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彬賓,許婷媛,徐賢華,鐘景燁,張 汝
心力衰竭(HF)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發(fā)展到終末階段的臨床綜合征[1],左室射血分數(shù)保留型心衰(HFpEF)指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在臨界狀態(tài)的(40%~50%)的心功能不全,是老年人心功能不全的重要類型,調查顯示占45%~60%[2]。HFpEF非心臟性的影響因素較多,貧血是較常見的合并癥之一[3]。本研究旨在調查鐵缺乏對高齡HFpEF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為高齡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臨床治療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據(jù)。
1.1 病例資料 入選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醫(yī)院住院的>80歲HFpEF患者102例,其中男79例,女23例,平均年齡(86.7±5.2)歲。根據(jù)實驗室檢查結果,分為鐵缺乏伴貧血組(A組,n=37)、鐵缺乏無貧血組(B 組,n=16)和鐵正常組(C 組,n=48)。 心衰診斷符合中國2016年HF診斷和治療指南診斷標準。貧血診斷標準:女性,血紅蛋白濃度<120 g/L、男性<130 g/L;鐵缺乏診斷標準:血清鐵蛋白<100 μg/L,或鐵蛋白100~299 μg/L且轉鐵蛋白飽和度TSAT<20%。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HF病程>6個月,心功能分級(NYHA)為Ⅱ~Ⅲ級,接受正規(guī)抗心衰治療≥1個月。排除標準:(1)嚴重肝臟、腎臟功能不全、腫瘤、感染性疾病;(2)近3個月內,輸注過紅細胞或其他血細胞,或使用過促紅素以及維生素B12、葉酸、鐵劑等藥物者;(3)近 3個月有出血病史;(4)急性心力衰竭患者。
1.3 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入科72 h內,由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并取得相關資質的評估員,使用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量量表對納入研究患者進行生活質量評估,該量表包括21個條目,可大體分為軀體狀況、情緒狀況和總體健康相關生活質量3個方面。分別計算軀體狀況(其中條目 2、3、4、5、6、7、12、13)、情緒狀況(其中條目 17、18、19、20、21)和總體健康狀況評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差。同時由醫(yī)務人員在專門劃定的場地,對患者6 min步行距離進行測定,測定中為保證患者安全,做好保護措施和各種應對措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和兩兩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和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3組一般資料比較 根據(jù)患者的血鐵水平和貧血情況,將102例高齡HFpEF患者分為鐵缺乏合并貧血組(A組)37例、鐵缺乏不合并貧血組(B組)16例和鐵正常組(C組)48例,3組間性別、年齡、病程等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2.2 3組生活質量和6 min步行距離比較 A組和B組的6 min步行距離和生活質量評分均低于C組(P<0.05),而A組的6 min步行距離和生活質量評分又低于B組(P<0.05)。見表1。
表1 3組生活質量和6min步行距離比較
HFpEF即左室射血分數(shù)大致正常而心臟舒張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近年來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貧血是HF患者嚴重的常見合并癥之一[4],貧血在HFpEF患者中較射血分數(shù)降低型HF(HFrEF)更常見,發(fā)生率可達22%以上[5-6]。老年人營養(yǎng)不均衡、合并慢病共病多,更容易導致鐵缺乏及貧血。貧血會加重和引起心衰系列病理改變,如血紅蛋白降低導致血液黏度降低;增加一氧化氮(NO)依賴性的血管舒張;交感系統(tǒng)和腎素血管緊張系統(tǒng)活性增加;腎臟血液灌注量和腎小球濾過率減少,水鈉鹽潴留等[7],加重心功能不全。因此,關注和積極處置高齡HFpEF患者的鐵缺乏及貧血,可以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HFpEF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50%,目前的醫(yī)療技術仍然不能阻止其不斷惡化,患者的活動能力逐漸受限,同時各種藥物治療的副作用、患者不斷增加的心理負擔都會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8]。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量量表是在國外廣泛用于評價心衰患者生活質量,很多的研究均表明其能有效反映心衰患者的生活質量。引入國內后,經(jīng)過很多研究證實,其直譯后的量表仍然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9]。6 min步行距離是一種用于評價人體體能和心功能的常用指標,其簡便易行,臨床廣泛應用。
本研究結果提示,鐵缺乏高齡HFpEF患者不論是否合并貧血,都會使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和6 min步行距離降低,表明鐵缺乏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心功能,與低年齡段患者研究結果一致。所以,對于此類患者除了常規(guī)進行血常規(guī)檢查外,還需進行血清鐵蛋白、鐵蛋白介、轉鐵蛋白飽和度等指標的監(jiān)測,盡早明確是否存在鐵缺乏,以便于盡早給予干預,防止病情加重。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由于實驗設計是觀察性的,只能反映鐵缺乏與生活質量和心功能之間的關系,未能對補鐵治療后效果進行評價,有待下一步的干預實驗來驗證補鐵治療能否提高這部分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