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華
【摘要】本文主要概述了劉炳生教學思想下的中學物理實驗研究要點,從繼承和創(chuàng)新這兩方面入手,深入的探究實驗教學的高效教學法,進而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
【關鍵詞】劉炳生 中學物理 實驗教學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5-0059-01
劉老師的教學思想中,始終重視實驗部分,認為實驗室物理課程的試金石,若物理課程教學中沒能重視實驗,那么任何教學方法的使用都沒有意義。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重視物理實驗,就要理解其本質內容,更要對其思想進行深刻的認知,不能只是關注探究過程,要重視探究結果。
一、劉炳生對中學物理實驗教學思想的繼承
劉老師在研究中學物理實驗的時候,需要針對其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做重點研究,要對實驗中的物理教學地位和作用進行探討,可以從具體事物中出發(fā),通過直觀的實驗展示帶領學生認識物質世界,繼而借助于實驗的方式探索物理知識,深化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劉老師認為,中學階段開展的物理教學活動,會讓學生處于教學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中應做到組織得當,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探尋物理知識的主動權,也能掌握物理學習的有效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劉老師始終認為,實驗不僅是要看,更要親自參與,手腦并用中實驗教學才能更好地發(fā)展,在以動手促進動腦的前提下,應從實踐與思維,動手與動腦的相互聯(lián)系中認識實驗技能的培養(yǎng),更要重視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
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有效方法,教學中努力進行實驗性展示,將學生進行分組,能讓實驗和理論更好的契合在一起,進而能構成推理、判斷、驗證的合理教學程序,學生能在掌握規(guī)律的過程中,對實驗的方法進行系統(tǒng)化研究,這樣才能在教學中進行引入,避免教學出現(xiàn)“走過場、搞形式”。物理實驗中預先設想不到的現(xiàn)象經(jīng)常發(fā)生,為能更好的追索預料以外的現(xiàn)象,就要多留意知識學習,特別是部分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更要多加注意,這樣才能深化知識內容。教師也要引導學生留心知識內容,特別是觀察目標以外的現(xiàn)象更要多加注意,繼而多問幾個為什么。
總之,研究劉炳生老師的中學物理實驗教學思想內涵,能讓研究者在此過程中對其嚴謹?shù)闹螌W理念,厚重的學術思維有一定認知,進而也能讓研究者具有科學務實的精神,這對于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發(fā)展有著積極的影響。由于實驗是物理教學的基礎所在,也是物理教學的重要方法觀念,所以在實踐教學中要重視發(fā)揮出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處理好傳統(tǒng)物理實驗與現(xiàn)代化物理實驗間的關系,通過物理實驗教學活動,借助于現(xiàn)代化的實驗技術能不斷地強化實驗的探究能力,讓實驗更具有科學性。
二、劉炳生對中學物理實踐教學的創(chuàng)新研究
(一)創(chuàng)新實驗內容激發(fā)學生好奇心
劉炳升在連云港進行講座的時候,給在座的人列舉了一個實驗,如圖1所示,將蠟燭粘在碗底后將其點燃,并向碗內住滿水,水面要放在蠟燭上端面的下方,思考蠟燭燃燒時會出現(xiàn)何種情況。蠟燭在燃燒,但是若使用火罐將火焰扣住,能發(fā)現(xiàn)火焰正在逐步變小,且火罐能吸附在下面的軟墊上,直到火焰熄滅。根據(jù)實驗能了解到,燃燒是需要空氣的,若空氣中氧氣不足,那么燃燒將無法成立,隨著氧氣減少空氣濃度降低,內部壓強減少,而外部壓強增大,隨之火罐將扣到軟墊上,學生通過這個實驗能了解火罐的原理,進而解開學生一直疑惑的是否拔火罐能燒傷人體皮膚。
劉老師認為,物理實驗中很多現(xiàn)象是很有趣的,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點,教師只要肯挖掘就一定能發(fā)現(xiàn),若將這些有趣的實驗展示給學生,必然會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作為中學物理教師應在創(chuàng)新實驗內容的情況下,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而有不能回答的問題,在反復的觀察和實驗中找尋問題,也可以鼓勵學生用已經(jīng)學習過的知識進行物理現(xiàn)象的解釋,進而以獲得學習的興奮感和充實感,使學生的好奇心被喚起,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劉老師始終認為學生的好奇心是與生俱來的,但不能始終保持,需要在一定條件下才能將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起來,并轉化為科學的興趣,進而形成的學習動機才是內驅動力的核心要素[1]。
(二)創(chuàng)新實驗觀念利用玩具隨手取材
劉老師坦言他很喜歡擺弄玩具,在玩的過程中他想要弄清楚其中的道理,更想領悟出其中的原理,其實探究的過程是讓人興奮的,也是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關鍵點。
劉老師指出,自己制造教學工具會受到技術變化發(fā)展而不斷地發(fā)展,但是不會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出現(xiàn)消亡的,任何的條件下,教師親手制作的實驗器材,無論是取材亦或是自己制作教學工具都具有實用性,也是一種常用的實驗資源,使用這類資源學生具有很好的親切感,也能更好的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 自己制作的教學素材由于成本十分低廉,所以有著較好的普及度,學生自己也能親自參與動手操作,能讓學生的動手能力不斷強化。教學過程中能將教具看成是玩具會體現(xiàn)出劉老師的實驗教學理念,同時能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同時,使學生的思想意識能不斷深化。例如,劉老師自己制作完成的實驗教具——神秘的飲水鳥,只要給鳥喝水鳥就能不聽的運動下去,這能讓學生聯(lián)想到“永動機”的原理,使學生的思維能在矛盾沖突中得到較好的鍛煉[2]。
三、結束語
劉炳生老師善于使用物理學理論、思想、方法對中學物理實驗教學進行綜合性指導,主要是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讓學生理解實驗背后所蘊含的知識要點,且通過直觀、真實、可靠的實驗啟發(fā)性方法運用,劉老師能對教師的演示性實驗、分組實驗、師生課外實驗等有深入的研究,并從中找出實驗的操作要點,進而能較好的繼承中學物理實驗教學思想內涵。
參考文獻:
[1]金久玉.新課程標準下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2016(21):12-13.
[2]許文龍.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研究[J].浙江師范大學.2017(18):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