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的陳玉秀出生在山東德州一個普通的家庭。然而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她就被診斷患有先天性脊柱側彎,無法直立行走,這一噩耗打破了家里平靜的生活。從此,這個家庭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為了給她治療,父母賣掉了房子,一家人租住在狹小的平房里。為了賺錢,父母十幾年如一日地擺攤。
反反復復的住院、手術,讓她產(chǎn)生了放棄治療的念頭。因為身體的原因,同學都不愿意跟她玩,她只能看著別人奔跑在寬闊的操場上,而自己卻只能坐在陰暗的角落里。每每這時,她都想一死了之。
也許天無絕人之路,平時她通過看書打發(fā)時間。一次,她讀到一個故事,一粒向日葵種子因為殼破了,被人拋棄,為了證明自己還是一棵能開花的向日葵,在經(jīng)歷了種種的挫折后,終于開花了。這個故事讓她備受鼓舞,她覺得自己就像是一粒因為破損被人拋棄的種子。雖然如此,但只要不甘墮落,不放棄向上生長的機會,終有一天,她也能開出美麗的花來。
從此,她不再自怨自艾,而是努力學習,樂觀生活。她早已明白除了讀書以外,沒有其他更好改變命運的機會。她如饑似渴地學習著。即便她做了11次手術,但每次考試她還是考得很不錯。
天道酬勤。最終,這個做過11次手術,身體藏著56根鋼釘?shù)年柟馀⒁?48分的高分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光電信息技術專業(yè)錄取。入學后,她又憑借自己的奮發(fā),獲得了學校的多個獎勵。雖然有學校發(fā)放的助學金和獎金讓她能夠安心學習和生活,但懂事的她還是每個周末都會在學校附近小區(qū)做家教。
因為疾病的緣故,她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幫助,她是個懂得感恩的人,她希望能夠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在大學期間,她聽說四川招支教老師,即便因為疾病,她不能走遠路,也不能提重物,可她還是毅然報了名。在支教點,她一個人負責好幾門課程,但她從不抱怨,總是用心教學,盡力去幫助山里的孩子們,用自己的愛心給山里的孩子打開一扇知識的窗,同時給山里的孩子帶去陽光和希望。讓孩子們明白,即便處于困境之中,只要努力,只要自強不息,也能像她一樣,擁有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大學畢業(yè)后,她又以優(yōu)異的成績,最終被保研成功。
(摘自《做人與處世》2018.23 劉俞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