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
作為一名新疆團場教師,我親身經(jīng)歷了教材的變革,課堂教育方式的變革??吹胶芏嗬蠋煙o所適從,疲憊不堪,我們的學生也在不斷地面臨各種模式的教學。各種教學方式教學模式的改變,最主要的問題在于教育主體的突出與否,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我們的課堂應該是學生需要什么,我們給什么,不僅要給,而且應當選擇一種恰當?shù)姆绞浇o。從學生的角度來說,他們要求一節(jié)課里學到他們認為有用的東西,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我們應當在課堂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組織好學生學習知識的步驟及方式。所以,教學的問題不在于形式模式的改變,而在于如何組織一節(jié)有效的課堂。那么如何組織一堂有效的課堂呢?下面我來說說我的觀點。
一、學前調(diào)查
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我們作為“服務人員”,首先要知道我們的“客戶”需要什么,這就要求我們對我們的“客戶”做切實的調(diào)查。所謂“切實”,不是我們教師僅根據(jù)經(jīng)驗揣摩、估計,而是實地實體的調(diào)查,采取問卷的形式設置表格是一個比較好的辦法,表格可以在家庭作業(yè)中布置下去,最好是預計接下來的第三天進行新課教學,這樣就保證你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統(tǒng)計,并且有足夠的時間計劃課堂的安排。當然,可能很多老師不習慣這樣的方式,那么你也可以采取個體抽查的方式,在課余時間到班里去找學生聊聊,或者其他方式。
當然,不管用任何方式,你應該達到的程度是,至少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有所認知,便于下面工作的開展。
二、備教案
當下很多教師的教案,都是很早前就任務式的備完了,更甚者有的教師這學期的教案上學期就備完了,這學期又接著備下學期的教案。而且大多數(shù)老師的教案都是仿照著教案書抄寫的。這樣的教案有什么用?除了給我們一種模式以外,還能給我們什么?其實,我們的教案,應當是我們解決我們“客戶”問題的方案,請想想,對待每一屆的“客戶”,若你都能用同一個方案去解決問題么?
所以我的觀點是,我們的教案得解決學生實際問題。教案,不應該僅是對書本知識點教學的一種簡單的闡述,而應該是解決學生問題的企劃書。針對前期調(diào)查的情況,我們用教案去解決學生的問題,認真做到切實、客觀,這樣的教案,才是一份真正意義上合格的教案。
三、課堂教學
很多失敗的教學,都是建立在對學生情況無知的情況下。課堂上隨處可見教師對學生問題的忽視,比如學生在回答課堂問題時存在錯誤,我們經(jīng)常會忽略下面問題:為什么學生會錯了?錯在哪里?以后該怎么去注意這樣的問題?
課堂不應忽視教師角色解惑的功能,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花上幾分鐘幫助這位學生去解決其中的疑惑,強調(diào)問題過程中學生感到模棱兩可、模糊的地方。有的人肯定會想,這樣多耽擱時間,下課我再單獨給他講這個問題。其實不然,你能馬上解決的問題,為什么要滯后呢?科學的講,人在犯錯誤的同時也是在認識錯誤的,并且隔了一定的時間段之后,人就會在潛意識里認為這不是太大的毛病,從而淡化錯誤的認知,這樣久而久之,問題也就會越來越多,到最后學生也就會徹底淪為后進生。因此我們需要注意解決問題的時效性,千萬不要錯過了幫助學生的關鍵時機。
另外課堂效率的不斷提高,還在于教師長期的總結(jié),為此,不妨每節(jié)課下來都問一句自己,“這節(jié)課能有多少學生學會了?某某學生這節(jié)課學得怎么樣?”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總結(jié),再和學生的課堂作業(yè)進行對比,那么教師在專業(yè)能力上也能不斷地進步。
四、鞏固
我們在作業(yè)中常見兩個問題,第一是抄作業(yè)的現(xiàn)象屢禁不止,第二則是學生交上來的作業(yè)都很不錯,但是一考試就一塌糊涂。其實這兩個問題的根源很簡單,強調(diào)的就是一個針對性問題。作業(yè)應該是學生反饋給老師的學習效果的一個主要渠道,而不應該是老師的任務、學生的苦差。作業(yè)有兩個最基本的目的:一個目的是增強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讓學生對知識更加熟練;另一個目的就是檢測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檢測是否還有問題在課堂沒有解決好。
基于上述目標,我認為作業(yè)應該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課堂上完成的,一部分是課堂下完成的。前者每節(jié)課按45分鐘算,前25分鐘新課內(nèi)容結(jié)束,后面20分鐘將課堂練習完成,然后迅速批改、發(fā)放。后者就應該是針對課堂作業(yè)中出錯較多的地方做增強練習,有的放矢,甚至更詳細的情況,可以針對學生個人情況,遇到不同問題的學生作業(yè)不一致。這樣,一方面避免了學生做過多的家庭作業(yè),另一方面還把學生問題做到了一個相對詳細的了解,為后續(xù)教學工作提供了方向。
總之,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認真做到有的放矢,通過這樣的方式構(gòu)建出來的課堂,應該是教師直視學生的課堂,應該是教師解決學生問題的課堂,也是學生對自身問題認知改正的課堂,更是一堂有效的課堂。
在文章末,我想引用陶行知先生的話來結(jié)束:
教育中要防止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將教與學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錯誤傾向;另一種是只管教,不問學生興趣,不注重學生所提出問題的錯誤傾向。前一種傾向必然是無計劃,隨著生活打滾;后一種傾向必然把學生灌輸成烤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