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芹
一直在讀李鎮(zhèn)西老師的著作《做最好的老師》,印象最深的是每當有人問起他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什么時,他總是不假思索地說:“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我非常贊同李老師的這一觀點,而且也深有感觸。
記得在五年前,我準備接手一年級的一個班,老師們大都不愿接低年級,太麻煩了,面對一伙嘰嘰喳喳如同小鳥般的孩子,頭都要大了。我也頭疼,但總還是比較喜歡孩子的,而且自從畢業(yè)來,我一直在低年級任課,也積累起了一點所謂的經(jīng)驗。只看了一眼班內(nèi)的學生名單,一個閃亮的名字映入眼簾——亓××,好!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奇異超凡嘛,正洋洋得意時,旁邊的張老師說話了:“亓××這孩子你得注意點,他可是一個特別的孩子,什么都不會,這下有你受的了,他怎么會分到你班了呢?”我不會這樣倒霉吧?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不代表今后,我在心底暗暗鼓勵著自己??墒窃诤髞淼慕虒W中,張老師的話一一被驗證了,他真的很特別,腦子里的知識儲備是零,不愿接受新知識,對老師的表揚無動于衷,抵抗情緒高漲……真是讓人頭疼死了,我甚至失去控制地對他狂吼(李鎮(zhèn)西老師說他也不是一開始就有愛心的),但亓××同學也毫不客氣地回敬了我。當時的我灰心極了,趁早不管他了,但教師的職責提醒著我不能丟下他不管,李老師的《愧在初為人師》的一幕又提醒了我,我靜下心來思前想后,決定與他的家長聯(lián)系,針對這個孩子的特點為其制定了教學計劃,功夫不負有心人,亓××同學在第一學期結(jié)束時語文得了47分,我很高興,因為從零到47分畢竟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我與其家長互相鼓勵,接下來的三學期,他的語文成績從及格到良好一點點進步,我不僅與亓××成了朋友,還和他的家長成了朋友,直到現(xiàn)在我們還保持著聯(lián)系。
是的,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教育無處不在,愛心也應無處不在。李老師說,素質(zhì)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這種感情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誠的感情。一個真誠的教育者同時必定又是一位真誠的人道主義者。所謂人道主義者,他要求我們平等,博愛地對待每一個人,我這樣愛著我的每一個學生。自畢業(yè)任教以來,我所教的班級的學生中從沒一個掉隊的,對基礎差的學生我從來不放棄,想方設法都要使他們趕上隊伍,因為如果放棄一名學生,我覺得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對不起家長,更對不起教育這份職業(yè)。
有人曾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我不是神,但我會用自己滿腔的熱忱去熱愛每一位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