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磊
[摘 要]積極倡導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摒棄傳統(tǒng)作文教學。全面闡述小學作文教學的方法,從三大方面詳細論述小學作文教學方案,讓學生“寫自己想說的話”,“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自信”,從而全面提升學生作文質(zhì)量。
[關鍵詞]如何寫好作文;積累真素材;不厭修改
在作文教學實踐中借助“人文性”思想武器,摒棄傳統(tǒng)作文教學。讓作文教學成為師生積極的生命互動,讓學生“寫自己想說的話”,“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自信”。喚起學生對習作的興趣。下面我從三個方面淺談如何進行小學作文教學。
一、積累豐富多彩的真素材
學生作文是否有創(chuàng)意,取決于他們知識面的寬窄,生活經(jīng)歷是豐富。因此,我認為拓展作文素質(zhì)的積累空間是決定學生自由表達的重要基礎。
1.走進生活
葉圣陶在《作文論》中說:“作文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寫成什么樣的文章。所以說到根本,除了不間斷地向著求充實的路走去,更沒有可靠的預備方法?!边@句話深刻地指出了生活積累對于寫作是多么的重要。為了讓學生說真話、寫真事,我們平時要注意豐富學生的生活,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留心觀察、積累生活素質(zhì)的習慣。這樣,學生作文時就有話可說,有材料可寫。
2.走進大自然
大自然中有許多可寫的東西,但如果不留心觀察,就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許多值得寫的內(nèi)容就會擦肩而過。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讓他們置身于大自然中去玩賞,在玩賞中觀察,從中獲得感性真知,這樣他們會寫出你意想不到的東西。
3.走進書籍
讀書,是知識的得要來源,也是作文內(nèi)容的重要來源。學生通過閱讀適合他們的各種書籍,無論是詩歌、寓言、童話、還是小說;無論是古代的,還是近代的;無論是文學讀物,還是科學讀物;也無論是中國作品,還是外國作品。閱讀的內(nèi)容和范圍越廣泛,他們的視野越寬,知識面越廣,積累的作文素材也越多。這樣,作文時學生的表達也就越豐富?!皢柷牡们迦缰餍校瑸橛性搭^活水來”,只有不斷地充電,學生的作文才不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二、讓學生愿寫、能寫
1.突破時空
小學傳統(tǒng)的一篇作文教學往往是分兩課時完成。似乎學生習作所需的信息全部貯存于大腦之中,作文時只要提取后稍作加工即可,這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從這個角度看責任不在學生,而在于教師,是我們教師使學生遠離了豐富多彩的作文源泉——生活。因此我們作文指導首先要做“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北热缥覀兛梢栽谧魑恼n前一天,一周,甚至幾周讓學生明確習作的要求,放手讓其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構思,充分擬稿。一篇作文的練習時間也應根據(jù)具體習作的要求,可以是一周,也可是兩周,甚至一個月。學生所寫之作當然不是“空話”與“套話”,而是他們眼中的世界與生活。
2.解放心靈
解放心靈,就離不開營造寬松自由的氛圍。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展示自我、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然而,當前封閉式的作文教學和無端地設置各種條條框框的作文訓練,這些無形的繩索捆綁了學生的自由心靈,無法讓學生的智慧之蕾盛開、生命之花怒放,嚴重挫傷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制約了作文水平的提高。不難看出,現(xiàn)在的小學生作文的程式化、成人化、政治化現(xiàn)象相當普遍,而反映少年兒童的童心、童真、童趣、童韻的作品卻寥若辰星。因此,要使學生在習作中敞開心扉,做到如老舍先生所說的那樣:“寫‘從心里掏出來的真心話”。最重要的就是要解放孩子的心靈,使他們幼小的心靈從種種禁錮中解脫出來,在作文時無所顧忌,真正做到心里怎么想,筆下就這么寫,無所不言。這就要求教師切實轉變觀念,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學生,平等地對待學生,和學生開展心靈對話,努力消除學生對作文的種種恐懼,營造一個寬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營造一個讓學生能在習作中“暢所欲言”的環(huán)境。
三、文章不厭百回改
我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學生自己修改文章,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文章的習慣和能力。
1.養(yǎng)成良好自覺修改的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內(nèi)部動因。在作文教學中,我列舉、分析自己修改文章的有益之處,喚起學生自己自覺修改作文的強烈欲望。我對學生講:“魯迅先生曾把‘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作為一條重要的寫作經(jīng)驗?!毕驅W生介紹唐代詩人賈島修改詩歌的典故。我還請我校學生王丁暢談寫好作文的秘訣——自己反復修改。經(jīng)過生動的例證,激起了我班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欲望,養(yǎng)成了自覺修改作文的習慣。
2.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1)教給學生常有的修改符號,以便學生在修改中運用恰當?shù)姆枴?/p>
(2) 明確修改要求,指導修改方法。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的作文,首先要求他們的作文做到內(nèi)容具體充實,語文通順明白,平實樸素。在此基礎上,要求寫得生動,即先求“同”再求其“好”。
語句要通順,內(nèi)容要具體,無病句破句,重點對象描寫細致。對于文章中的病句、破句要修改,對于描寫不具體的事物,應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反復地多角度、多層次地觀察,抓住特點,寫真實,改具體,使修改后的文章語句通順,沒有錯別字,沒有用錯的標點符號,描寫、舒述的重點對象具體、真實。 修改作文,還要引導學生從主題的深化、材料的取舍、結構的調(diào)整、文字的推敲等方面考慮。
首先,思想要健康,主題要明確、深入和新穎。文章的主題,是文章的靈魂,對于思想不健康,中心不明確,挖掘不深刻,表達不滄海一粟要,缺乏新意的文章,應指導學生細致修改。其次,材料取舍要合理。文章的觀點和選擇的材料必須統(tǒng)一。觀點統(tǒng)率材料,材料表現(xiàn)觀點,如果文章中只有觀點而沒有材料,或有了材料,但不能恰當?shù)胤从秤^點,則要進行修改。再次要恰當?shù)卣{(diào)整結構。文章的結構是文章的形式,層次、段落、過渡、照應、開頭、結尾都屬于結構問題。如果層次段落不分明,過渡照應不好,開頭結尾不理想,詳略不當?shù)?,則要認真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