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金波短篇童話中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溫暖動人,以天馬行空的想象、詩性的語言文字抒發(fā)澄澈的情感,表達愛與和諧的主題。通過對金波的童話作品中童話形象、主題內(nèi)容、寫作特色三個方面的分析,感悟金波以兒童為本位、初心不變的寫作理念。
關(guān)鍵詞:金波;短篇童話
作者簡介:雷燕(1996.2-),女,漢族,甘肅平?jīng)鋈耍髮W(xué)本科,西北師范大學(xué)漢語言文學(xué)專業(yè)。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18-0-01
金波是我國著名兒童文學(xué)作家,他的詩歌是中國當(dāng)代兒童詩的一個新高度,因此又被稱為“兒童詩詩人”。他的童話作品《烏丟丟的奇遇》《雨人》《白城堡》等獲得多個國家獎項。他也有許多膾炙人口的童話故事,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根鳥》等。與他的兒童詩相比,他的童話作品故事情節(jié)更加生動,對于生命的思索更加深入。
本文試圖從童話形象、主題內(nèi)容、寫作特色、兒童觀四個方面探究金波的短篇童話。
一
(一)動物形象
在金波童話中,所有的動物形象都是可愛單純的正面形象,都是真善美的化身。這些擬人化的動物形象,用來反映人類與動物十分密切的關(guān)系。
其中一類是人性與物性一致的動物形象,既是對動物的“人性”定位與人類固有觀念一致。如《板凳狗和它的一朵小黃花》中的板凳狗,為保護一朵小黃花不被人摘取,每天陪在小花的身邊,表現(xiàn)了板凳狗的善良與忠誠。另一類則是作人性與物性不一致的動物形象。狐貍在人們的潛意識中是狡詐的,但在金波童話《火狐貍》中擁有神奇魔力、樂于助人的狐貍顛覆人的固有認(rèn)知。
(二)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雖然在金波童話角色塑造中居于次要地位、數(shù)量稀少,但卻深刻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一主題。在對于人物形象的選擇中,多以兒童和老人為主。在金波童話中,無論是兒童還是老人形象均可概括為兩類。一類是善良美好的圣潔形象,另一類是被幫助的成長型角色。
(三)其他形象
除動物、人物這些客觀存在的形象外,金波還借助奇特想象塑造了抽象化的物象,它們均是基于客觀事物幻想成人形的模樣。如《雨人》中滋潤萬物、活潑可愛的雨人。
二
(一)永恒的愛
唯美純潔、溫暖美好的愛是金波童話中重要的主題。他用溫柔明媚的情感照亮讀者幼小的心靈,用不求回報的愛將他們包圍,教會他們明白愛的真諦,教會他們親情、友情和鄰里之情。在《白柵欄》中,小麻雀見證了白柵欄的風(fēng)光與落寞,陪伴它走過春夏秋冬,為它掃去落在身上的風(fēng)雪,到了第二個春天,白柵欄有了綠色的生命,欣欣向榮。
(二)生命的贊歌
除了愛的主題,金波的童話中也深刻探討了生命的存在形式及其價值,為生命譜寫了一首首贊歌。在他的童話中,所有物種都會說話,彼此交流,都有蓬勃的生機與活力。在《一只藍鳥和一棵樹》中,金波非常直接地表達了對生命的贊頌。一顆種子為了獲得生命,請求藍鳥將自己種在土地上。春去秋來,藍鳥始終陪在種子的身邊,贊美它的花朵,贊美它的葉子,贊美它生命的頑強。冬天小樹的葉子凋零了,可藍鳥依舊為它唱贊歌,因為“生命給人帶來快樂”。
(三)人與自然的和諧
金波的童話是人的童話,是動物的童話,更是自然的童話。每一個故事中,人與動物、植物都能和諧的相處,甚至在《雨人》中,“我”變成了雨人,跟隨著其他雨人兒流到各處,滋潤著萬物。人也會因為動物的單純可愛而快樂,《我是胡子爺爺》中的“我”不快樂,在森林隨意走著,因為有著長長的胡子被小鳥當(dāng)成“小鳥學(xué)?!苯趟鼈兊暮訝敔敚粗▲B對“我”的歡迎,我開心極了。
三
(一)詩化的語言
金波的童話,不僅僅具有童心,還具有詩意的美。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童話故事中小詩歌的運用。在《小老鼠上燈臺》中對于童謠的新編既富有童趣,又表現(xiàn)了小老鼠為自己正名成功,受到老奶奶和小孩的喜愛。二是文中塑造多個熱愛詩歌的文藝動物形象。比如《蝴蝶詩人》中美麗的大蝴蝶被夾在詩集中沒有死去,反而學(xué)會吟誦、書寫詩歌。三是故事多用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營造詩意的氛圍。如《雨人》中簡潔凝練的語言,使整篇故事生動感人。
(二)充滿幻想的情節(jié)
金波的童話,深受孩子熱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所創(chuàng)造的世界美好溫暖,真實生動,讓小讀者流連忘返,仿佛自己生活在那個世界中一樣。例如《花瓣兒魚》中,落在水中的花瓣兒變成一條條魚,美麗芬芳的花瓣魚使整條河流都變成香的,人們都不忍心去垂釣了。這極富感染力的想象,使孩子們深信一切都是真的。情節(jié)夸張、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劇情更是刺激兒童的想象力,跟著童話中的動物一起去探險。
(三)擬人的手法
在金波童話作品中,始終遵循“人性”和“物性”相統(tǒng)一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使動物話語與動作跟人一樣有感情,但同時也要保持動物原有的特點。例如《踢拖踢拖小紅鞋》中掉在馬路上的小紅鞋,先是大聲嚷嚷,接著往前追,最后在路邊哭泣,這一系列的動作活脫脫是一位與媽媽走散的小孩行為。這種將動物擬人化的創(chuàng)作方式,使得金波的童話作品拉近了與小讀者的距離,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總結(jié):
總之,金波的童話有十分獨特的魅力,給幼兒創(chuàng)造了一個豐富的精神世界,而這都源于金波對兒童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熱愛。他始終堅持用童眼童心看世界,始終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堅持創(chuàng)作的初心。將與人為善、熱愛自然等真理融入故事,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王泉根.中國兒童文學(xué)概論[M].湖南: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2015.
[2]金波.金波童話[M].武漢: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16.
[3]曹文英.生命形式的哲學(xué)思考與詩意表達——讀金波的童話[J].名作欣賞,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