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大人
不知道哪根筋搭錯,阿菲又癡癡看起了買房App,源頭或許是因為聽聞朋友們都已經(jīng)搞定了小孩未來讀書的事情,沒有對比,沒有傷害。她有點急起來。大家都安排得不錯,能力范圍內(nèi)最周全的那種,自己卻八字沒有一撇。家附近的學校都太默默無聞。幾年前,她對這些完全不在意,如今雖然沒有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的確有所松動。
有了小孩后,變得保守可能是一種不可逆的趨勢。過去她誰都不鳥,好惡寫臉上,如今抱著娃娃出門,慫了很多。本能地護著幼小的后代,機警地打量著周邊,克制與溫和就像媽咪包里的水杯和濕紙巾一樣成為必不可少的出行裝備。
過去瞧不上的課都得補上。阿菲開始覺得小學重要起來—并非為了打好學習基礎,而是,這么小的孩子,離開家的舒適區(qū),如果遇到差勁的學校,得多糟心啊。
校風得開明友善,老師觀念得清新……這樣才能讓小學生們感到愉快……她漫無邊際地想象起來,每當這種時候,她豐富的不切實際的聯(lián)想力就會給她一點小小的滋養(yǎng),有些人只需要這樣想一想,就能感到好過一點。
滋養(yǎng)了幾分鐘后,她將目標學??s小到了A校,A位于繁華地帶,聽起來既老牌又有點時髦感,附近只有老房子帶學區(qū)。說來也巧,第一眼她就看中了一套。一個小兩居,50多平,1967年的房子,而且是頂樓。后面兩項如果按照常理來說,差不多就是負分滾出了,但是阿菲竟然沒有太介意。
一切僅僅是因為,兩間房有4個窗戶,窗外又綠意盎然。她漫無邊際的想象力再次開始發(fā)威,那點窗景和光線把屋內(nèi)的簡陋陳設全部打上了馬賽克。
沒有猶豫,她撥通了房屋經(jīng)紀的電話,約定周六去看。對方同時還安排了兩套差不多價位和面積的房源。先看的是后兩套。
走進第一套房,她保持著虛假的、客套的禮貌,環(huán)顧了一圈,和業(yè)主太太說了打攪了,再見。將吐槽忍到了下樓后。這是她第一次看到廚房也是暗的,在北方待久了,她已經(jīng)差不多接受了許多房子的衛(wèi)生間沒有窗戶這件事,但如今廚房也是暗的,只有黑漆漆的天井透一點微光,這怎么忍?本來就不亮堂的二樓,唯一的光源是陽臺,可陽臺外率先看到的是一排待拆但十年八載不會拆的破平房的屋頂……
第二套房,可喜可賀,是個邊戶型,廁所有了窗戶,門廳也有了小窗戶,另外多了一間朝北的房間。缺點是廚房依然是暗的,另外總價高了90萬。
等來到自己一開始相中的頂樓的房子時,阿菲才松了一口氣,果然屋內(nèi)是陳舊的,但是光線實在太好了,窗外也實在太青翠了。連樓梯都比前面兩套1985年的房子看起來順眼。經(jīng)紀說這是過去的干部樓,真材實料一些,你看這臺階都沒有破的……如果買這里,小學和初中都不用操心了……目前這一套是單價最劃算的……
中介的推銷阿菲沒有完全聽進去,她再一次有點走神了。這次她暢想的場景是如何大刀闊斧地裝修,把4個窗戶利用好……小窗戶可以放個書桌……這一類的。傾向性其實已經(jīng)很明顯,后續(xù)的房子只有在樓齡新一點,樓層低一層或兩層,價位差不太多的情況下,才會考慮吧。
回家的路上,阿菲跟丈夫說,要不開始籌錢吧。兩人合計算了一下,缺口還差五十來萬。只能借了。找誰借?借少了不抵用,借多了,不好意思開口?,F(xiàn)如今,開口借5萬以上,都需要相當?shù)慕磺?。就算你給對方略高于理財產(chǎn)品的利息,人家也懶得挪動,萬一借出去收不回呢?
死馬當活馬醫(yī),要不試試看吧。你先來,阿菲慫恿丈夫找同事開口。自己則又點開了一個家裝App,她在整屋案例欄目里輸入了“老房”,開始從別人的改造案例里汲取靈感,并幻想:要是能找到一個相似戶型的案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