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柏林
素質(zhì)教育是以提高全民素質(zhì)為宗旨的教育。依據(jù)《教育法》規(guī)定的國家教育方針,素質(zhì)教育應著眼于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fā)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zhì)為根本出發(fā)點,以注重培養(yǎng)受教育者的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諸方面發(fā)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班級德育工作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切切實實做好班級德育工作,將對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實施作好準備,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本文旨在根據(jù)筆者從事班級工作以來的實踐體會闡明這一觀點。
一、澆花澆根,教人教心
情感是師生交流思想,加強德育之魅力的根本,就是愛的效應。其實質(zhì)是以愛為中心的陶冶教育和暗含期待所產(chǎn)生的教育效應。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哪怕是僅僅投向?qū)W生一瞥飽含愛的眼光,在學生的心靈深處都會“感光顯影”,所以要想搞好德育工作就必須充分了解學生。要知道本班學生的概況,這一年齡段學生的共同特征,要了解他們之間個性差異,要了解他們的父母、親友、居住環(huán)境及社會信息對他們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因材施教。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得知班內(nèi)的一位一向優(yōu)秀的學生最近在家突然不聽母親的話,甚至跟母親頂牛。針對這一情況我派幾位與他要好的學生了解原因。原來他是因為媽媽近日虐待奶奶而故意氣氣媽媽的。我以朋友的身份與他進行了一次促膝談心。我的因勢利導使他逐漸明白了自已想幫媽媽改正錯誤的方法不當。后來,他采用了正確的方法。他的母親對奶奶的態(tài)度也改變了?,F(xiàn)在,他們這個家庭很和睦。這樣做,既使學生學會了做人,又增進了與他人的團結(jié),使德育工作具體化。
教師不僅要體察學生,更要以情感的魅力,理解、信任、尊重學生,以心換心,以誠待之。使德育貼近學生的實際,走進學生的心田,激起學生的進取精神,成為學生思想健康成長的精神驅(qū)動力。
二、點點滴滴,寓大于小
我們?nèi)羰墙o學生生搬硬套地講:“我們的祖國是偉大的。我們要熱愛祖國,要提高自已的品德素養(yǎng)?!毙W生不易接受,說得次數(shù)多了,反而覺得枯燥無味。因為學生的愛國精神是在具體環(huán)境中根據(jù)所見所聞培養(yǎng)起來的。班級應創(chuàng)設良好的活動環(huán)境,優(yōu)化教育氛圍。在墻壁的顯眼處張掛愛國科學家畫像,張貼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及愛國志士名言等。這樣,使之產(chǎn)生“處熏幽蘭人自香”的強化效應。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币敫愫玫掠ぷ骶偷米寣W生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身邊做起。如班主任應在本班設有“好人好事專欄”,讓學生了解本班同學的閃光點。這樣學生就會時時刻刻事事處處做好事,竭盡全力讓自已身上的閃光點多一些。習慣成自然。學生思想品德意識也會隨著年齡、知識的增長而健康發(fā)展。例如:我班的“調(diào)皮大王”,以前哪里有他,哪里就有惡作劇。不過,自從班內(nèi)開設了“好人好事專欄”,他就變成了“慧眼大王”,時至今日,他已變成了“學雷鋒大王”。
三、形式多樣,潛移默化
鑒于學生的求異心理,教師應創(chuàng)設形式多樣、快樂而有條理的教育情境,以達到“移情”的效果。通過看、講、讀、唱、聽、做、評等有效活動潛移默化促進學生的思想健康成長。 看:把觀看的有教育意義的兒童影視片納入教育活動計劃,并分年齡段提出具體要求。
講:班會上讓學生講“十佳少先隊員”的先進事跡,講愛國主義小故事等。
讀:組織學生讀《愛國主義教育讀本》,并寫讀后感,然后全班交流。
唱:規(guī)定每個學生每個學期必須會三至五首愛國歌曲,并定期組織歌詠比賽。
聽:如經(jīng)常播放對兒童有教育意義的好歌曲、好作品,讓學生在音樂和作品的欣賞中受到熏陶。
做:從細節(jié)做起,從小事做起。如見了師長要打招呼,以形成尊老愛幼的風氣;主動幫助烈屬干活,以培養(yǎng)助人為樂之精神;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以養(yǎng)成愛勞動、講衛(wèi)生的習慣。
評:在每月末的班會上,進行民主評議。通過評議,表彰先進,使學生做到學有榜樣,趕有方向。
四、家教配合,形成合力
如今,有的家長寵愛或溺愛子女,致使孩子從小嬌生慣養(yǎng),滋生一些不良的習氣和傾向;有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甚至恨鐵不成鋼,拼命向孩子灌輸知識,越俎代庖,既增加了孩子的負擔,又忽視了孩子獨立學習能力、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有的家長對子女缺乏正確的客觀估價,總以為自已的子女最聰明,致使子女產(chǎn)生一種優(yōu)越感;還有一些家長教育子女的方法不當,往往斥之于言、罰之于體。這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蘇霍姆林斯基曾主張,學校要辦成兩所學校,一所是孩子的學校,一所是家長的學校。為此,在我們的推薦下,家長訂閱了《家庭教育》,以提高教育學生的科學性。有位學生,原來很調(diào)皮,常有打罵同學的行為。由于家長以前教育方法簡單不當,一直未能糾正。自從看了《家庭教育》這本書之后,主動與班主任聯(lián)系,配合學校教育,循循善誘,曉之以理,使其改掉了惡習。
此外,還應通過“家長會”“聯(lián)系卡”積極與家長建立密切聯(lián)系。使兩者的教育方法統(tǒng)一起來,兩股力量擰成一股繩,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的進步。同時經(jīng)常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并配合社會以便建立健全全方位的育人網(wǎng)絡,形成小學德育工作的整體合力。如剛?cè)雽W時,許多學生不會系鞋帶,有的學生還挑食,教師可通過“聯(lián)系卡”,了解到這方面情況后,與各家長聯(lián)系磋商,僅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就消除了上述現(xiàn)象。
五、率先垂范,言傳身教
班主任從事的工作是塑造學生心靈,承擔品格示范的職能。在班級管理中,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必須首先做到;要求學生相信的,教師首先確信;要把學生塑造成什么樣的人,老師首先應當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生往往喜歡模仿,教師的舉手投足,無不隨時印入他們的腦海。要想搞好德育工作,老師自已的表率作用是很重要的,注重品格修養(yǎng),才能為人師表。如我給新發(fā)的教科書包了書皮。幾天之后,全班同學都包了新書皮。只要堅持不懈地加強師德修養(yǎng),就必然會形成自已獨特的人格魅力。在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實踐中,使德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時代賦予我們神圣的使命,祖國給予我們光榮的任務。俗話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當前,素質(zhì)教育正在全面展開,我們應借素質(zhì)教育之東風,具體切實地做好班主任工作,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開創(chuàng)班級德育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