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星 王展 賈麗敏 甄璐
(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普外一科 南陽473000)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多用于壺腹部周圍癌、胰腺癌、膽管癌、膽囊癌等疾病術中,是一種普外科難度較大的手術。因其要求較高、操作復雜、創(chuàng)傷大、并發(fā)癥多,因此圍手術期需給予有效護理措施以減少患者生理、心理應激,改善預后。既往多根據臨床經驗給予患者常規(guī)護理,工作中缺乏系統(tǒng)性、針對性,難以滿足醫(yī)療需求。徐宗洲等[1]研究發(fā)現,快速康復外科理念(FTS)是一種多學科合作模式,圍手術期采用一系列循證醫(yī)療方法降低患者生理創(chuàng)傷及心理應激并發(fā)癥,促進康復進程。本研究選取我院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52例,分組研究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對其術后康復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9月~2017年7月我院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52例,依照入院時間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6例。觀察組男15例,女11例,年齡 37~64 歲,平均(49.76±7.83)歲;對照組男14例,女 12例,年齡 36~65歲,平均(50.38±7.61)歲。對比兩組一般基礎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納入:均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2)排除:存在心、肝、腎等系統(tǒng)功能障礙;合并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
1.3 護理方法
1.3.1 對照組 圍手術期采用常規(guī)護理。(1)術前向患者行疾病知識教育、完善檢查等;(2)術前晚及術晨常規(guī)清潔腸道,術前12 h禁食、6 h禁飲;(3)術中給予插管、補液但不加溫等基礎護理;(4)術后觀察生命體征和病情;(5)術后留置各導管,妥善固定,并給予阿片類鎮(zhèn)痛藥,排氣后給予流食,逐漸過渡至正常飲食,2~4 d緩慢恢復早期活動。
1.3.2 觀察組 圍手術期采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1)術前向患者介紹手術方式、過程、預期效果、注意事項、不良反應及健康知識等;(2)術前關注營養(yǎng)支持,術前1 d囑其進易消化、清淡的食物,術前6 h禁食、4 h可適量飲用溫鹽水;(3)術前1 d給予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IV)口服,提前做好腸道準備,避免清潔灌腸引起應激反應;(4)術中補液時以加溫器進行加溫,且嚴格控制補液流速,同時以溫水沖洗腹腔減少腹腔刺激性反應;(5)術后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早期識別出血、胰瘺、感染、血糖異生等并發(fā)癥;(6)觀察傷口愈合情況,妥善護理各管道,避免牽扯、變形等,密切觀察引流量;(7)早期給予腸外營養(yǎng)支持,12 h后酌情給予50 ml左右溫鹽水,再逐漸過渡至流食,術后5 d內恢復腸道營養(yǎng);(8)準確評估疼痛,做好鎮(zhèn)痛護理;(9)術后第1天可協(xié)助其適當床上運動,第2天指導其完成翻身、坐起等主動活動,第3天指導下床活動等;(10)加強出院指導。
1.4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腸功能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2)兩組干預后均采用護理滿意度量表進行問卷調查,共100分,依護理滿意度評分標準[2]分:非常滿意(>80分)、滿意(70~80分)、不滿意(<70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3)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通過SPSS21.0處理數據,以%表示計數資料(護理滿意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行χ2檢驗,以(±s)表示計量資料(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 觀察組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腸功能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d,±s)
表1 兩組腸功能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d,±s)
?
2.2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不滿意1例、滿意8例、非常滿意17例;對照組不滿意8例、滿意12例、非常滿意6例。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96.15%(25/26)高于對照組 69.23%(18/2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837,P=0.028)。
2.3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觀察組胰瘺1例,切口感染1例;對照組胰瘺4例,切口感染2例,術后胃排空障礙3例: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7.69%(2/26)低于對照組34.62%(9/2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650,P=0.018)。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是目前壺腹部周圍癌、胰腺癌等標準術式,但操作復雜、創(chuàng)傷大,術后患者機體功能較低,易誘發(fā)并發(fā)癥,進而導致病情惡化。
FTS核心理念是通過圍手術期諸多護理措施,降低患者手術應激反應,從而降低并發(fā)癥,促進其快速康復。據相關研究指出,FTS強調精細操作,術中最大程度降低創(chuàng)傷及出血量,同時避免術前機械性清潔灌腸導致患者循環(huán)容量降低引發(fā)酸堿失衡及水電解質紊亂,減少腹腔感染風險,改善預后[3]。曾曉峰等[4]研究證實,術中體溫降低易誘發(fā)患者代謝性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礙等,給予保溫措施能降低患者應激反應及分解代謝,有助于加速術后康復。同時術中嚴格控制液體輸入,避免輸液過多誘發(fā)外周組織水腫、心功能不全等,降低術后胸腹水形成率,有利于胃腸道功能恢復,促進康復進程[5]。另外,促使患者早期活動,盡快接受腸內營養(yǎng)可預防術后肺不張及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促進腸胃蠕動。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住院時間、腸功能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用于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能有效減少并發(fā)癥,促進康復進程,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