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敏
閱讀是學習語文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是語文教學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標也指出:朗讀是語文閱讀教學至關(guān)重要的一環(huán),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語感,感受文中人物的情感變化。但應試篩選的大背景下,目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語文課堂上再也聽不到學生朗朗的讀書聲了,這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深刻認識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并發(fā)揮其功用,是每個語文教師必須面對和深思的問題。
一、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閱讀時間不足導致學生素養(yǎng)低下
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受應試教育等因素的影響,課堂上很難聽到學生的讀書聲了。為了能在中招考試中拿較高的語文考分,教師過分追求知識的講解和應試技巧的分析,閱讀教學處于邊緣化的地位,很多教師漠視閱讀,認為閱讀費時費力,會降低語文教學效率,課堂上常會用分析、練習代替朗讀,一節(jié)課下來,用于學生朗讀的時間是少之又少。升學高壓的大環(huán)境下,課外閱讀時間的現(xiàn)狀也一塌糊涂,初中三年能夠讀完四大名著原著的學生少之又少,中考必讀篇目也讀讀內(nèi)容概要了事。
(二)閱讀教學觀念落后
不論是課本中的文本事例還是語文試卷中的閱讀理解試題,其出題主旨上都是希望讀者能通過細心的揣摩和品味,達到與作者的心靈對話,產(chǎn)生共鳴。閱讀的過程是讀者與作者和作品心靈交流的過程,讀者與作者以作品為紐帶,產(chǎn)生靈魂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聆聽作者對人事的感悟和告誡,感悟文章的真義,使靈魂得到洗禮。然而,語文教學的教學進度、教學方式和教學內(nèi)容等的主動權(quán)卻被教師牢牢把握,學生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被動接受——這種將學生與文本對立的二元教學模式,將學生置于教學旁觀者的位置上,使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忽視了對學生主動性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影響了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
(三)閱讀教學與生活實際脫節(jié)
閱讀教學與生活實際脫節(jié)的問題是受客觀教學條件限制產(chǎn)生的。閱讀理解是一種文學形式見之于客觀實際生活上的載體,作者所作的文章都有深刻的社會基礎(chǔ)和事實來源,也只有社會閱歷豐富,經(jīng)歷多的人才能寫出打動人心的好文章。然而,在實際語文教學閱讀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固定在教室里聽課,以閱讀教材為教學框架,學生遠離社會實際活動,缺乏對生活的理解、積累和感悟。因此,將閱讀教學從內(nèi)容和形式上局限于課堂,限制了學生的閱讀視野。
二、創(chuàng)新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保證朗讀時間以提高閱讀教學地位
語文教學必須重視朗讀,教師要盡可能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朗讀,保證學生課內(nèi)朗讀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基礎(chǔ)和先決條件。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手段就是朗讀,教師要采取多種方法要引導學生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感染力。因此語文教師要在課堂上給學生留足時問朗讀,讓學生在讀中品味、感悟。使朗讀成為語文課堂的常態(tài),語文閱讀教學的地位就會隨之而高。
(二)明確閱讀目標以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
閱讀不是漫無目地的讀,閱讀前要提出具體的目標或要求。對不同的閱讀文本,教師應設(shè)定不同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帶著要求去讀,從而提高朗讀效果。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適合閱讀的美文,教師應設(shè)定明確的目標,如教學泰戈爾的《金色花》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親切的語調(diào)閱讀課文,讀的過程中感受童心的調(diào)皮母愛的溫馨;教學《荷葉?母親》時,教師應指導學生讀出詩中的韻味,感受淡淡的憂郁中透出的濃濃的母愛。因此學生初讀前教師應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順課文,也可以設(shè)計一些問題讓學生閱讀。而美讀則要求學生不但注重字音、語調(diào),還要學生讀出情感,把握好朗讀速度。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進行針對性的閱讀,才能更為深入地理解文章要表達的情感,從而把握文章的語言美、情感美。如教學《黃河頌》時,教師要讓學生反復的閱讀,每次閱讀都提出不一樣的要求,使學生每一次閱讀都能獲得不同的情感體驗。
(三)加強閱讀指導以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指導作用,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準確地把握文章的基調(diào),從而讀出效果。閱讀教學中教師講清楚朗讀技巧,讓學生明白朗讀技巧如重音、停頓、節(jié)奏等實際應用。尤其是詩歌朗讀,詩歌節(jié)奏比較強,抒情色彩濃,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劃分節(jié)奏,朗讀時根據(jù)要表達的思想情感確定重音,從而最大化地發(fā)揮朗讀的作用。如教學《春》時,朱白清描繪的春風具有柔和、溫暖的特點,而春天的特點是通過觸覺、聽覺體現(xiàn)的。朗讀中要體現(xiàn)出春的特點,必須深情朗讀,這就需要教師指導學生注意停頓、節(jié)奏,還要注重語氣、語調(diào)。如“撫摸”要深情朗讀;“青草味兒”、“泥土氣”等要重讀,讓人感覺到嗅覺上的美。
(四)培養(yǎng)閱讀習慣以提高學生素養(yǎng)
語文課堂上,語文教師要盡可能地把課堂交給學生,多留些時間給學生自主閱讀,并注重對學生閱讀理解思維給的培養(yǎng),鍛煉學生自主的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在課堂外,教師要注重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適當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經(jīng)常向?qū)W生講解課外閱讀方法技巧,使學生在自主的課外閱讀中保證閱讀數(shù)量和文學素養(yǎng)的積累,奠定初中閱讀的良好基礎(chǔ)。
綜上所述,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點更是難點,廣大語文教師要立足語文教學的實際進行有效創(chuàng)新,使學生的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機結(jié)合,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初中閱讀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