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展奮
很久以來,各種社會性“考評”令人鄙視,近來似乎發(fā)展到什么都要“求”評的地步,車輛上門服務,完了就說:“拜托師傅,待會兒給我打個‘非常滿意!”銀行辦卡、煤氣維修、自來水維修,甚至上門通下水道的,臨了都要你打分,幫幫忙,打個“非常滿意”好嗎?
一般,我總是給打個“非常滿意”,盡管有時不太滿意,中國社會向來是“面子社會”,想想人家也不易,臨了還諄諄求評,不能讓人家失望。
“非常滿意”的后面是什么?我從來沒有細細想過,也許是一種程序,一種管理甚至一種慣例,“上門不打笑臉人”,管他呢。
沒想到前不久的一則新聞,廣西南寧的伍女士點了一份甜筍炒瘦肉外賣,但從出示的照片來看,幾乎都是蔬菜,肉很少。于是,伍女士就在平臺上給了商家差評。沒想到,商家竟然回復:你是飯桶!
隨后兩天多的時間里,這位倒了霉的伍女士一共接到了400多個騷擾電話和300多條騷擾短信!這樣的“偶然”,你要說和那個“差評”沒有一點點關系,那真是當人“戇都”(方言:傻瓜)了。
伍女士覺得商家這樣“抓狂”,無非就是想讓自己刪掉差評。
我看了覺得奇怪,難道這個勞什子“差評”商家這么在乎?這么讓他“情何以堪”?!不刪除,就組織人身圍攻?這又不是“組織鑒定”,又不是“入職審查”,一個“差”到底怎么了?再了解了一下,方才恍然大悟:一切和“他”個人利益,也就是和他“錢包”和他業(yè)績考評甚至“升職”有關。如果這“400多個騷擾電話和300多條騷擾短信”確實是“他”干的話,那真是跟你急了。
細細一想,能把人逼到如此“兇殘”的地步,可見這獎懲制度本身是很成問題的,似乎非?!安还蕉曳抢硇浴?。
第一,如果社會上漫天飛著“非常滿意”,其實就沒有“真實的滿意”。萬物必然有差異的,人為地滅掉差異,只許“好話”,不許“壞話”,那簡直是白癡的做派,“星宿老怪”式的自慰行徑。有的公司據說連“滿意”都得扣分,難怪很多服務人員要公開“乞討”好評了,這樣的“好評”可信度如何?“求來的好評”,發(fā)展下去會不會出現“武力脅迫”或“以死相逼”還真不好說。
第二,如同曾經的“不轉發(fā)不得好死”一樣,這種“強求表揚”的壞風氣正在向其他領域蔓延。相信讀者諸君一定和我一樣,為微信里的形形色色的“求投票”而糾結:“德藝雙馨”的評選懇請您“務必投第×號”,“文體雙優(yōu)”的莘莘學子,也務請您投“第×號”;“治安衛(wèi)士”,事關小區(qū)的安全,您不“拉一把”嗎?“溫馨園丁”維系下一代,您又豈能猶豫不決?迄今最惡心的是讓我投一群“書畫新秀”的票,可真是一次“鼻涕蟲”求點擊,那書法之爛,就是堆破襪。那水墨之爛,就是坨內臟。朋友逼著我,就是一次強奸。
無羞者無敵。類似的“求票”結果,一定是社會關系越蕪雜、臉皮越厚的人,得票率最高,這對“雙馨”和“雙優(yōu)”不正好是一個諷刺嗎?
人人都知道是這么一件破事,但大家都樂呵呵的。
(摘自《新民周刊》 圖/高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