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洪皓,使金被留十五年,流放于冷山(今黑龍江境內(nèi))。《松漠紀聞》就是記述洪皓在羈留冷山時期的一部筆記,記載了在黑龍江地區(qū)的見聞。在在冰天雪地的北國,洪皓以一人之力賑濟窮困,傳播“仁愛”思想,摒棄隔閡,興辦教育,傳播漢族文化,流芳后世。歸宋后,又將女真的優(yōu)秀思想文化南傳給宋人,為宋金文化的南北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
關鍵詞:洪皓;黑龍江;《松漠紀聞》;南北文化交流
作者簡介:劉陽月(1987.6-),女,漢族,黑龍江省雞西人,牡丹江師范學院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研究方向:唐宋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15-0-02
黑龍江流域是肅慎、東胡、濊貊三大族系的少數(shù)民族先民生息、勞作、繁衍的地方,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物質(zhì)文化與燦爛的精神文化,為中華民族的發(fā)展與繁榮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長期以來,我國各民族人民友好往來是歷史的主流,即使在戰(zhàn)火綿延,割據(jù)分離的年代,也仍舊有為民族統(tǒng)一和平作出貢獻的友誼使者們,宋金對峙時期的南宋使金文人洪皓就是以為這樣備受稱贊的使者。
一、長期羈留的使臣身份記載了北方風俗的珍稀史料
據(jù)《洪忠宣公年譜》中記載:“自饒州還,四月至秀洲。先是,上將移蹕建康,公適過臨安,疏諫不納。五月,得旨召對,起復為徽猷葛待制,假禮部尚書,充大金通問使。(建炎三年己酉,四十二歲,是為金太宗天會七年)金人迫使使劉豫,怵以劍,不為動。五月徙冷山。(紹興元年辛亥,四十四歲,是年為金天會九年)自冷山徙燕,八月至燕(紹興十年庚申,五十三歲 ,是年為金天眷三年)。和議成,六月庚戌年,公及張公邵、朱公弁使還。八月戊戌,公至自燕。(紹興十三年癸亥,五十六歲,是年為金黃統(tǒng)三年)”洪皓于四十二歲使金,四十四歲至冷山,五十三歲從冷山遷至燕,五十五歲歸宋。
洪皓在冷山的九個年頭中,他在逆境中艱苦著書,《松漠紀聞》詳細記述了關于南北風俗差異,文化差異,政治差異,為我們彰示了黑龍江地方曾有的歷史之輝煌、民風之淳樸、品格之豪放。他在“冷山”流放期間,通過教授金人讀書和交游等方式,積淀了深厚的情誼。女真人民把他視為難得的上賓,邀請他參加婚禮、禮佛、生產(chǎn)等活動。同時,洪皓在被留北國時對北國的山川地理、歷史沿革、風俗人情、勞動生產(chǎn)經(jīng)驗等方面進行了細致地考察。這些大都收在他的使金筆記《松漠紀聞》中,為《松漠紀聞》提供了材料,成為后學研究我國北方歷史的重要文獻資料。
(一)豐富獨特的生產(chǎn)生活風俗
洪皓在《松漠紀聞》書中提及:“女真多白芍藥、皆野生、絕無紅者。好事之家,采其芽為菜,以面煎之?!薄氨狈降睾?,故多皮衣,雖得一鼠,亦褫皮藏之、婦人以羊羔皮帽為飾”“西瓜形如匾蒲而圓,色極清翠,經(jīng)歲則變黃。其瓞類甜瓜,味干脆,中有汁,尤冷?!狈N類奇多,可見,洪皓對北方民族的物產(chǎn)和生產(chǎn)情況進行了詳盡的調(diào)查研究,因此在南歸后,才能把北方璀璨的精神物質(zhì)生活準確記述,廣為流傳。
(二)奇異超前的婚姻風情
《松漠紀聞》記載了女真族奇特的“放偷日”習俗。《松漠紀聞》記載“唯正月十六日,則縱偷一日,以為戲。妻女、寶貨、車馬,為人所竊,皆不加刑”。將每年正月十六日的這一天,定為女真民族“放偷日”,生活較為貧困的族人全家出動到富庶之家偷取財物,無論何物均可搬走,“偷者不為罪”,也不被認為是恥辱之事。并與事后告知,被偷的人家可原物贖回。這一天,若有男女青年互相傾心愛慕,女真族男子即可把情人“偷”走,暫離家鄉(xiāng)建立新家庭,當雙方家長發(fā)覺,并且認可同意后,新夫婦方可回歸家鄉(xiāng),男子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免去昂貴的下聘禮金,也免去去娘家的仆役的辛苦。這樣的奇異婚俗,正是女真社會不斷進步的一項重要體現(xiàn)。
二、傳道授業(yè)的師者心態(tài)加快促進了南北文化傳播
作為北上使臣身份的洪皓來到距離南宋遙遠且環(huán)境惡劣的北地,不計前嫌教授金人子女中原文化,同時通過與質(zhì)樸的金人接觸,把北方的文化又向中原和漢地廣為傳播,為南北民族大融合做出了卓越貢獻。
(一)南方文化北傳
金人對教育十分重視,以金世宗最為典型。他為了“取實才用之”,非常注重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以致出現(xiàn)了“大定、明昌間,文治為盛,教養(yǎng)即久,人物輩出”的局面。有些女真貴族為了便于子女學習中原文化,就聘請了一些漢族文人到家中任教,這種教育形式了開了黑龍江私塾教育的先河。金代黑龍江使金漢人任家庭教師最著名的當屬洪皓。洪皓博學多識,不乏優(yōu)秀之作,他在“北方所作詩文數(shù)百篇”。女真權臣陳王悟室(完顏希尹)非常敬重他的才德,聘其為家庭教師,“使教其八子”,完顏希尹的孫輩,也大多都跟洪皓讀書,或謂“諸孫幼學,聚之環(huán)堵中,鑿囿竇僅能過飲食,先生(洪皓)晨夕教授”他毫無芥蒂的教授讓完顏家才俊輩出,不少人功成名就,成了金國的肱股之臣。
洪皓的生活十分艱苦,在寒冷的北地當?shù)丶葻o書可讀,又無紙張可供書寫,洪皓克服重重困難,取鹿毛、羊毫綁在蘆管上作筆,將當?shù)爻霎a(chǎn)的一種黑色滑石碾成粉末做墨汁,僅憑記憶,在曬干的潔白柔軟的樺皮上,默寫《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全文,作為教材來教授北地人民,這就是后世流傳的《樺葉四書》,言傳身教,將漢文化傳播,將儒家的忠君思想、 節(jié)義思想、仁愛思想傳播到黑龍江地區(qū)。洪皓的傳道授業(yè)讓璀璨的南宋文化在北地開花結(jié)果,對黑龍江地區(qū)甚至整個女真民族的文化教育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至今影響至鉅。
(二)北方文化南播
洪皓還利用外出授課交游等各種機會到金國各地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考證和記錄。在傳播南宋文化的同時,搜集編纂了大量北方文化的珍稀資料,為后來能將北文化南傳做了充分準備。據(jù)考證,洪皓曾多次去往金都會寧、東京遼陽、冷山西面的寧江洲、賓州和黃龍府,遠達黑龍江以北的勃九州。加之他當初北上和后來的南歸所經(jīng)過的山川村寨就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了??梢哉f,洪皓所知所感已同于北地居民,他工于詩文,流落塞外,羈留黑龍江“冷山”時,仍然筆耕不輟。“在冷山摘褒貶微旨,作詩千篇”,倘能結(jié)成詩集,也應是黑龍江最早的一部詩集,可惜傳者無幾。他的氣節(jié)、才德“為金人所敬,所著詩文,爭抄誦求鋟梓”。有《鄱陽集》(附詞)4卷,另有《松漠紀聞》、《金國文具錄》傳于世。
三、渴望和平的安適情懷促進了南北民族大融合
作為被羈押的北地多年的使臣,洪皓也需要在苦寒之地艱苦環(huán)境下,在備受政治限制的情況下,也試圖調(diào)整心情,尋找和創(chuàng)造機會促進民族融合,并順利完成使臣任務。
(一)渴望和平的止戈情懷
從他的詞《浣溪沙聞王侍郎復命》中“斯民涂炭死亡多,不知何日戢干戈”,可以看出當宋使臣刑部侍郎王倫被金人放歸宋朝商討兩國議和之事時,他寫了此詞,表達了宋金化干戈為玉帛,以解民倒懸的憂國憂民的愿望。他的這種愿望,也體現(xiàn)在贈給弟子彥清的兩首詩中:“論功弗用矜三捷,持勝何如保萬全。愿早結(jié)成修舊好,名垂史策畫凌煙?!薄伴T下棲遲近一年,郎君高義薄云天。倘能一語寧三國,應有嘉名萬古傳?!?/p>
洪皓的憂思憂國、渴望和平的思想在與完顏希尹的接觸中表露無遺,完顏希尹很有計謀才干,是金王室在政治軍事上的主要決策者之一,他文化修養(yǎng)、漢化程度較高,曾參與金國改制并以漢字楷書創(chuàng)造了女真文字,所以能看重洪皓的學識。洪皓常借完顏希尹向慕中原文化之心,談儒家的“仁義”、“和為貴”思想,勸說其與宋議和。有一次,有人向完顏希尹建議先取南宋的四川再取東南,完顏希尹向洪皓咨詢,洪皓深知這事關南宋滅亡,便力主不可行,終使完顏希尹打消了念頭。
(二)安適情懷的情感流露
洪皓使金期間除渴望和平,還有部分關于在冷山期間以安適生活為題材的詩句,對于普通文人反映生活愜意的作品沒什么新奇,但是洪皓作為一個被留冷山(黑龍江)十五年的詩人而言,他的詩歌中展現(xiàn)的冷山生活豐富且充實:有居家的安適,有交誼酬贈的愜意,還有對塞北風光的沉醉,有對北地人民之間真摯情感的抒發(fā),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洪皓在作品中流露了當?shù)仄胀ㄈ藢λ臒崆椋骸拔宸矫耠s居,瀕澤非廣谷,雞犬或相聞,要知是荒服。跋涉頻問津,引領主人屋。老稚俱迎門,擊鮮饋豚肉?!?。
一位被羈留在他鄉(xiāng)的異國使臣,在冷山受到女真族人民的熱情歡迎,洪皓深受感動,把情誼放在筆端,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讓幾年前之后的人們?nèi)匀荒芨惺艿浇鸬厝嗣竦臒崆楹每?、冷山(黑龍江)人民的淳樸善良,同時也能感受到他們遠離政治之外,對外來之人毫無芥蒂的情誼。
同樣,女真人民也沒有忘記洪皓,他當年創(chuàng)作的詩詞文章,得到了北國人民的廣泛接受,在北國廣泛流傳。容齋隨筆》中記載:“每首有一‘笑字,北人謂之《四笑江梅引》,爭傳寫焉?!笨梢?,洪皓的懷鄉(xiāng)時所作之詞,后來也成為北方人民吟誦的佳句,借此來懷念這位南歸的朋友。據(jù)說,每有南來使者到達塞北,女真人民總是不忘關切地探問有關洪皓近況。
洪皓使金的意義重大,除了將漢文化的忠、孝、仁、義、節(jié)、禮等思想,詩文、音樂、書畫等文學藝術以及漢人的風俗習慣等知識傳播到女真地區(qū)以外,也將女真人的思想文化帶回來并介紹給宋人,他在使金期間撰有《松漠紀聞》,把金人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使宋人對金人的樸實、憨直、粗獷的性格、政治經(jīng)濟制度、有趣的風俗習慣等有了一些了解??梢?,洪皓使金為宋金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傅作楫等,雪堂集:外八種[M].哈爾濱: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11:326-335.
[2](宋)洪適.盤洲文集[M].四部叢刊初編·集部,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宋刊本.
[3]李興盛,中國流人史(下)[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2:2006.
[4](元)脫脫,等.宋史:卷373[M].北京:中華書局,2000.
[5](宋)洪適.盤州文集:卷74:先君述[M].四部叢刊本.
[6](元)脫脫,等.宋史:卷373[M].北京:中華書局,2000.
[7]完顏希尹神道碑校注[A].李澎田主編,陳相偉等校注.金碑匯釋[Z]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55.
[8]洪皓.贈彥清:鄱陽集:卷一[A].傅璇琮,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卷1701[Z].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9]宋人軼事匯編:卷16[Z].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