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qū)龍觀中心學校 凌劍峰
原題:如圖1,在四邊形ABCD中,AB=AD,∠BAD=∠BCD=90°,連接AC.若AC=6,則四邊形ABCD的面積為______.
分析:本題是2017年陜西省中考數(shù)學試卷第14題,填空的最后一題,求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但解法不唯一.此題著重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其性質(zhì),可以通過作輔助線構(gòu)造出正方形或者等腰直角三角形來達到轉(zhuǎn)化的目的,運用了模型思想,而解題的關(guān)鍵是作出有效的輔助線.
思路一:轉(zhuǎn)化成正方形
解:如圖2,作AM⊥BC交BC于M,AN⊥CD,交CD的延長線于點N.
因為∠N=∠AMC=∠BCD=90°,
所以四邊形AMCN為矩形,∠MAN=90°,
所以∠MAD+∠DAN=90°.
因為∠BAD=90°,
所以∠MAD+∠BAM=90°,
所以∠BAM=∠DAN.
又因為AB=AD,
所以△ABM≌△ADN(AAS),
所以AM=AN,S△ABM=S△ADN.
所以矩形AMCN為正方形,S四邊形ABCD=S正方形AMCN.
圖1
圖2
所以S四邊形ABCD=S正方形AMCN=(3)2=18.
思路二:轉(zhuǎn)化成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如圖3,過點A作AC的垂線交CD的延長線于點E,因為∠BAD=∠BCD=90°,所以∠CAB+∠CAD=90°,∠B+∠ADC=180°.
圖3
因為∠EAD+∠CAD=90°,∠EDA+∠ADC=180°,
所以∠EAD=∠CAB,∠EDA=∠B.
又因為AD=AB,
所以△EAD≌△CAB(ASA),
所以AE=AC=6,S四邊形ABCD=S△EAC,
所以△EA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思路三:利用四點共圓、隱形圓
解:如圖4,連接BD.
因為∠BAD=∠BCD=90°,
所以Rt△BAD和Rt△BCD的外接圓都是以BD的中點為圓心,BD長為直徑,即A、B、C、D四點共圓,如圖作出四邊形ABCD外接圓.
因為AD=AB,
所以弧AD=弧AB,
所以∠ACD=∠ACB=45°.
作AM⊥BC交BC于點M,AN⊥CD,交CD的延長線于點N,
所以AN=AM,
所以Rt△AND≌△AMB(HL).
后續(xù)計算過程同解法一,略.
解后反思:我們發(fā)現(xiàn)在原題的條件之下還有以下重要結(jié)論:①AC平分∠BCD,即∠ACD=∠ACB=45°;②S四邊形ABCD=AC2;③DC+BC=AC.所以本題屬于對一類對角互補的幾何模型的考查.
圖4
編題:已知△ABC和△DEF是兩個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C=3,如圖5所示,將△DEF直角頂點D與△ABC的斜邊BC中點O重合,∠EDF繞點O旋轉(zhuǎn),邊DE與邊AB交于點M,邊DF與邊AC交于點N.
圖5
(1)求證:OM=ON;
(3)如圖6,若將等腰Rt△ABC的AC邊長不變,AB變?yōu)?,把△DEF的直角頂點D移到Rt△ABC的斜邊BC的三等分點處,其余條件不變,請直接寫出DM∶DN的值.
圖6
圖7
解:(1)證明:如圖8,連接OA,作OG⊥AB于G,OH⊥AC于H,
在等腰Rt△ABC中,O為BC的中點,
所以O(shè)A平分∠BAC,
所以O(shè)G=OH.
又因為∠OGA=∠GAH=∠AHO=90°,
所以四邊形OGAH是正方形,所以∠GOH=90°,
所以∠GON+∠NOH=90°.
因為∠EDF=90°,所以∠GON+∠MOG=90°,
所以∠MOG=∠NOH.
又因為∠OGM=∠OHN=90°,
所以△OGM≌△OHN(ASA),所以O(shè)M=ON.
(2)連接MN,分OM在OG左右兩側(cè),如圖9、10.
圖8
圖9
圖10
(3)解:①當D落在靠近B的三等分點P處時,如圖11,易證△PGM∽△PHN,所以
圖11
圖12
②當D落在靠近C的三等分點Q處時,如圖12,
編題反思:我首先利用兩個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編制出與模型類似的證明題,把原中考題的條件作為結(jié)論考查學生,接著通過求出動△OMN的面積,確定OM的長,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MG的長度,在此過程中注意分類討論,AM最終有兩個值,這點考查了學生綜合分析能力;最后一問通過改變△ABC的形狀及點D的位置,著重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zhì),比例線段及分類討論等.當然在解決最后一問的時候利用特殊位置來解題也不失為一種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