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瓊
(河南省三門峽市中心醫(yī)院婦二科 三門峽472000)
宮腔粘連多發(fā)生于反復人工流產術后,為常見的并發(fā)癥,多因人工流產術中刮宮及負壓吸引導致子宮內膜基底層脫落和損傷,子宮內膜修復功能降低,子宮壁相互粘連、宮腔變形而形成,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閉經、子宮內膜異位癥和繼發(fā)性不孕等嚴重并發(fā)癥,威脅患者的生殖健康[1~3]。我國人工流產率一直處于較高的水平,因此如何提高患者術后的安全性,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顯得至關重要。本研究觀察醋酸甲羥孕酮片聯(lián)合戊酸雌二醇片預防反復人工流產術后宮腔黏連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就診的110例人工流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5例。對照組年齡22~37歲,平均年齡(28.31±7.42)歲;停經時間46~61 d,平均停經時間(56.74±8.53)d;孕次 1~4次,平均孕次(2.65±1.42)次;人工流產次數(shù) 1~3次,平均人工流產次數(shù)(1.35±0.76)次;藥物流產次數(shù)0~3次,平均藥物流產次數(shù)(1.21±0.92)次。觀察組年齡 23~37歲,平均年齡(28.63±7.52)歲;停經時間 47~60 d,平均停經時間(56.69±8.42)d;孕次1~4次,平均孕次(2.58±1.37)次;人工流產次數(shù)1~3次,平均人工流產次數(shù)(1.37±0.67)次;藥物流產次數(shù)0~3次,平均藥物流產次數(shù)(1.24±1.01)次。兩組的年齡、停經時間、孕次、人工流產次數(shù)和藥物流產次數(shù)等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納入標準 患者及其家屬自愿要求終止妊娠者;B超檢查顯示孕囊大小為2.0~5.0 cm,且為宮內妊娠者。
1.3 排除標準 伴有嚴重肝、腎及免疫性疾病者;惡性腫瘤及凝血功能障礙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或嚴重心律失常者;對麻醉用藥、醋酸甲羥孕酮片及戊酸雌二醇片過敏者;伴有子宮畸形者;依從性差或患有精神障礙等疾病無法正常溝通者。
1.4 研究方法
1.4.1 常規(guī)治療 兩組患者均于人工流產術后進行抗感染治療3 d,口服阿莫西林膠囊(國藥準字H23020932),0.5 g/次,3 次 /d。
1.4.2 對照組 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國藥準字H20090423)口服,1片/次,1次/d,持續(xù)給藥21 d。
1.4.3 觀察組 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醋酸甲羥孕酮片聯(lián)合戊酸雌二醇片,醋酸甲羥孕酮片(國藥準字 H31020976)2 mg/次,1 次 /d;戊酸雌二醇片(國藥準字 J20171038)口服,1 mg/次,1次 /d,持續(xù)給藥21 d。21 d為1個療程,下一個月經周期第5天開始進行第2個療程的治療,共治療3個療程。
1.5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術后1個月進行B超檢查,觀察兩組患者的子宮內膜厚度。(2)術后3個月進行B超檢查,觀察患者的宮腔粘連情況:子宮壁粘連累及宮腔3/4以上,輸卵管開口和宮腔上端閉鎖,為重度粘連;內膜粘連形成,但無子宮壁粘連,累及宮腔1/4~3/4輸卵管開口部分閉鎖為中度粘連;內膜粘連纖細,累及宮腔1/4以下,輸卵管開口未閉鎖,存在輕微病變,為輕度粘連;子宮內膜正常、宮腔形態(tài)完好,為無粘連[4]。(3)觀察兩組的人工流產術后陰道流血時間和首次月經恢復時間。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處理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人工流產術后陰道流血時間、首次月經恢復時間和子宮內膜厚度比較 觀察組的術后陰道流血時間和首次月經恢復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子宮內膜厚度小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陰道流血、首次月經恢復時間和子宮內膜厚度比較(±s)
表1 兩組術后陰道流血、首次月經恢復時間和子宮內膜厚度比較(±s)
?
2.2 兩組的宮腔粘連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的宮腔粘連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無重度粘連發(fā)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宮腔粘連發(fā)生率比較[例(%)]
由于反復人工流產術中多次宮腔手術操作會引起子宮內膜結構的器質性和功能性損傷,纖維細胞增生活躍和子宮內膜損傷后修復障礙,導致瘢痕形成,粘連發(fā)生,患者可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下腹部疼痛、白帶異常及發(fā)熱等癥狀,嚴重者甚至會引發(fā)其他繼發(fā)性疾病,如宮腔積膿、盆腔炎和不孕等[5~6]。雌激素由雌性動物卵巢和胎盤分泌產生,是促進雌性動物第二性征發(fā)育及性器官成熟的重要物質,其受體廣泛存在于皮膚、膀胱、尿道、骨骼、大腦、子宮、陰道、乳房和盆腔中,除可促進內分泌、心血管、代謝系統(tǒng)和骨骼的生長和成熟外,還可促進子宮內膜增生、修復出血創(chuàng)面而起到止血作用,適當配伍孕激素,還可調整月經周期[7]。臨床常用的雌激素類藥物多是以雌二醇為母體人工合成的衍生物,如戊酸雌二醇、炔雌醇等。戊酸雌二醇片能有效修復受損子宮內膜,增加凝血因子,促進纖維蛋白原表達,加快血小板聚集,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另外戊酸雌二醇片止血效果顯著,且胃腸道不適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較低,安全性較高。但大劑量的雌激素往往引起惡心、嘔吐、乳房脹痛、子宮內膜過度增生、子宮出血及內膜組織變性壞死等并發(fā)癥[8~9]。將小劑量的雌激素與孕激素聯(lián)合使用,可在修復子宮內膜的同時達到理想的效果,既不會使子宮內膜過度增生,又可減少停藥后出血現(xiàn)象的發(fā)生及出血量[10]。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術后陰道流血時間和首次月經恢復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子宮內膜厚度小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宮腔粘連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無重度粘連發(fā)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醋酸甲羥孕酮片聯(lián)合戊酸雌二醇片可有效降低反復人工流產術后宮腔粘連的發(fā)生率,促進子宮內膜較好的修復和再生,利于患者的術后生殖健康。綜上所述,醋酸甲羥孕酮片聯(lián)合戊酸雌二醇片預防反復人工流產術后宮腔黏連的療效顯著,可有效控制子宮內膜炎癥,降低宮腔粘連的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