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新課程標準在各個階段都有一定程度的滲透,教學優(yōu)化逐漸推進,使教學效用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就初中化學教學來說,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導致教學效率達不到目標。本文主要通過對初中化學教學瓶頸的分析,提出相關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教學瓶頸;解決策略
在我國經濟飛速發(fā)展的過程中,人們的經濟水平得到了較大的提升,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素質教育逐漸深入人心,但是當前的化學教學模式還是難以滿足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較多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遭遇到了瓶頸,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在新的教育環(huán)境下,初中化學教學需要發(fā)生變革,通過對教學方式的改變,開展教學創(chuàng)新,提升教學質量。
一、 初中化學教學瓶頸
1. 實驗課程較少
初中化學教材中有較多的化學實驗內容,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對實驗內容的教學。但是實際上,很多學校受到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只是將實驗內容穿插在理論課程中講解,沒有開設專門的化學實驗課程。很多化學理論知識都需要以實驗為基礎,教師需要在實驗原理的基礎上開展教學。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初中學校并沒有針對化學實驗教學開設專門的課程,甚至實驗室的器材也較少,不符合實驗教學要求。學生的實驗能力難以得到培養(yǎng),教師過于注重理論課程教學,沒有花費時間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導致學生的理論知識難以消化。
2. 教師考評機制陳舊
任何教學形式的開展都需要以教師考評工作的開展為關鍵,這樣能夠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及水平進行測評,再以此為依據(jù),為教師安排教學任務。目前,我國很多初中學校的教師考評機制過于陳舊,一直以相應的學生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指標。這種考評機制使得教師過于注重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甚至部分教師以培養(yǎng)學生的考試能力為教學目的,導致初中化學教學失去基本意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將理論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不能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導致其學習能力與實際生活能力不符。
3. 約束學生思維
化學是一門多樣性的學科,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提供主動學習的機會,并且引導學生開展相關的實驗,使其思維得到發(fā)展。實際上,很多化學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還是以理論知識的講解為主,并且自己占據(jù)教學的主體地位,學生難以發(fā)揮學習主動性。教師在設計化學問題的過程中過于簡單,無法訓練學生的學習思維。初中化學知識都相互關聯(lián),而教師在提問過程中過于嚴格和規(guī)范,導致學生的思維被約束。長此以往,學生的個性化思維會被禁錮,出現(xiàn)思維惰性,違背初中化學教學目的。
4. 課中與課后學習脫節(jié)
初中化學教學的節(jié)奏一般比較快,教師不僅需要講解理論知識,還需要引導學生參與化學實驗。這種密度較大的教學和學習方式,使教師容易忽視課后訓練,導致課中與課后學習嚴重脫節(jié)。雖然部分化學教師會在完成教學任務之后,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yè),但是作業(yè)內容大多千篇一律,學生需要訓練各地的化學試卷考題,缺乏針對性。學生在課中學習的內容與其在課后訓練的內容不相符,無法有針對性地提升訓練成果。甚至部分學生在課后訓練過程中會有抄作業(yè)及逃作業(yè)的行為,導致化學教學產生瓶頸。
二、 初中化學教學解決策略
1. 改革教師考評機制
教師考評機制的改革與確立能夠適當幫助教師明確教學目標,并且利用合理的方式開展教學。初中院校需要針對該校化學教師的教學特性對考評機制進行適當?shù)母淖?,需要摒棄傳統(tǒng)的以學生的考試成績?yōu)槲ㄒ辉u價標準的方式,提升教師的實際教學水平及能力。學校需要注重教師的教學方式及過程,教師也需要適當轉變教學思維,對化學教材內容進行深入分析。然后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增強教學實效性,實現(xiàn)初中化學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目標。
2. 結合生活實際
化學是一門與生活有較大的關系的學科,教材中很多內容都源于生活,并且很多理論知識與實驗都能夠應用到生活中?;瘜W教學的目的不僅是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與試驗能力,還需要讓學生學會對知識進行合理的運用。在開展初中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將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結合講解,對知識進行銜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比如:在開展“食品中的有機化學物”這個章節(jié)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熟悉教材內容,明確有機物的定義,然后讓學生對油脂、糖類等進行分類,并且用生活中的食品舉例,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并且能夠深入分析。結合生活實際開展初中化學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對解決教學瓶頸有較大的作用。
3. 啟發(fā)學生思維
很多教學瓶頸的產生都是由于學生難以理解教師講授的內容造成的,在開展初中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fā),以學生為主體,解決教學瓶頸。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參與化學實驗,還能夠組織其他的化學實踐活動。由于初中生在初步接觸化學知識的過程中,對部分知識難以理解,教師就需要對教學重點及難點進行耐心的講解,幫助學生對相關的內容進行分析和挖掘。比如:在開展“氣體溶解度”這個課時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碳酸飲料進行觀察,通過對液體溢出瓶身現(xiàn)象的觀察明確相關的原理,讓學生能夠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對這個知識點進行運用,進而強化教學效用。
4. 系統(tǒng)歸納知識點
知識點的歸納能夠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輕松。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對知識進行歸納,特別是對知識難點及重點無從下手,因此,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比如:在講解“認識化學變化”這個章節(jié)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將所有的章節(jié)內容講解完畢,然后與學生一起歸納知識點。學生需要將燃燒反應、化學中的質量關系變化等進行羅列,明確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將重點知識進行連接,增強教學鞏固效用。
三、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化學教學的知識點較多,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講解理論知識,還需要引導學生開展化學實驗。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瓶頸,理清教學思路,與學生進行配合。學校改革教師考評機制,教師需要結合生活實際,啟發(fā)學生的學習思維,幫助學生歸納知識點,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馮國松.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教學瓶頸及解決策略探究[J].求知導刊,2016(5):27-28.
[2]溫貴永.試論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教學瓶頸及解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6):98.
作者簡介:劉波,江蘇省昆山市,江蘇省昆山市陸家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