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愛梅,張鈺
摘 要:網絡信貸作為一個新興的金融產業(yè)發(fā)展速度越來越快。他給大學生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由于網絡信貸的發(fā)展過于迅猛,相關法律制度和監(jiān)督方面存在缺陷,且大學生對網絡信貸缺乏認知,產生了很多的負面影響。以山東青年政治學院的大學生為例分析其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關鍵詞:網絡信貸;行為分析;風險防范
一、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心理和行為分析
大學生是網絡信貸的主力軍,但其對網絡信貸的認知存在很多的不足,本文針對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大學生發(fā)放問卷,以網絡問卷調查和紙質問卷調查的等調查方法各發(fā)放200份,網絡有效問卷183份,直至問卷回收173份,以此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了解大學生網絡信貸的心理與行為。
(一)單一收入來源與越來越突出的消費需求
據(jù)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該校大學生91%的收入來源來自父母親戚,只有極少數(shù)人靠自身打工或獎助學金,消費來源單一,而在91%的學生中,74%的生活費在800到1200之間,正常消費是可以滿足大多數(shù)大學生的生活需求的。但是,大學生消費中占比最高的三項:食物、衣服和娛樂,娛樂的比重并不低可以占到46.67%,其中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花銷。這些金額便不再可以滿足大學生的需求。大多數(shù)大學生是沒有消費觀念的,父母不在身邊,對衣服和生活物品的需求都要親力親為,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而且,隨著娛樂項目的多樣化,大學生在校期間的聚會和各種活動的花銷越來越大,多樣的生活需求和單一的收入來源形成鮮明的對比,大學生的消費生活捉襟見肘,這時,合理利用低門檻的網絡信貸便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但是,大學生是一個特定的群體,有一定的支付能力,但是對量入為出、合理規(guī)劃與辨別自身消費需求、評估還款壓力、違約風險等更為系統(tǒng)、更為復雜也更為重要的問題,缺乏足夠全面和準確的判斷意識與能力,根據(jù)調查有良好的消費記錄有的大學生僅有12.33%,而偶爾有記錄的占60.67%,可見,大多數(shù)學生記錄消費只是一時興起。甚至于有27%的大學生完全沒有消費記錄。沒有良好的消費習慣又缺乏正確的消費觀念很容易造成“校園貸”悲劇的發(fā)生。
(二)不健康的消費心理和消費心態(tài)
雙十一是消費高峰期,大學生便是消費主力之一,每年的購物節(jié),學校的快遞處都人山人海,據(jù)統(tǒng)計學校97.8%的學生會在購物節(jié)時購買物品,合理的購買確實可以節(jié)省經費,但是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67.3%的學生會為湊單去買一些并不需要的物品,反而增加了開銷,如若資金不夠,各大網站提供了方便的網絡信貸服務,螞蟻花唄、京東白條等都可快速獲得資金,且操作簡單,注冊便捷,短時間獲得更多的資金來源,之后有全部投入消費中,等消費結束時,看著不需要的物品和各種賬單時才開始后悔?!岸缡帧币辉~便從此而來,這便是消費的盲目心理。除了盲目心理,攀比心理在大學生中也普遍存在。對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大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也越來越優(yōu)渥,90后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備受呵護和寵愛,而且受社會風氣的影響,奢侈品越來與普遍,很多大學生認為這個年紀自己應該擁有幾件高檔物品,數(shù)據(jù)顯示74.3%的女生認為化妝品為名牌,男生主要花在名牌鞋和手表,在自己的消費承受范圍內,擁有一兩件奢侈品無可厚非,但是在虛榮心的作用下,46.9%的學生購買了超過自己承受范圍的物品。
(三)大學生對網絡信貸認知低下和不法分子的違法行為
物質的提升讓很多現(xiàn)代大學生有了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強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追求獨立是90后大學生普遍的性格和心理特點。匱乏的社會經驗和被自己高估的能力形成強烈的對比,很多大學生都有自視過高或固執(zhí)己見的現(xiàn)象。對于網絡信貸,很多大學生了解的來源是同學或廣告宣傳,很少會有同學使用前專門花時間去研究這一新事物,所以大多大學生對網絡信貸專業(yè)方面知識的了解少之又少。很多不法商販便看中了這一點。網絡信貸行業(yè)的準入門檻低,只需要幾臺電腦,幾個員工,少量的資金就可以搞定一個網站,再加上一點宣傳就能吸引很多大學生注冊使用。其中有一些網絡借貸平臺采取虛假宣傳、降低貸款門檻等方式將大學生作為目標客戶群體,大肆向高校拓展業(yè)務。一方面以各種方式歪曲隱瞞實際資費標準等重要信息,另一方面,誘導學生超前消費,甚至過度消費。等大學生有所反應已為時已晚。大學生本身沒有很多收入來源,又很少有人能才反應過來時跟家長商談,第一反應便是自己當過去??蓻]有社會經驗的學生很難靠自己的能力解決這些問題,最后陷入“利滾利”的惡性循環(huán)。造成校園貸慘案的發(fā)生。
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從目前來看,無論是2016年10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互聯(lián)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還是以央行、銀監(jiān)會為代表的監(jiān)管機構頒布的具體監(jiān)管規(guī)則,仍然以事前準入、事中監(jiān)測、事后懲戒等行政管理工具為主要手段,所以網絡信貸方面的法律制度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更加完善。而身為大學生的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應該在自身方面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二、對于網絡信貸風險采取的防范措施
(一)豐富大學生活來源
身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且不能完全靠父母承擔生活需求,應懂得利用多年的學習知識結合自己的優(yōu)勢和特長尋找適當?shù)墓ぷ?,增加生活來源,豐富社會經驗,彌補在某些方面有財富支出時伴隨著財富的流入。同時,大學生應養(yǎng)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對于每天的消費進行詳細的記錄,或者記錄消費要點,根據(jù)自身的情況和以往的消費記錄為以后的消費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應減少不必要的需求和娛樂消費。對自身的消費能力和消費狀況有準確的認識。
(二)端正消費心理和消費心態(tài)
大學生要擺正消費心態(tài),不盲目消費,在消費前列一個清單解釋每個要購買物品的原因和使用時間,權衡利弊,不要因打折或湊單便購買過多的相同款式的商品或無關緊要的商品。擺脫過度的虛榮心,適當?shù)奶摌s心促使人進步,但過的虛榮心容易使人產生攀比心理,根據(jù)自身家庭情況和消費承受能力選擇自己最需要的物品,樹立廉潔綠色消費觀念,不要讓虛榮心掌控自己。
(三)提高對網絡信貸的認知,堅決抵制不法分子
充分了解網絡信貸,提高對網絡信貸的認識,通過正規(guī)渠道選擇網絡信貸的平臺,正確辨別不法分子,若確定選擇某一網絡信貸平臺,在使用前仔細閱讀使用說明和實際的資費標準,重點關注還款日期和利息率,區(qū)分年利息、月利息和日利息。簽訂合同,在不法分子訛詐之前有證據(jù)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要給不法商販任何有機可乘的機會。在做事前最好和家長商量,或跟同學朋友討論,避免自己一時糊涂釀成大錯。
三、結語
目前,網絡信貸存在著各種這樣的問題,但是,其在社會效果和法律實施等多個層面均有不可替代的價值與優(yōu)勢。網絡信貸方便快捷的特點使人們更容易接受,也更有利于小企業(yè),單個家庭的發(fā)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網絡信貸的發(fā)展不可扭轉,所以,在政府對這方面的法律機制還未完善前,我們大學生自身要加強防意識。提高對新興產業(yè)的認識,了解更多的專業(yè)知識。同時完善自身的缺點。抓住這一機遇,創(chuàng)造更輝煌的時代。
參考文獻:
[1]譚祖誼.網絡信貸對大學生經濟活動的影響譚祖誼[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6年05期.
[2]劉夢.P2P平臺的發(fā)展路徑及風險研究劉夢[J];知識經濟;2017年01期.
[3]吳瑛.大學生網絡信貸情況調查與研究瑛[D]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年第12期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