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紅樂
【摘要】數學是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和思考能力的一門重要課程,而小學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思維的黃金時期,小學數學的作用便更為重要。本文對小學數學中“解決問題”教學方法進行了探究,對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方法的現狀和意義以及實施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 解決問題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5-0127-02
引言
數學是一門特殊的學科,與實際生活精密相關,并且在各個領域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對小學數學來說,大多數數學教師忽略了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育,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展開具體的解決問題教學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思維能力。
一、小學數學中“解決問題”教學方法的現狀
1.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
小學數學教師在制定合適的教學計劃和方案時,即使使用了以鍛煉學生綜合素質為主的新課標教材,但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依舊落后,傳統的理念依舊沒變。填鴨式教學和老師單方面輸出知識的教學方式依舊是小學教學中常用教學手段,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體現。在這樣的教學模式當中,學生機械化、程序化的接受知識并強行記憶,從而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始終套用著老師給予的解題模式來解決問題,沒有機會對所學知識進行思考和探索,失去了對思維的鍛煉和自我思考問題等習慣的培養(yǎng)。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會漸漸失去學習興趣,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會大幅降低[1]。
2.教學理念和方式落后
目前小學數學的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和理念仍舊比較落后,依舊使用著數學老師在黑板上講解題目和解題方法,學生套用老師的解題方法對其他問題進行解答的教學方式。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降低,而且遇到題目稍微變通老師給予的解題方法無法解答時,便會陷入瓶頸。解決問題的教學方式,應該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來進行考慮,根據學生的數學水平的差異,來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去主動思考問題,并嘗試自己解決問題,從而達到融會貫通的學習目的。但在現在的小學中,數學教師很少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分析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是適合學生的,教學形式和方法都過于單一,大多數時候都是將教材內容板書或是利用多媒體用幻燈片的形式展現給學生,然后直接向學生解析習題和介紹解題方法。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沒有自主思考的機會,也沒有設身處地的站在學生的角度上來去對問題作出分析,學生便很難對問題有直觀的理解,在解題之時也就無法到達靈活解題的程度了[1]。
二、小學數學中“解決問題”教學方法的意義
1.確認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往往沒有確立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地位,而在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中,學生可以有充足機會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小學數學教師在展開課堂教學時,可以積極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fā)揮學生們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并鼓勵他們通過解答問題來展示自身的能力。學生在主動思考和思維探索的同時,對數學知識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且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發(fā)現解決問題的多種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變?yōu)橹鲃?,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并打造良好的學習氛圍[2]。
2.幫助學生和老師共同進步
使用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才能實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完善和擴展自身的知識儲備,并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來計劃和調整出適合班級的教學模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教學能力都會得到很大的提升。學生在學習時也會掌握更多的解題技巧和學習方法,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思維鍛煉都有推進作用。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學習當中,也會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理解更加深刻[2]。
三、小學數學中“解決問題”教學方法的實施
1.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
眾所周知,如今小學生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好奇心。雖然小學生的思維尚處于發(fā)展階段,還不太成熟,但他們卻有著一雙善于去發(fā)現、探索事物的眼睛和一顆對所有事物都感到好奇的心。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之中,老師應該激起小學生的好奇心來將學生引入課堂中來,根據學生的性格特征和實際生活來創(chuàng)建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景,并引導學生在這個情景中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以此來培養(yǎng)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和幻燈片來設立情景,并在課前或者課后引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分析和思考,來達到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和活躍課堂氛圍的作用[1]。
2.積極開展課堂互動
在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當中,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注重學生在教學模式中的主體地位,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并引導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使用合適的方式來幫助學生開展小組合作等方式進行學習。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在討論和合作當中對問題有了更深的認知、對自身的不足有所了解,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自我思考和自我解答的思維能力和方式,對學習有極大地促進作用。學生在解決問題中進行自我思考,將所學知識轉化為邏輯思維和數學素養(yǎng),才能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結束語:
小學數學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方式,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積極主動的教學方式,使用多樣的教學手段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以此來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印象。
參考文獻:
[1]陳順平.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教學現狀和改進方法[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7(02):74.
[2]黃海湖.小學數學教學中解決問題的多樣化方法[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0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