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秀
【摘 要】在小學語文的作文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當前小學生“虛假作文、機械模仿”的寫作現(xiàn)狀,通過微型寫作的運用,有效地消除學生“虛、假、抄”的問題,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微型寫作;對策
作文歷來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寫作是利用文字進行交流與表達的重要方式,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當注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不斷提升學生認識自我、認識世界的能力,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然而,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由于基礎知識薄弱、素材積累不足,導致“寫作難、難寫作”成為學生寫作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微型寫作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相比較傳統(tǒng)的寫作模式而言,有利于消除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畏難情緒,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為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本文中,筆者結合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現(xiàn)狀,分析微型寫作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運用的有效性對策。
一、當前小學生作文存在的問題
1.虛構作文較多,缺乏真情實感
寫作,應當是表達作者內(nèi)心真實感受的過程。然而,當前小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往往是“天花爛醉”地胡亂編一通,使得整個作文和實際不相符,不是學生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我最敬愛的教師”,很多小學生根本不會表達正面的思想,而是虛構、胡編,最終寫出來的文章缺乏真情實感;又如,很多小學生記錄的事件是假的,在記憶最深刻的一件事,最難忘的一件事作文寫作過程中,學生可能會覺得沒有太深刻的事情,但是又必須寫一件事,就出現(xiàn)了記錄假事件的事,使作文創(chuàng)作中的假話較多,缺乏真情實感。
2.機械模仿普遍存在,作文缺乏創(chuàng)意
對于很多小學生而言,寫作是比較難的一個問題。因此,在寫作的過程中,一些學生就開始機械模仿、甚至抄襲作文,從而使得本來具有較強個體差異性的學生,居然寫出雷同的文章。而學生之所以寫出雷同的文章,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在作文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過度模仿一些范例、優(yōu)美語句等,最終影響了學生寫作思維的形成,影響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寫作水平的提升。
二、微型寫作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結合以上分析可見,在小學語文的作文教學中,由于學生知識積累不足、生活閱歷不夠,導致其在寫作的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很多問題。而微型寫作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有效地解決學生作文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小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1.有利于消除小學生作文“虛、假、抄”的現(xiàn)象
“虛、假、抄”是小學生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虛”即虛構;“假”即缺乏真情實感;“抄”則是抄襲。那么,為什么微型作文的寫作,能夠有效地解決和消除學生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呢?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和傳統(tǒng)的大篇幅習作模式不同,微型寫作的一個顯著特點即是“微”,即學生不需要寫大篇幅的文章,而是可以通過一個簡短的表述,敘述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即可??梢允且患?,也可以是一個心理和感受,這種對自己所見所聞、內(nèi)心真實感受的記錄,有利于消除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虛構、虛假的現(xiàn)象。其次,微型寫作一般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如參加了某項活動、閱讀了某本書,寫自己感受、體會的一種方式,而這樣的寫作形式,有利于消除學生抄襲作文的現(xiàn)象,對于提升小學生的作文水平具有積極的意義。
2.有利于消除學生的寫作畏難情緒
學生在作文寫作的過程中之所以存在畏難情緒,原因在于無話可說,無話可寫。而微型寫作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其簡短的特點,有利于消除學生的寫作畏難情緒。同時,微型寫作的過程,也是學生日常練筆的過程,學生練筆多了,掌握了寫作的要領,畏難情緒自然會有所降低。由此可見,微型寫作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有利于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
三、微型寫作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運用的有效性對策
1.精心設計活動,夯實寫作基礎
微型寫作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教師應當以實際的教學活動為基礎,力求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避免小學生胡編亂造的寫作現(xiàn)象出現(xiàn)。因此,針對寫作的要求,設計一些與之相宜的教學活動,是開展微型寫作的重點和難點。如在進行《小手變變變》這個命題微型習作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一起去進行動手游戲,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加強學生的寫作情感感知,這樣學生寫出的文章就如水到渠成,靈感也會如不竭之水,從而實現(xiàn)寫作能力上的提升。
2.加強寫作指導,突破重點難點
在微型寫作指導的過程中,教師要形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寫作教學模式,強化學生的寫作主體作用,強化教師的主導作用。在寫作指導的過程中,教師要強化方法的指導,同時也要突破寫作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微型寫作的要領,首先是“短”也就是指教師要在短時間內(nèi)喚起學生的寫作活動認知情感,從而讓學生快速明確寫作主題,加深對寫作活動的清晰認知,因此,教師切記不對學生進行過多、過細、過碎的語言表達指導。其次是“頻”,也就是要指導學生提升寫作頻率,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在日常的學習以及閱讀過程中,多做批注、多寫體會,從而促進學生讀寫之間的遷移。最后是“快”,讓學生快速成文,表達快捷,這也是教師在進行微型習作指導過程中的重點,相信通過教師的有效指導,學生的寫作能力勢必會有所突破。
3.強化作文評價,提升自悟能力
教學評價是任何一項教學活動的重點。因此,在微型寫作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當關注教學評價,通過對學生作文的科學點評,提升學生的自悟能力,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在微型習作之中,筆者采用的是學生自評或者互評的方式,這樣不但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同時也能夠在評價的過程中,學會更多謀篇布局、審題立意方面的知識,這是有助于學生寫作能力內(nèi)在升華的,同時在這種互評或者自評的過程中,學生會感受到寫作學習中的快樂,這是有助于學生寫作素養(yǎng)提升的,在自評、自悟中,寫出更多行云流水、膾炙人口的文章。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當前學生寫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積極運用微型寫作,有效地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消除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周劍波.短、頻、快:體驗類微型習作指導三字訣[J].江蘇教育研究,20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