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應椿
摘要:德育是各階段教育教學過程中一項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學生未來個人素養(yǎng)和三觀的建立。而作為和學生接觸最頻繁的班主任來說,德育也是其日常工作中重點,本文主要從初中班主任日常工作探究出發(fā),談談初中階段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關鍵詞:初中階段;班主任;德育
學校教育一直以來貫徹的宗旨就是教書育人,但是在長久以來的學校教育具體實踐的過程中往往背離了這一目標宗旨。一方面,因為學校教育是通過各個學科的知識教學展開的,呈現(xiàn)在社會各界人士眼中學校就是知識傳輸?shù)膱鏊?,這就導致不論是家長、學生甚至是教育工作者都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一個教學誤區(qū),那就是學校教育以“教書”為中心,甚至是唯一。另一方面,則是我國長久以來實行的應試教育體制和考試選拔人才的模式,導致我國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必然會朝著理論知識教學用力,尤其是初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科目增多,學習任務加重,所以教師和學生的時間精力都習慣性的投入到知識學習中,而忽略了學生個性和道德素養(yǎng)等關于學生自身精神成長方面的內容,甚至是壓抑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繼而導致培養(yǎng)的人才成為知識的容器而不是靈活運用知識的人,甚至是將學習到的知識用于不正當?shù)耐緩?,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這對于國家發(fā)展會造成非常不利的后果。
所以新時期,素質教育教學體制徹底打破以往應試教育教學體制下,以考試為導向的理論知識教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更加強調對于學生個人能力和素養(yǎng)的培育。尤其是對初中階段來說,學生正好處在身心快速發(fā)育的過程中,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逐步成熟,個性顯現(xiàn),在此期間也就更加需要教師進行科學的引導,避免學生在思想和素養(yǎng)方面走錯路,走偏路。而在各科教師中基本是班主任和學生接觸的機會和時間最多,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班主任通常要做到教書和育人兩手抓,保證班級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實現(xiàn)知識素養(yǎng)和道德素養(yǎng)等方面的的齊頭并進。本文中我將著重從個性養(yǎng)成、三觀建立等方面談談如何做好班主任德育工作。
一、賞罰分明,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
人是群居性的動物,未來都需要進入社會成為社會運轉體系中的一部分,在生活、學習、工作等方方面面和其他人產生關系,而社會規(guī)則的底線是法律,日常運轉則需要道德規(guī)則的維系。因此,從人的發(fā)展來看,需要具有一定的規(guī)則,所以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首先培養(yǎng)的就是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和融入社會的能力。
首先,作為班主任,我們是一個班級的實際領導者和管理者,每個班級由幾十個學生組成一個小集體,學生個性不同、行為模式不同,所以也就相當于一個濃縮的社會一角。要在學生全體中實現(xiàn)思維和模式的制衡,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確立班級規(guī)則,而初中階段學生身心的發(fā)展導致其活潑好動,且具有叛逆心理,通過規(guī)則的制定可以讓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受到一定的約束。通過規(guī)則執(zhí)行過程中的賞罰分明讓學生明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從而在受教育過程中就建立起學生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為學生將來更好的適應集體生活,進行社會交往做好準備。
其次,作為班主任,我們的日常工作還要始終保持班級的整體性,促進學生能夠融入集體,具備和他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對于現(xiàn)階段的初中生來說,受到以往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即使二胎開放后有弟妹,也會因為年齡差距的原因缺乏對應的相處經(jīng)驗。所以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我總能發(fā)現(xiàn)一部分學生因為性格等方面的因素出現(xiàn)不合群的現(xiàn)象,進而導致班級整體性的缺失,所以在班主任工作開展過程中,我們也要重點針對學生人際交往能力進行提升,通過組織班級活動等引導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相互合作交流,促進班級整體性的建設,也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人際交往能力。
二、塑造學生良好的個性和三觀
對于德育工作的開展來說,最重要的內容就是保證學生心理的健康和精神上充滿正能量。尤其是初中階段引導學生度過青春階段,塑造學生良好的個性和健康的人格,并且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非常重要。
首先,針對學生的個性和人格塑造方面,需要班主任具有一定的恒心,養(yǎng)成隨時觀察學生的習慣。對于初中生來說,在青春期往往存在心理敏感、多疑等特點,再加上成長環(huán)境和外界因素的影響,不同的學生在個性發(fā)展方面各具特色也各有缺點,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做到細心和耐心。尤其是作為班主任,我們通常會負責一門學科的教學工作,如果干巴巴的說教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厭煩心理,所以班主任可以借助自己所教授的學科,在知識教學和日常交流過程中雙管齊下,尤其是通過歷史、語文等文學性為主的學科來影響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健康個性和人格的建立。
其次,對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班主任的重點工作在于引導和啟發(fā)。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信息化導致文化和思想傳播的速度日新月異,信息內容的真假參半,而初中生分辨能力尚且缺乏,很容易被不良思想影響,產生思想和行為上的偏激。例如,很多學生喜歡看日漫、美劇,受其中資本主義腐朽文化的影響,對于歷史產生錯誤的認知,對于民族認同感產生動搖等,這些都是非常嚴重的問題,一旦呈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我們給予及時的引導和糾正,從而保證學生三觀方面的健康性,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需要的人才。
三、打造良好的師生關系,思想行為上做好示范
班主任要本著“變堵為疏”、循序漸進的原則,通過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榜樣作用,引導學生健康思想和個性的建立。
首先,在與學生相處過程中,教師要最大限度的做到平等交流。因為對于初中來說,身心的發(fā)育導致他們在思維和行為方面更希望成為成年人,也就更渴望得到教師的尊重。因此,通過平等的交流和對話更能夠讓學生接受教師思想的影響,潛移默化中受到思維和精神方面的陶冶。
其次,作為班主任,我們在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還要保證自身一言一行的榜樣性。教師不論是人生閱歷還是知識素養(yǎng)方面都比學生高出太多層次,在尊師重道的大環(huán)境下,學生本身就會對教師有一定的尊敬和崇拜心理,所以在和學生相處的過程中,班主任要以自己的言行為榜樣,給學生做好示范,從而保證優(yōu)秀思想和精神的傳承。
總之,關于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我認為主要集中于學生個性塑造和三觀建立方面,然后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和社會交往能力,最終結合知識素養(yǎng)的培育促進學生未來全面性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