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富
摘要:閱讀是人類獲得知識和信息,提高生存與發(fā)展能力的重要途徑,更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但在當前的教學實踐中,閱讀教學并不樂觀,存在許多不足,學生主體地位在閱讀課堂教學中失落。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1-0076-01
目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較多誤區(qū),直接導致學生閱讀主體地位的動搖和削弱,影響了語文教育的全局。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閱讀教學成了語文改革的重點,在當前的閱讀教學中存在著分析教學、肢解教學、表演教學,忽略了學生的主體體驗與感受,忽略了閱讀教學的本質,與新課標的理念相違背。
1.準確把握課程標準高中生閱讀水平標準
閱讀水平標準是課程標準對學科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是設計和實施教學的依據,只有準確地把握了閱讀水平標準,才能明確課堂教學的目標。在多數(shù)情況下,教師確定教學目標往往只是根據經驗、考試的要求和教材,有的甚至沒有教學目標。如果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對于一個經驗豐富的教師來講也許不會有太大的偏差。但是,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國家隊課程的內容標準進行了重新定位,如果再僅憑經驗做事,就會使教學“踩不上點”,出現(xiàn)大量的無效勞動,造成時間、精力和資源上的浪費。
只有準確地把握了閱讀水平標準,才能準確定位教學內容的內涵和外延,教材中提供的教學內容,只是可供教師選擇的教學內容的一個藍本。對于一節(jié)有效地閱讀教學來講,教師不應是“照貓畫虎”式地把教材中的閱讀內容搬給學生,而是要對閱讀的內容進行處理,這個處理包括閱讀內容重選或重組,或對閱讀內容進行挖掘和拓展,而內容重選選什么、重組怎么組,挖掘多深,拓展多寬,要依據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的學生閱讀水平標準確定。
2.注重學生主體,強化主體意識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評判教學的優(yōu)劣,重要標準之一是教學是否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在我們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包辦代替太多,總是怕學生聽不懂,學不會。例如,古文閱讀,老師逐字逐句的翻譯,約束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剝奪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過程僅僅是機械的模仿過程,毫無創(chuàng)新意識。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他們有很強的求知欲,喜新好奇、情緒易變、趣味多樣。針對這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的教法要盡可能做到生動形象、靈活多樣。通過新異刺激,引起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設愉悅的氛圍,想方設法讓學生通過眼、手、口、腦的各種活動,獲得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健康的個性,喚起求知的欲望,強化學習的動機。例如在學習魯迅小說《祝?!芬徽n中,對于“祥林嫂之死”,同學們展開了熱烈地討論?!跋榱稚┦堑烂舶度坏聂斔睦蠣敽λ赖摹薄ⅰ笆橇鴭尯λ赖摹?、“是惡狼的過錯”、“是在廟里捐門檻不成的巨大打擊下而死”……大家各抒己見,為彼此的觀點找論據、提不足。最后,在師生的共同討論中,得出了“是罪惡的封建制度殘害人”的共識,水到渠成地實現(xiàn)了教學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不苛求成熟與完善。成功的機會多了,再加上教師適當?shù)墓膭?,學生自然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主動參與意識也就增強了。
3.多管齊下,培養(yǎng)學生的快樂閱讀能力
在閱讀活動中,學生是一群有個性的、生動活潑的獨特個體,每個學生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生活經歷、情感世界,面對同一讀本,自然會產生各自不同的理解、感悟和情感體驗。因此,必須尊重學生對同一讀本的不同見解,允許學生有自己的解釋并鼓勵大膽表達。生活本來就豐富多彩,不要讓語文成為只有黑白的調色板。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信息和閱讀氛圍,引導學生與作品中展示的人、事、物進行互動溝通,讓學生以自身的情感領悟積極地去感知理解、探索發(fā)現(xiàn)、思考遷移。從而達到個人經驗的外化,讓有益的經驗在指導孩子的社會行為上發(fā)揮積極作用。當學生學會遷移延伸自己的情感時,這樣的閱讀,就不只是熱情而已,而是一種新的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表達,不能只局限于文章的習題。讀過文章后,要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寫一寫自己的小想法。例如讀過的《白紙黑字》這篇文章,首先讓學生思考一下,文章給你哪些想法,哪些感動。學生思考了,無論對和錯我們都要鼓勵,學生做完習題后我們要認真的考慮學生的答案,對學生形成的答案的過程我們要十分關注,努力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表述,自己判斷對錯,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一天一天的進步。讓學生發(fā)現(xiàn)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一件開心的事,一件充分發(fā)現(xiàn)自我,肯定自我的事。
許多學生感覺自己閱讀時間少,我們要在培養(yǎng)學生興趣閱讀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多讀、廣讀、精讀和泛讀”,簡而言之就是讓學生把語文閱讀作為一種樂趣,它是其他學習之余的一種放松。閱讀能擴大知識面,多讀涉及生活、科技、人文等各類領域的好文章。擴大知識面,這是多讀和廣讀的中心。在日常閱讀時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做到泛讀和精讀相結合,對能夠直接理解中心思想和脈絡清晰的文章要泛讀,避免浪費太多時間。對比較有深意的文章要精讀,認真研究。
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教學中的重頭戲,希望通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愛閱讀愛思考,語文閱讀能力不斷提高。
程明富
摘要:閱讀是人類獲得知識和信息,提高生存與發(fā)展能力的重要途徑,更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但在當前的教學實踐中,閱讀教學并不樂觀,存在許多不足,學生主體地位在閱讀課堂教學中失落。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1-0253-01
目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較多誤區(qū),直接導致學生閱讀主體地位的動搖和削弱,影響了語文教育的全局。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閱讀教學成了語文改革的重點,在當前的閱讀教學中存在著分析教學、肢解教學、表演教學,忽略了學生的主體體驗與感受,忽略了閱讀教學的本質,與新課標的理念相違背。
1.準確把握課程標準高中生閱讀水平標準
閱讀水平標準是課程標準對學科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是設計和實施教學的依據,只有準確地把握了閱讀水平標準,才能明確課堂教學的目標。在多數(shù)情況下,教師確定教學目標往往只是根據經驗、考試的要求和教材,有的甚至沒有教學目標。如果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對于一個經驗豐富的教師來講也許不會有太大的偏差。但是,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國家隊課程的內容標準進行了重新定位,如果再僅憑經驗做事,就會使教學"踩不上點",出現(xiàn)大量的無效勞動,造成時間、精力和資源上的浪費。
只有準確地把握了閱讀水平標準,才能準確定位教學內容的內涵和外延,教材中提供的教學內容,只是可供教師選擇的教學內容的一個藍本。對于一節(jié)有效地閱讀教學來講,教師不應是"照貓畫虎"式地把教材中的閱讀內容搬給學生,而是要對閱讀的內容進行處理,這個處理包括閱讀內容重選或重組,或對閱讀內容進行挖掘和拓展,而內容重選選什么、重組怎么組,挖掘多深,拓展多寬,要依據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的學生閱讀水平標準確定。
2.注重學生主體,強化主體意識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評判教學的優(yōu)劣,重要標準之一是教學是否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在我們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包辦代替太多,總是怕學生聽不懂,學不會。例如,古文閱讀,老師逐字逐句的翻譯,約束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剝奪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過程僅僅是機械的模仿過程,毫無創(chuàng)新意識。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他們有很強的求知欲,喜新好奇、情緒易變、趣味多樣。針對這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的教法要盡可能做到生動形象、靈活多樣。通過新異刺激,引起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設愉悅的氛圍,想方設法讓學生通過眼、手、口、腦的各種活動,獲得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健康的個性,喚起求知的欲望,強化學習的動機。例如在學習魯迅小說《祝?!芬徽n中,對于"祥林嫂之死",同學們展開了熱烈地討論。"祥林嫂是道貌岸然的魯四老爺害死的"、"是柳媽害死的"、"是惡狼的過錯"、"是在廟里捐門檻不成的巨大打擊下而死"……大家各抒己見,為彼此的觀點找論據、提不足。最后,在師生的共同討論中,得出了"是罪惡的封建制度殘害人"的共識,水到渠成地實現(xiàn)了教學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不苛求成熟與完善。成功的機會多了,再加上教師適當?shù)墓膭?,學生自然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主動參與意識也就增強了。
3.多管齊下,培養(yǎng)學生的快樂閱讀能力
在閱讀活動中,學生是一群有個性的、生動活潑的獨特個體,每個學生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的生活經歷、情感世界,面對同一讀本,自然會產生各自不同的理解、感悟和情感體驗。因此,必須尊重學生對同一讀本的不同見解,允許學生有自己的解釋并鼓勵大膽表達。生活本來就豐富多彩,不要讓語文成為只有黑白的調色板。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信息和閱讀氛圍,引導學生與作品中展示的人、事、物進行互動溝通,讓學生以自身的情感領悟積極地去感知理解、探索發(fā)現(xiàn)、思考遷移。從而達到個人經驗的外化,讓有益的經驗在指導孩子的社會行為上發(fā)揮積極作用。當學生學會遷移延伸自己的情感時,這樣的閱讀,就不只是熱情而已,而是一種新的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表達,不能只局限于文章的習題。讀過文章后,要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寫一寫自己的小想法。例如讀過的《白紙黑字》這篇文章,首先讓學生思考一下,文章給你哪些想法,哪些感動。學生思考了,無論對和錯我們都要鼓勵,學生做完習題后我們要認真的考慮學生的答案,對學生形成的答案的過程我們要十分關注,努力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表述,自己判斷對錯,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一天一天的進步。讓學生發(fā)現(xiàn)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一件開心的事,一件充分發(fā)現(xiàn)自我,肯定自我的事。
許多學生感覺自己閱讀時間少,我們要在培養(yǎng)學生興趣閱讀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多讀、廣讀、精讀和泛讀",簡而言之就是讓學生把語文閱讀作為一種樂趣,它是其他學習之余的一種放松。閱讀能擴大知識面,多讀涉及生活、科技、人文等各類領域的好文章。擴大知識面,這是多讀和廣讀的中心。在日常閱讀時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做到泛讀和精讀相結合,對能夠直接理解中心思想和脈絡清晰的文章要泛讀,避免浪費太多時間。對比較有深意的文章要精讀,認真研究。
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教學中的重頭戲,希望通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愛閱讀愛思考,語文閱讀能力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