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潔
摘要:為了促進民間舞蹈培訓教學工作質量,應認識到舞蹈文化對于民間舞蹈培訓教學工作影響,并能結合實際的舞蹈教學需要、學生特點、所教授舞蹈種類,制定科學的舞蹈教學模式,促進民間舞蹈教學工作質量的強化。本文舞蹈藝術文化對于當代民間舞蹈培訓教學效果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舞蹈;舞蹈教學;民間舞蹈;藝術
一、舞蹈藝術文化結構以及其內涵分析
舞蹈這種藝術形式從出現(xiàn)到演化出獨特文化內涵、表現(xiàn)形式經過了漫長的時間,在這個期間中也經歷了無數(shù)次的藝術傳承和改變。
對于民族舞蹈在時間上表現(xiàn)出的主要就是指民舞文化的縱向面,主要就是在記錄著民族舞蹈從產生,經過不斷地發(fā)展變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稱其為文化層,也就是我們說的歷史層面。首先是原生形態(tài)以及變異形態(tài)這兩種形式。這兩種形態(tài)的生成都是有著各自的條件和背景的,舞蹈文化主要就要受到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社會歷史背景、民舞群體的民族心理和審美心理等很多方面的作用。而且在舞蹈文化的這兩種形態(tài)中,原生和變異的演變也是比較復雜的,主要就是累積和融合,可以有意識的選擇進行保存與新形態(tài)的重新整合。
其次就是指在舞蹈文化基礎上,民間舞蹈的空間性,也是在民舞文化的縱向性相對的橫向性,主要就是用來展示民間舞蹈的相關結構以及表演環(huán)境和表演形式,可以說是舞蹈文化的空間上的文化層。在舞蹈文化的空間文化層的基礎上來分析舞蹈文化,是可以將其分為“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這兩種結構的。首先就是表層結構,主要就是民舞表演中可見的物質性和動態(tài)性等。這些可見的物質性和動態(tài)性可以用符號來表示,這些符號象征物主要就是指意味和記憶等這樣的功能。
二、舞蹈藝術對現(xiàn)代民間舞蹈教學工作的影響
(一)加深學生對于舞蹈藝術的理解。在民間舞蹈院校向學生教授舞蹈知識的時候,僅僅教授大量的舞蹈動作難以真正的達到教學目標,更應能從舞蹈的內涵出發(fā),讓學生領會舞蹈藝術的內涵,從內到外的提舞蹈教學效果,這樣也能讓舞蹈學員對舞蹈動作有深入的理解,不再僅是做出標準的舞蹈動作,而是在明確舞蹈內涵的情況下,通過舞蹈動作展現(xiàn)出舞蹈的內涵,升華舞蹈學員的舞蹈表現(xiàn)能力。
在實際的舞蹈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尋找和舞蹈內涵聯(lián)系緊密的視頻信息、文字信息展現(xiàn)給舞蹈學員,讓學員能受到舞蹈文化的感染,對舞蹈形成自己主觀的認識,讓舞蹈學院在學習舞蹈知識的時候更加順利,并能展現(xiàn)出舞蹈深層次的意義。其次,在教師展現(xiàn)舞蹈文化的時候還可以讓學員進行交流探討,在多元化、多視角、多思想的討論氛圍下,學生也就更深刻、準確的認知舞蹈藝術。最后,由于每個學生對于舞蹈文化的喜好都有差別,在使用舞蹈文化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還可以讓學生自行尋找相應的舞蹈文化信息,在課堂上合同學進行分享。這樣由于學生能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進行信息搜集,因此也就讓學生更積極的投入其中,強化舞蹈文化知識對民間當中舞蹈教學工作的影響。
另外,還可以積極的引導學生去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等,讓學生們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真正的民族舞蹈的內在,感受其文化及舞蹈審美元素,就像我們在教授傣族舞蹈時,就非常有必要先介紹一些傣族的文化歷史,傣族人民性情善良,民舞有著濃重的亞熱帶特有的風情。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宗教有關的活動很多,所以如“孔雀舞”都有著宗教色彩,其次還可以將一些例如傣族喜歡水,愛潔凈這樣的風俗活動。
(二)促進舞蹈知識教育和文化知識教育的融合。在歷史發(fā)展中積淀下來豐富舞蹈文化,在巧妙的使用這種文化開展舞蹈教學的時候就能深化舞蹈教學工作內涵。首先,在深厚舞蹈文化的影響下,不但能豐富學生度舞蹈知識,同時也能實現(xiàn)學生文化內涵的強化。能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較強的教學,針對舞蹈學員的不同開展因材施教模式的教學工作。當遇到不同舞蹈類型、不同民族舞蹈的時候,這種教學方式的效果會更加明顯,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所學習的舞蹈并不是簡單的動作,在舞蹈的背后還有深厚的舞蹈文化,讓舞蹈學員將對舞蹈知識的學習和文化知識的學習結合到一起。
其次,當民間當中的舞蹈學校將舞蹈文化融入舞蹈教學中之后,就能促進教學內涵的豐富。在目前的一些民間舞蹈教育機構中,僅僅完成了學生在舞蹈形體動作方面的教學,但這種固化類型的舞蹈教學模式,不僅影響了舞蹈教學工作效果,同時學員學習相應舞蹈的時候,也可能產生一些厭倦的心理,不利于學員未來在舞蹈領域的成長以及發(fā)展。這些問題在向舞蹈教學中融入了舞蹈文化之后則會迎刃而解,讓舞蹈學員深刻的體會到每一個動作所代表的藝術內涵以及文化內涵。
(三)促進舞蹈學員審美能力強化。在高效的教師在進行舞蹈教學時,主要就是從審美感知這樣的方向入手,讓學生嘗試學習簡單的動作進行領悟,激發(fā)學生主動的投入到了舞蹈的訓練中去,最好的就是能夠充分的調動他們整個身心都投入到舞蹈中去,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被需要的和信任肯定的感受。在進行舞蹈的同時能夠感受生命的活力,在學生們顯示的形體之美和氣質美的同時,進入內外交融的境界。在贊美學生的形體和外部動作的同時,還可以真、善、美的舞蹈形象來感染學生的內心,重要的是可以通過舞蹈文化來感染學生的品質陶冶學生情操,做出更好的舞蹈作品。
三、舞蹈藝術文化影響下充實民間舞蹈培訓教學的關鍵
(一)實踐活動的滲透。教師在進行文化知識傳播、形體訓練的基礎上,還可以通過采風活動讓學生進行課外實踐。通過感悟不同的文化氛圍從而增強對民間舞蹈文化的了解。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文化知識的交流、溝通,既豐富了相關素材也傳承了民間舞蹈。
(二)提高教師自身的文化素質與修養(yǎng)。為了培養(yǎng)學生對民間舞蹈領悟的綜合能力,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知識素養(yǎng),通過增強自身的經驗、文化素養(yǎng),掌握不同的文化知識與舞蹈風格從而提高教學的能力,通過自身能力的提高間接感染學生,使其在模仿與想象中領悟民間舞蹈文化。
四、結束語
民間舞蹈文化作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一種文化沉淀,又是一種精神文明的再現(xiàn),因此在進行民間舞蹈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情感與知識的融合,強調文化與表現(xiàn)的融合。本文通過對民間舞蹈教學中的舞蹈文化現(xiàn)狀進行剖析,從而通過探討民間舞蹈文化與民間舞蹈教學之間的關系,使民間舞蹈文化與民間舞蹈教學進行有機結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舞者的綜合素質,創(chuàng)造了舞蹈文化的現(xiàn)代文明。
參考文獻:
[1]馬嘯.“單元式”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法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為例[D].中央民族大學,2011.
[2]李曉君.淺談民間舞蹈文化與民間舞蹈教學的有機結合[J].陜西教育(高教),2014(1),45-46.
[3]丁春燕.運用“五五”策略實施大班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研究[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5):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