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景云
無棣縣中醫(yī)院放射科,山東無棣 251900
子宮肌瘤是常見的婦科疾病,是由結(jié)締組織、平滑肌構(gòu)成的良性腫瘤,大量研究均顯示,其發(fā)病機制多于患者性激素有關[1]。熱療是一種治療手段,雖然用于治療婦科腫瘤的時間還不長,但卻已經(jīng)表明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微波治療屬于熱療的一種,微波是無線電波的一個波段,波長在0.1 mm~1 m之間,微波能量一般會被肌肉組織吸收,所以其作用較淺,適合較表淺病變和腔道加熱[2]。超聲引導下經(jīng)皮穿刺微波消融是一種物理治療方法,其具有微創(chuàng)、不影響卵巢功能、不損害盆腔生理結(jié)構(gòu)、保留子宮等特點[3]。該研究選取該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4例(77個肌瘤)子宮肌瘤患者為研究對象,就探討低場強MR對超聲引導下經(jīng)皮穿刺微波消融子宮肌瘤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64例(77個肌瘤)子宮肌瘤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jīng)B超檢查確診,符合子宮肌瘤診斷標準。 年齡30~50 歲,平均(41.65±3.41)歲;瘤直徑為 3.98~5.65 cm,平均(4.5±1.3)cm;48 例單發(fā)肌瘤,16例多發(fā)肌瘤。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通過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1 分組方法 ①以正常子宮骨骼肌和肌層信號為參照,將子宮肌瘤根據(jù)MRI T2WI信號分為4組:高低混雜信號:子宮肌瘤信號等于子宮肌層和高于子宮肌層信號相混雜;高信號:子宮肌瘤信號均高于子宮平滑??;等信號:子宮肌瘤信號高于骨骼肌,低于或等于子宮肌層;低信號:子宮肌瘤信號低于骨骼肌。②根據(jù)宮平滑肌信號相與子宮肌瘤MRI T1WI增強信號對比分為3組:Tl增強低信號:子宮肌瘤MRI T1WI增強信號低于子宮平滑肌信號;Tl增強等信號:子宮肌瘤MRI T1WI增強信號與子宮平滑肌信號相等;Tl增強高信號:子宮肌瘤MRI T1WI增強信號高于子宮平滑肌信號。
1.2.2 檢查方法 ①儀器:選擇美國GE公司生產(chǎn)的signa Profile0.2T永磁型磁共振,幫助患者取仰臥位,將體部線圈行自旋回波SE列分別進行矢狀面T1WI:TE=16 ms;TR=360 ms;T2WI:TE=90 ms;TR=3 000 ms;STIR:矩陣:256×192;激勵次數(shù):4 次;視野(FOV):34 mm;間隔:1mm;橫斷面及冠狀面 T2WI層厚:6 mm;TI=75 ms;TE=100 ms;TR=4 000 ms[4]。 其他儀器和物品包括微波儀、超聲儀、脫敏蝶形膠布等、冰袋、治療盤、消毒包等。②術前準備:包括血尿便三大常規(guī)檢查、凝血五項(包括國際標準化比值、血漿纖維蛋白原、血漿凝血酶原活動、血漿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血漿凝血酶原時)、肝功能及血清酶學檢查、建立靜脈通道、血糖、肝腎功能、心電圖監(jiān)測等。
1.2.3 微波治療方法 選擇康友微波治療系統(tǒng),取截石位,常規(guī)外陰消毒,將針形微波電極植入體預定部位,單刀治療,輸出功率 50~60 W,時間 480~1 440 s,具體功率和作用時間則根據(jù)患者瘤體聲像圖和瘤體大小來確定。治療后1~7 d用低場強MRI增強掃描,查看治療后盆腔各組織器官和肌瘤信號的變化[5]。
1.2.4 術后處理 術后靜臥30 min后行CT檢查,如果沒有明顯并發(fā)癥,將患者送回病房,并密切監(jiān)測患者脈搏、血壓等生命體征,若患者術后48 h有體溫較高,可適當運用抗生素[6]。消融術治療腫瘤的不良反應和并發(fā)癥包括氣胸、感染、膈肌損傷、腹腔出血、皮下血腫、肝包膜下血腫、胸腔積液、局部疼痛、發(fā)熱、冷休克、針道種植轉(zhuǎn)移、腫瘤破裂、多器官功能衰竭、胃腸道穿孔,一般并發(fā)癥不需要特殊處理,較為嚴重則及時報告醫(yī)生處理。若患者在術中表現(xiàn)很疼痛,可適當使用局麻藥或鎮(zhèn)痛藥,但不能在病灶內(nèi)注射,避免影響消融,導致術后復發(fā)[7]。
分析子宮肌瘤微波治療前后的MRI特征,并對比治療前后MRI信號強度變化。
選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療效比較采取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完成組間臨床指標的比較,設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微波治療后,病灶內(nèi)強化程度明顯降低,但病灶大小無顯著變化。見圖1、2。
圖1 漿膜下肌瘤超聲引導下經(jīng)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療前1 d
圖2 同一患者超聲引導下經(jīng)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療后3 d復查,MR增強掃描T1WIa1-c1未見明顯強化
微波消融治療后子宮肌瘤MRI特征性信號與機載超聲造影現(xiàn)象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超聲造影與MRI對比[n(%)]
T2WI信號混雜信號、高信號、等信號、低信號個數(shù)(%)分別為 7(9.09%)、15(19.48%)、45(58.44%)、10 (12.99%), 體積消融率分別為 (79.65±11.21)%、(70.44±11.40)%、(73.54±11.43)%、(86.14±11.33)%。子宮肌瘤MRTT2WI信號特征與體積消融率對比差異明顯,MRTT2WI高信號的子宮肌瘤體積消融率顯著低于低信號的子宮肌瘤,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χ2=6.49,P<0.05);MRTT2WI混雜信號、 等信號與低信號對比差異無有統(tǒng)計學意義 (χ2=0.18,P>0.05);MRTT2WI高信號與混雜信號、等信號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95,P<0.05)。
T1增強信號強度高信號16(20.78%),等信號51(66.23%),低信號 10(12.99%);體積消融率分別為(71.43±11.52)%、(80.94±11.10)%、(88.41±11.61)%。 子宮肌瘤的血供與子宮肌瘤體積消融率對比差異明顯,MRTT1WI高信號的子宮肌瘤體積消融率顯著高于等信號和低信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30、7.92,P<0.05);MRTT1WI低信號的子宮肌瘤體積消融率顯著高于等信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39,P<0.05)。
術后出現(xiàn)26例低熱,4例下肢疼痛、麻木,12例陰道淡血性分泌物,1例術區(qū)皮膚損傷,41例臀部、骶尾部疼痛,51例下腹部疼痛。
MRI圖形由像素陣列組成,每一個像素的亮度都與相應的組織特征有關,可以反映體特定層面包含的組織特征[8-9]。該研究結(jié)果顯示,微波治療后,病灶內(nèi)強化程度明顯降低,但病灶大小無顯著變化;微波消融治療后子宮肌瘤MRI特征性信號與機載超聲造影現(xiàn)象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果提示低場強可以和超聲造影一樣達到診斷的目的。結(jié)果顯示,MRTT2WI高信號的子宮肌瘤體積消融率顯著低于低信號的子宮肌瘤(P<0.05),提示 MRTT2WI信號的不同可以預測微波消融的效果。結(jié)果顯示,MRTT1WI增強信號越高,微波消融體積消融率就越低,子宮肌瘤的血供與子宮肌瘤體積消融率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MRTT1WI增強信號的不同和消融效果有關。該研究結(jié)果顯示,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提示臨床在實施微波消融治療時,應加大重視。學者馬軍潔[10]探討了低場強MRI對超聲引導下經(jīng)皮穿刺微波消融(MWA)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療效,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子宮肌瘤微波消融治療術后 3~7 d,MR增強掃描示55個瘤體未見明顯強化,25個瘤體不均勻強化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前病灶內(nèi)強化程度明顯降低,病灶大小無明顯變化,因此MRI平掃及增強掃描對超聲引導下經(jīng)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療子宮肌瘤具有十分重要的評估價值。
綜上所述,超聲引導下經(jīng)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療子宮肌瘤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治療后MRI平掃可以早期提示凝固性壞死發(fā)生,MRTT1WI可判斷消融效果,是否出現(xiàn)壞死,所以MRI平掃和增強掃描對超聲引導下經(jīng)皮穿刺微波消融子宮肌瘤有巨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