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志軍,莫金英,李國航,莊桂龍,趙 蔚,鄺建玉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中心醫(yī)院感染科,廣東 深圳 518116)
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療目標為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減輕肝細胞炎癥壞死,從而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改善生活質量。目前臨床治療CHB常用藥物有阿德福韋、拉米夫定及替比夫定,但3種藥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藥,因此需要尋找新型藥物對抗HBV[1]。替諾福韋酯是一種核苷酸轉錄酶抑制劑,首先應用于HBV感染治療,因其對HBV抑制作用較理想,現已為CHB的治療藥物[2]。本研究中探討了替諾福韋酯序貫阿德福韋治療CHB的臨床療效,以及對患者腎功能的影響?,F報道如下。
納入標準:符合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及感染病學分會聯合制訂的診斷標準[3];就診前6周未使用過免疫調節(jié)劑或抗病毒藥物;年齡18~60歲[4];研究方案經過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合并肝硬化、肝癌;心血管疾病、精神疾?。凰幬镄愿尾?、酒精性脂肪肝;藥物敏感性、嗜酒;孕婦或哺乳期。
病例選擇與分組:選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CHB患者84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 1。
兩組患者自就診到24周均單用阿德福韋。24周后,對照組患者口服阿德福韋酯片(天津藥物研究院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0803,規(guī)格為每片10 mg),每日 1次,10 mg/d,12 周為 1個療程,共 5 個療程[5];研究組患者口服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Gilead Sciences,InC.< Gilead>,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30589,規(guī)格為每片 300 mg),每日 1 次,300 mg/d,12周為1個療程,共5個療程[6]。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可使用其他抗病毒藥物和免疫調節(jié)劑,禁酒,忌牛羊肉。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4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不同時期的HBV DNA水平,HBV DNA的不可測率變化,血清ALT水平、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及腎小球濾過率(eGFR)較基線的變化。HBV DNA采用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式反應儀(美國),采取PCR法進行檢測[7]。腎功能檢查使用全自動化生化分析儀(日本 Hitach公司)檢測,Cr正常值為44 ~133 μmol/L。估算 eGFR =186 ×Cr-1.154×年齡-0.203×0.742,將 60 mL /(min ×1.732)< eGFR< 90 mL /(min ×1.732)定義為腎功能輕度受損[8]。
HBV DNA不可檢測率=不可檢測例數/總例數×100%;ALT復常率=ALT恢復參考值例數/總例數×100% (恢復參考值為 0~40 U /L)[9];HBeAg轉陰率 =HBeAg消失例數/總例數×100%[10]。
采用SPSS 18.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 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兩組患者 HBV DNA不可檢測率采用生存分析Kaplan-Meier法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見表2至表7。
CHB是由HBV感染引起的傳染性疾病,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但可確定與HBV免疫應答異常有關,HBV通過介導T細胞,給患者的肝細胞造成一定損傷[6]。HBV感染是導致CHB患者疾病進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抑制病毒是阻止病情發(fā)展的根本。常用的抗病毒藥物有阿德福韋、拉米夫定、恩替卡韋和替比夫定,但乙肝患者長期使用核苷酸類藥物后容易出現耐藥性,反而會加重病情[11]。因此,尋找耐藥性低的抗病毒藥物是治療慢性乙肝的主要突破點。替諾福韋酯是由替諾福韋增加2個酯基形成的一種無環(huán)核苷類似物,不需要相關酶鋪助即可發(fā)揮抗HBV的作用,抑制病毒復制的效果較好,且病毒耐藥性較低;替諾福韋酯既可抑制病毒復制還可阻礙肝纖維化,以及肝細胞壞死進程[12]。目前,我國已將替諾福韋酯批準為CHB治療藥物。阿德福韋是一種腺嘌呤核苷類似物,與腺苷酸之間存在一定競爭性,可進入病毒DNA鏈,抑制DNA聚合酶發(fā)揮作用,從而阻礙病毒的復制,具有較強的抗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HBV作用,且不良作用較小,但可能會損害患者腎功能[13],因此在治療過程中要多加注意。
表2 兩組患者HBV DNA水平比較(s,lg copies/mL,n=42)
表2 兩組患者HBV DNA水平比較(s,lg copies/mL,n=42)
組別對照組研究組t值P治療前8.69 ± 0.36 8.73 ± 0.12 1.029> 0.05治療后24周3.18 ± 0.65 3.02 ± 0.56 10.287< 0.05治療后36周2.76 ± 0.61 2.48 ± 0.67 17.726< 0.05治療后48周2.27 ± 0.62 2.03 ± 0.49 20.125< 0.05
表3 兩組患者HBV DNA不可檢測率比較[例(%),n=42]
表4 兩組患者ALT復常率比較[例(%),n=42]
表5 兩組患者治療48周后eGFR分布基線變化[例(%),n=42]
表6 兩組患者治療后HBeAg轉陰率比較[例(%),n=42]
表7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n=42]
由表2可知,兩組患者治療前HBV DNA水平無明顯區(qū)別(P >0.05),治療 24周后,兩組患者 HBV DNA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組下降幅度大于對照組(P<0.05),表明替諾福韋酯對抗HBV的效果較理想。治療后24周,兩組HBV DNA水平低于基線水平,研究組水平已處于檢測限以下,但治療后24周、36周、48周兩組患者HBV DNA水平無明顯區(qū)別,表明替諾福韋酯的抗HBV復制作用起效快、持續(xù)時間長。由表3可知,替諾福韋酯應用時間越長,HBV DNA不可檢測率越高;治療后24周,采用生存分析Kaplan-Meier法顯示兩組患者無明顯區(qū)別(P>0.05)。由表4可知,治療后研究組患者ALT復常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且研究組治療48周后ALT已達到正常范圍,表明替諾福韋酯可以快速恢復患者ALT水平且能持續(xù)發(fā)揮作用,與潘家超等[14]研究結果一致,表明序貫療法治療抑制病毒復制效果更有效。研究組的血清免疫學應答情況略優(yōu)于對照組(P>0.05)。采取序貫治療的患者,治療初期有個別的胃腸道反應,但不存在腎功能損害的特征,表明序貫療法不會對患者腎功能造成影響且替諾福韋酯早期抗HBV作用較好,對于患者肝功能的恢復具有積極意義,風險較低[15]。表5顯示,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基線水平和eGFR的變化無明顯差異(P>0.05),表明序貫療法對患者腎功能無影響。徐勇等[16]研究顯示,CHB患者分別使用阿德福韋與替比夫定進行治療時,患者Cr及eGFR變化顯示治療后48周,阿德福韋組Cr水平逐漸升高,替比夫定組則呈下降趨勢。但兩組患者Cr變化幅度均較小,阿德福韋酯組上升值均為超過0.50 mg/dL,且最大值為超過正常上限值(ULN)。大多數研究以Cr水平升高0.50 mg/dL以上定義為腎功能受損,但Cr作為腎功能受損的診斷指標具有一定的限制性,而eGFR考慮了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因素且使用公式進行估算,臨床應用價值更大,因此以eGFR判斷患者腎功能是否受損更加準確。兩組患者基線eGFR水平差異明顯,治療48周后,替比夫定組eGFR達正常水平的患者顯著多于阿德福韋酯組(P<0.05),表明替比夫定對患者腎功能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因此我院在以后的治療中,可聯合應用替比夫定以達到保護患者腎功能的目的,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替諾福韋酯序貫阿德福偉治療CHB患者抗HBV效果較理想,對腎功能無影響,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