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自東
【關鍵詞】 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7—0048—01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領導者和組織者,既擔負著班級“設計師”的使命,又擔負著“施工員”的重任。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舵手,是學生成才的導師,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那么,班主任如何加強德育工作呢?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做好學生的表率
小學生模仿性很強,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學生都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工作中,我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做好學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例如,我們班有個規(guī)定,就是看到地上有垃圾,要主動地撿起來。這個班規(guī)出來后,很多學生好像對地上的垃圾還是有種熟視無睹的感覺。這個時候我要批評學生嗎?如果我批評學生效果會好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我沒有批評學生,而是首先從我做起,每每看見地上有垃圾,我都把它們撿起來送到垃圾桶,并且還故意要讓學生看見,以我的自身行動來感染學生,讓他們明白,要他們做到的事情,老師同樣也在做到。后來,在我的感召下,我班學生形成了一種很好的行為習慣,每次走進教室,總要先看一下自己周圍有沒有垃圾。在我們的生活中,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要求學生語言文明,我們首先要語言文明。要求學生穿戴整潔,我們自己首先要穿戴整潔等等。說一百遍,不如自己做一遍,只有通過我們自身的言傳身教,才會對學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二、完善制度,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
班級里實行職責明確分工,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首先,強化班干部主動工作的能力,讓班干部在各個職責上行動起來,充分發(fā)揮班干部的主人翁意識,配合班主任搞好班級常規(guī)管理和各項管理。從制度的要求出發(fā),加強學生自我的認識與監(jiān)督,對每個學生每一個項目都要有具體而嚴格的要求,如,儀表方面要做到保持著裝整潔,講究文明禮貌等;衛(wèi)生方面做好個人衛(wèi)生工作,要勤洗頭,勤剪指甲,自己地面衛(wèi)生保持整潔、不可有紙屑等。同時,抓好班級一日常規(guī),杜絕遲到曠課現象,抓好自修課紀律,提高效率;提高板報、墻報質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構建良好的班級文化;利用刊物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勵學生;通過組織班級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觀念,增強班級凝聚力,以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
三、耐心教育,以表揚為主
愛聽表揚是兒童的心理特點,表揚運用得恰當,學生的積極因素就會像原子裂變一樣發(fā)生連鎖反應。例如,上課了,大部分學生在吵嚷,沒有做好上課準備,如果泛泛批評,收效甚微,如果點名批評,別人往往幸災樂禍;倘若從亂哄哄中找個坐得好、不說話、書本都準備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其他學生便會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揚有批評的作用,是不傷害學生自尊心的批評。我常用表揚某個學生道德品質、思想行為上的積極因素去影響和克服后進學生中存在的消極因素,寓批評于表揚之中,這樣有利于學生之間互相學習,進而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
四、通過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班主任既肩負著對學生進行有效管理的重任,同時也是學生的任課教師,因此,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過程中,還要對課堂教學引起重視,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不管班主任講授哪一門學科,都能夠通過學科教學達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的目的。那么,在實際的教學中,班主任該如何通過知識點的講解,達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的目的呢?筆者在實際的教學中發(fā)現,將理論知識的講解與實際生活有效結合起來,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的有效途徑。教師在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的過程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能夠使學生在收獲知識的過程中有更多的感悟,進而使學生的思想境界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除了在對學生進行知識點講解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地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滲透,發(fā)揮學生在獲取知識過程中的獨立性外,也是有效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徑。班主任在授課的過程中要為學生留出更多進行獨立思考的空間,使學生通過個人的努力去獲取知識,在學生通過個人努力獲取知識的過程中也會有更多的感悟,進而達到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目的。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班主任能夠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途徑有很多種,除了班主任提高通過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意識外,班主任還要鼓勵其他任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進而收到更好的德育效果。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