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蕊 林新梅 段培鋒 王晶晶
(濱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山東濱州 256603)
先天性心臟病(CHD)是小兒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肺動脈高壓(PAH)是CHD的常見和嚴重的并發(fā)癥[1]。有研究顯示結締組織生長因子(CTGF)參與PAH肺血管重構并在多種纖維化疾病中起重要作用[2-3]。心室肌細胞分泌的腦鈉肽前體(proBNP)降解也產生無活性的代謝產物 B 型鈉尿肽前體(NT-proBNP)是近年來研究較多的反映心臟功能的指標。本研究研究旨在通過檢測血漿 NT-proBNP及CTGF濃度并分析其變化規(guī)律,探討CTGF及NT-ProBNP血清學標志物水平與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臟病肺動脈壓之間的關系,結果如下。
選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70例左向右分流型CHD患兒,其中男性38例,女性32 例;年齡 6~122個月,平均年齡(18.35±4.03)個月。據(jù)心臟彩色超聲多普勒估算肺動脈收縮壓(PASP),分為無 PAH 組25例(PASP<30 mmHg)、輕度 PAH 組(30 mmHg≤PASP<40 mmHg)25例和中重度PAH組((PASP≥40 mmHg)20例。隨機抽取同期門診體檢的42例健康兒童作對照組,其中,男性22 例,女性 20 例;年齡6~115個月,平均年齡(17.65±5.35)個月。各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NT-ProBNP和CTGF含量的測定:所有患兒晨起空腹抽取外周靜脈血5 mL,入含EDTA-K2采血管內,同時收集健康兒童靜脈血液5 mL入采血管內。靜止0.5 h后在高速臺式離心內以4 ℃,3 000 r/min速度離心15 min,分離出血清,分裝入1.5 mL的滅菌EP管內,于-80 ℃冰箱內保存。選用 NT-ProBNP和CTGF試劑盒,應用 ELISA法按照說明書測定NT-ProBNP和CTGF的含量,操作步驟嚴格按相關說明書進行。對所有樣本均測定3次以減小誤差。
(2)彩色超聲Doppler:全部患兒使用 Pillip EPIQ 7C型彩色 Doppler 超聲診斷儀(美國惠普公司),由一名超聲心動圖醫(yī)師操作,測定肺動脈收縮壓。
表2 3組血清NT-ProBNP和CTGF含量的比較(±s)
表2 3組血清NT-ProBNP和CTGF含量的比較(±s)
注:a表示與無PAH組比較,P<0.05;b表示與輕度PAH組比較,P<0.05
2.73±0.85 4.52±1.85a 9.42±2.56 ab F 4.12 4.09 P<0.05 <0.05組別 n NT-ProBNP(ng/L) CTGF(μg/L)無肺動脈高壓組輕度肺動脈高壓組中重度肺動脈高壓組25 25 20 238.64±65.25 1545.46±580.37a 3890.64±1546.785 ab
采用 SPSS19.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正常兒童比較,左向右分流型CHD組患兒血漿NT-ProBNP和CTGF水平均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 1。
表1 對照組與CHD組血清NT-ProBNP和CTGF含量比較(x±s)
隨著肺動脈壓力的升高,血漿NT-ProBNP和CTGF水平也明顯升高(P<0.05),見表2。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先天性心臟病合并肺動脈高壓組較單純先天性心臟病組及對照組NT-ProBNP明顯增加,提示在肺動脈高壓早期既出現(xiàn)NT-ProBNP的增加,提示NTProBNP是先天性心臟病合并肺動脈高壓的預測因子及病情評價指標,這與譚志敏等人研究結果相一致[2]。
CTGF是導致肺血管重構的重要原因之一:(1)血管內皮細胞可通過自分泌的方式分泌CTGF,CTGF對內皮細胞的作用主要有:作用于細胞核,促進有絲分裂的發(fā)生,調節(jié)內皮細胞的生長,并穩(wěn)定其生長的內環(huán)境;(2)CTGF在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值、遷移和沉積中均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3)體外實驗證明,血管的平滑肌細胞能夠分泌CTGF,分泌的CTGF可增加血管平滑肌細胞釋放細胞外基質;(4)過量分泌的CTGF可通過提高基質金屬蛋白酶-2(MMP-2)的活性,促進平滑肌細胞大量產生膠原蛋白Ⅰ、纖維結合素等細胞外基質;(5)CTGF促進成纖維細胞生長的作用機制,相關研究已較為成熟??梢?,CTGF通過作用于血管壁的三層結構,使其均發(fā)生變化,近而引起肺血管的重構,對pH的形成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本研究顯示CHD組患兒血清CTGF顯著高于對照組,合并不同程度pH患兒血清CTGF水平顯著高于未合并pH患兒,血清CTGF水平隨著患兒肺動脈收縮壓的升高而升高,且與肺動脈收縮壓成正相關。說明在CHD未并發(fā)肺動脈高壓時,CTGF已開始升高;合并肺動脈高壓時,CTGF在血清中的濃度隨著肺動脈收縮壓的升高而升高,可能是因為合并肺動脈高壓后,同時存在著心肌纖維化和肺血管的重構,而該因子在這兩種病理變化中均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故可考慮將CTGF作為判斷CHD合并pH值嚴重程度的指標[3]。
綜上,對左向右分流性先天性心臟病及時檢測NTProBNP和CTGF水平有助于發(fā)現(xiàn)輕度肺高壓患兒,以便進行早期干預;及時行NT-ProBNP和CTGF檢查,動態(tài)監(jiān)測,以觀察肺動脈壓力水平變化,防止發(fā)生嚴重肺動脈高壓,以致失去手術機會。在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肺動脈高壓評價時,可以選擇兩者之一,如條件允許可同時檢測,提高診斷的敏感性及特異性,有助于提高先天性心臟病合并肺動脈高壓的早期診斷及對病情變化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