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21世紀科技的迅猛發(fā)展,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性越來越明顯,“95后”大學生已成為高校學生的主體,他們對網絡的熟悉和依賴程度已超過以往的大學生,網絡已成為他們休閑娛樂、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他們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深受網絡影響。年輕一代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現(xiàn)在他們又處于價值觀形成和逐漸成熟的時期,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應加強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樣的網絡正能量宣傳、教育和引導。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2-28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8校思政工作專項課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金衛(wèi)芬(1978—),女,浙江臺州人,講師,研究方向: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網絡已成為除電視、報紙之外獲取信息的大媒體。截至2017年12月,中國網民已達7.7億,互聯(lián)網普及率為55.8%,互聯(lián)網不僅成為了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力量,而且與現(xiàn)代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密不可分,網絡已成為他們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信息網絡化不僅沖擊著學生的思想,也深刻影響著他們的行為。網絡將整個大千世界一覽無余地展現(xiàn)在他們的面前,極大地擴展了他們的視野,豐富了他們的業(yè)余生活,但網絡中也滲透了某些腐朽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造成那些缺乏抵制力和價值觀不穩(wěn)定、不成熟的大學生價值觀念的腐化和蛻變。因為網絡具有開放性,我們無法事先過濾網上的精神或物質垃圾,這些物質、精神垃圾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有較大的毒害作用。此外,網絡交往很大程度上是匿名性的,故這種交往具有很強的隱匿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很難掌握大學生網民的真實思想動態(tài),這無疑增加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
為了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遠離網絡精神或物質上的垃圾毒害的自覺性,高校應從根源上著手,加強學生思想意識,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作為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的引路人,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技術這把“雙刃劍”,加強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教育方針和政策,始終把“以德樹人”“以生為本”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2014年的“五四”青年節(jié),習近平主席到北京大學考察時出席了師生座談會并發(fā)表了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深刻指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青年的時代責任和努力方向,是指引青年學生健康成長、建功立業(yè)的科學行動指南,是全面推進教育改革發(fā)展的強大思想武器?!盵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價值體系中最本質、最具決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撐和影響著所有價值判斷,是人們對社會主義價值的構成、性質、標準及評價等根本看法和態(tài)度,是人們從客體能否滿足主體的需要及如何滿足主體需要的角度和主體的本身需要出發(fā),考察和評價各種物質的、精神的現(xiàn)象及主體的行為對自身、他人及社會的意義。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強調以人為本,凝聚人心,是實現(xiàn)社會主義價值目標的思想保證和行動指南,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其體現(xiàn)了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的要求,傳承著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血脈,寄托著我們每個人的美好愿景,也承載著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體現(xiàn)了民族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
近幾年來,國家已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大工程和基礎工程,要求青年們在勤學、修德、明辨、篤實上下功夫,努力教育和引導青少年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如何提高高校輔導員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如何教育大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紐扣”,如何深刻理解和踐行社會主要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至關重要。
一、高校輔導員要重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十九大報告指出:“思想文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要加強黨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領導,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要全面推進,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更加鮮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廣泛弘揚,互聯(lián)網建設管理運用不斷完善,正能量更加強勁,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大幅提升,全黨全社會思想上的團結統(tǒng)一更加鞏固?!盵2]
在高校,輔導員是除班主任外與學生直接接觸最親密的人,可謂是連接學生和學校的橋梁,不管是日常現(xiàn)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還是網絡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都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隨著網絡的迅猛發(fā)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網絡時代輔導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必然要求,也是輔導員完善自身能力并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發(fā)展的新要求?;ヂ?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輔導員是大學生人生的導師,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發(fā)揮積極的主導作用,利用好網絡教育這把“雙刃劍”,趨利避害,從而更好地發(fā)揮網絡的積極作用,切實地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思想政治教育還存在“僧多粥少”的現(xiàn)象,輔導員不能面面俱到地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部分學生遇到問題也不會主動找輔導員交流和溝通,而通過“立體化”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為大家提供一個便利的溝通交流平臺,可以解決溝通不便的問題,以達到全面落實覆蓋和影響的目的。學生還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就自己的問題或感興趣的人和事展開討論,其中微信、QQ、博客等深受學生歡迎,班主任或輔導員可通過這些平臺及時地與學生保持交流溝通,學生可以在這種和諧的、輕松的氛圍下發(fā)表自己真實的想法、見解,而且我們可以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正確的思想觀的教育和引導,從而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
二、網絡時代下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汲取了世界文明精華部分,繼承了中華文化優(yōu)秀成果。網絡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靈魂,也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必然要求,為此我們必須構建網絡時代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目標,實現(xiàn)核心價值觀教育常態(tài)化的長效機制,探索各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提升其科學化、道德化水平,充分利用好校園各種網絡渠道,抓住時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進而使其成為每一位學生的行為習慣,開辟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新天地。
1.創(chuàng)新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意義上講就是借助網絡這個媒體工具進行信息的選擇和傳播,即用生動、形象、豐富的充滿正能量的信息或事件熏陶影響學生思想精神的過程,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鄧小平同志曾說:“時間不同了,對象不同了,條件不同了,因此解決問題的辦法也不同了。”[3]傳統(tǒng)的“單向式”灌輸思想政治教育已難以解決學生的思想實際情況。在網絡時代,我們應針對社會生活及學生思想實際情況,利用網絡這一平等性、豐富性、共享性等特點,在團學干部培訓中可開設網絡講座、紅色網站、博客等平臺,發(fā)揮網絡教育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我們可針對學生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展開討論和交流,并加強引導,積極結合實際生活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聯(lián)系,如針對核心價值觀中“誠信”這一方面展開討論,適當組織一些活動并加強網絡宣傳,如舉行關于“誠信”的演講比賽,有的放矢地進行價值觀教育,這樣可以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走向主動的學習思考,避免教育從單一的“注入式”轉向以學生為主體的有效教育,實現(xiàn)核心價值觀教育方式的多樣化。
2.創(chuàng)建多層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網站
人的認識規(guī)律往往是從形象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從感性到理性。在認知活動中,情感起著認知導向作用。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我們應積極創(chuàng)建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開辟網絡事件評論專欄,便于學生發(fā)表一些引起巨大社會反響的事件,在此過程中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無形中傳遞到大學生思想中,無形中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提高他們的道德水平。在網站、網頁制作上,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可以通過開展各類非課程式的活動,如各類培訓或講座,內容上體現(xiàn)鮮明的真實性和思想性,通過網頁宣傳和活動,讓他們以一種積極主動自愿的形式參與到活動中,讓學生得益,實現(xiàn)了一切為了學生的宗旨,才能吸引更多的學生去瀏覽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網站,才能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轉化為他們的自覺追求,內化為他們的價值觀,外化為他們的行動。
3.利用網絡平臺,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網絡化的今天,要實現(xiàn)社會的文明、和諧,首先要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在校園中,我們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力及主觀能動性,積極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加強人文關懷。因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長期的系統(tǒng)性工程,校園文化活動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平臺之一。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進行校園文化活動的建設和宣傳,充分尊重學生的特點,積極舉辦一些對社會、對學生有益的校園文化活動,用正面聲音和先進文化占領網絡陣地。如在每年的3月5日“學雷鋒日”進行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我們可以通過主題班會組織學生觀看道德模范宣傳片,書寫觀后感并進行網絡簽名寄語活動;還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并舉行“向國旗敬禮”網絡簽名活動;每年清明節(jié)前后積極開展“網上祭英烈之網絡簽名寄語”活動;在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到來時舉行詩詞朗誦比賽等,使其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還可在公民道德宣傳日進行相關志愿者活動,進一步體會和加強文明、友善等道德傳統(tǒng),活動前后積極在校園網中進行宣傳和總結,充分發(fā)揮校園網的引導力、感染力和價值導向作用,這樣學生就在無形中得到了熏陶和感染。
網絡是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我們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細化為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使其入腦入心;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fā)展的需要,也是順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為此,我們要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作為當代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基石,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這樣不僅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且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的道德選擇能力,使之成為祖國和民族道德高尚、奮發(fā)有為的新一代接班人和建設者。我們應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重視網絡教育,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融入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發(fā)揮網絡的顯性及隱性教育作用,在潤物細無聲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培養(yǎng)大學生高尚的道德素質,并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素養(yǎng)和習慣。
參考文獻:
[1]袁貴仁,教育部.堅持立德樹人 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J].中國大學生就業(yè),2014(13):4-5.
[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關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論述專題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