錯誤。吞鳥,文采斐然之義,典出《晉書》。《晉書·文苑傳·羅含》:“[羅含]嘗書臥,夢一鳥文彩異常,飛入口中,因起驚說之。朱氏(其母)曰:‘鳥有文彩,汝后必有文章?!源撕笤逅既招隆!睋?jù)鐘書林(2014)所引,P.2524《語對》“文筆篇”之“夢鳥條”:“羅含夢吞五色鳥,文詞日新?!边@說明此典在敦煌地區(qū)廣為流傳。

        (7)談經(jīng)海決,德俹生睿之公。(239頁)

        注釋:生睿,無解。疑指僧睿,十六國時鳩摩羅什之弟子。(243頁)

        按:德俹生睿之公,鄧文寬(2005)校為“得亞生睿諸公”[9],并釋“生?!睘轶玫郎⑨尰垲??!皞o”讀為“亞”、“之”讀為“諸”,當(dāng)從。“德”不當(dāng)校為“得”,下文說“解釋論端,辯答世親之美”,可知此處“德”當(dāng)指德行。生睿,即竺道生與僧叡,僧叡又作僧睿,二人俱為鳩摩羅什之弟子,博通經(jīng)論,名揚后世,故后世常將二人并舉。《北山錄》卷四:“僧肇筆削奇邁。又得支林之風(fēng)。安遠(yuǎn)生叡之徒?!卑策h(yuǎn)生叡,即道安、慧遠(yuǎn)、竺道生、僧叡?!陡呱畟鳌肪砥摺绑玫郎保骸俺跎c叡公及嚴(yán)觀同學(xué)齊名。故時人評曰。生叡發(fā)天真,嚴(yán)觀洼流得?;哿x彭享進(jìn),寇淵于默塞。生及叡公獨標(biāo)天真之目,故以秀出群士矣?!?/p>

        三、結(jié)語

        通過前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釋譯》一書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由于《釋譯》以《全唐文補編》為底本來對邈真贊進(jìn)行研究,未有很好地參考參校本及核對原卷,因而在注釋、翻譯時出現(xiàn)了許多因底本的選擇而導(dǎo)致的誤字、誤詞;二是對一些詞語的解釋稍有偏頗,以致背離文義。實際上,《釋譯》所反映的問題在很多敦煌文獻(xiàn)的整理中都存在,我們在整理、注譯、闡釋中如何減少這類問題,提高注譯作品的質(zhì)量,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周裕鍇先生在《古代文學(xué)研究中的“右文說”》一文中將古代文學(xué)作品的重新闡釋分為了五個部分——“驛”、“譯”、“釋”、“繹”、“擇”,認(rèn)為“驛”與“譯”是文獻(xiàn)整理的基礎(chǔ)。

        “驛”即表示在古代文學(xué)作品重新闡釋之前要有可靠的文獻(xiàn)文本。文獻(xiàn)學(xué)是文本研究的基礎(chǔ),錯誤的文本信息很難得到正確的結(jié)論。[10]因此恢復(fù)文本的原貌成為古代文學(xué)作品重新闡釋的第一個步驟。敦煌文獻(xiàn)作為寫本文獻(xiàn),存在大量的俗字、訛字,很多學(xué)者對之進(jìn)行整理,已經(jīng)取得了大量的成果。我們在對敦煌文獻(xiàn)進(jìn)行整理研究時,應(yīng)當(dāng)充分利用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盡最大可能地恢復(fù)敦煌文獻(xiàn)的原貌。同時,在敦煌文獻(xiàn)圖版閱讀越來越便利的今天,我們在整理、注譯敦煌文獻(xiàn)時,應(yīng)當(dāng)盡量去核對原卷,這樣,我們才能對敦煌文獻(xiàn)的原貌有最大程度的了解。因此,我們可以說,“驛”對敦煌文獻(xiàn)的整理而言,尤其重要。

        “譯”即是將語言學(xué)的方法運用于文學(xué)典籍的整理中,主要是文字的訓(xùn)詁和詞句的箋注。在翻譯的過程中,需要在尊重文獻(xiàn)原貌的基礎(chǔ)上確定詞語的本義,搞清文獻(xiàn)上下文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文獻(xiàn)中出現(xiàn)的具有地方特色與時代特色的詞句,這對敦煌文獻(xiàn)的注譯而言,亦是如此,前文我們舉到邈真贊的很多例子就是這樣?!爸挥凶⒁獾焦糯膶W(xué)作品中的詞語本義、連文互文、修辭慣例和寫作傳統(tǒng)等因素,才能對其意義作出準(zhǔn)確合理的翻譯。”

        “驛”與“譯”,從本質(zhì)上來說,都屬于語言學(xué)范疇。張涌泉(2009):“一般認(rèn)為,研閱敦煌文獻(xiàn)有四大障礙:一是敦煌寫本多俗字,辨認(rèn)不易;二是敦煌文書多俗語詞,理解不易;三是敦煌卷子多為佛教文獻(xiàn),領(lǐng)會不易;四是敦煌寫本有許多殊異于后世刻本的書寫特點,把握不易。”[11]我們整理、研究、注譯敦煌文獻(xiàn),需要跨越這四重障礙。我們要跨越它,就需要我們充分運用“驛”、“譯”的各種方法,具備文字、聲韻、訓(xùn)詁等語言學(xué)范疇的知識,盡量核對原卷,參考他人相關(guān)研究成果,還原其文本原貌及語言系統(tǒng),這樣,我們注譯、闡釋的文本方能盡善。

        注釋:

        ①據(jù)柴劍虹先生《〈敦煌邈真贊校詮〉序》一文介紹,鄧文寬先生著有《敦煌邈真贊校詮》一書,該書“注重寫卷原貌”、“釋讀了一些過去忽視或注解不確的文字”(柴劍虹《品書錄》,甘肅教育出版社,2009年,263頁),又據(jù)鄧文寬先生其新作《敦煌邈真贊校注》一書等待出版(見于其一篇文章《〈敦煌本劉慶力邈真贊并序〉校注并跋》,出自《出土文獻(xiàn)研究(第8輯)》第223頁,2007年),但未見該書出版。

        ②張志勇《敦煌邈真贊釋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1頁,下文不再一一注明。

        ③鄭炳林:《敦煌碑銘贊輯釋》,甘肅:甘肅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00頁,下文不再一一注明。

        ④饒宗頤主編,姜伯勤,項楚,榮新江合著:《敦煌邈真贊校錄并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146頁,下文不再一一注明。

        [1]姜美菊.敦煌邈真贊詞匯選釋[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2011.

        [ 2]任偉.敦煌寫本碑銘贊文用典考釋( 一)[ J].河西學(xué)院學(xué)報,2011( 3).

        [ 3]許慎.說文解字[ M].北京:中華書局,2013.

        [4]鄧文寬.三篇邈真贊研究——兼論吐蕃統(tǒng)治末期的敦煌僧官[ A].出土文獻(xiàn)研究( 第 4 輯)[ C].北京:中華書局,1998.

        [5]張小艷.敦煌邈真贊校讀記[A].出土文獻(xiàn)與古文字研究( 第 3 輯)[ C].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10.

        [6]鄭阿財,朱玉鳳.開蒙養(yǎng)正——敦煌的學(xué)校教育[M].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7.

        [7]鐘書林.論敦煌文學(xué)的模式化創(chuàng)作——以敦煌文為例[ J].蘭州:蘭州學(xué)刊,2014( 7).

        [ 8]徐俊.敦煌詩集殘卷輯考[ M].北京:中華書局,2000.

        [9]鄧文寬.敦煌邈真贊中的唐五代河西方音通假字例釋[ A].出土文獻(xiàn)研究( 第 7 輯)[ 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 10]周裕鍇.古代文學(xué)研究中的“ 右文說”[ J].北京:文學(xué)遺產(chǎn),2012( 2).

        [11]張涌泉.敦煌文獻(xiàn)整理:百年行與思[N].北京:光明日報,2009-2-19.

        猜你喜歡
        敦煌文獻(xiàn)研究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FMS與YBT相關(guān)性的實證研究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讀·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shè)計中的應(yīng)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東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亮麗的敦煌
        絕世敦煌
        金橋(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18
        EMA伺服控制系統(tǒng)研究
        日本师生三片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VA出轨中文字幕|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俺也去| 激情五月六月婷婷俺来也| 日本韩国男男作爱gaywww| 四川老熟妇乱子xx性bbw| 国产精品1区2区| 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国产精品欧美成人| www.91久久| 激情视频在线观看好大|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 成全视频高清免费|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艳妇|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 欧美激情区| 国产精品毛片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av天堂色偷偷|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777777|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欧毛| 国产亚洲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公开免费人成视频|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 | 青青草手机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videosse精子| 妇女性内射冈站hdwwwooo| 久久久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裸拍裸体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亚洲综合精品|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丰满| 娜娜麻豆国产电影|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字幕| 国产高清不卡在线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加勒比| 韩国v欧美v亚洲v日本v|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资源视频| 日韩精品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一线二线三线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