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軍
開學(xué)了,第一課講李白的《蜀道難》。開篇三個字:“噫吁嚱!”手頭的《李白集》,注釋引用一條古代筆記,說蜀人見奇事驚奇,總說“噫吁嚱!”人教版教材課文注釋(2)說:三個字都是驚嘆詞。那么,三個感嘆詞表達了什么?詩人干嗎不用一個“嗟夫”了事?可見李白望蜀道而驚嘆,“絕叫三聲,才是真相。我跟少年們討論,然后嘗試將三個感嘆詞各自單獨成句——獨詞句,加自己的標點方式,變成“噫——!吁——!嚱——!”有意識用我們的口語來翻譯一下,更有意思了:哎呀——!奧吆——!啊呀——!同樣,“危乎高哉”,也絕不可簡單等同于《詩經(jīng)》中的四言句:“蒹葭蒼蒼”,或者“乘彼垝垣”。很明顯,這是兩句,兩個獨立的感嘆:“危乎!高哉!” 好吧,與前面連起來,一開篇,三聲驚呼,兩聲長嘆,誰能這樣毫無遮攔、狂呼大喊地抒情?只有李白這樣的詩歌精靈,才這樣在自然奇跡面前狂呼浩嘆,驚奇不已。謫仙人的氣質(zhì)是他的語言打造出來的。在今天我們這個視覺麻木的時代,李白赤子般純真熾熱的語言,不正是一種喚醒的力量么?學(xué)生還不太習(xí)慣李白的直率和我這的這種賞析方式吧?他們有點艱難地尋找到了一串評價詞語:豪放、奔放、自由、不拘一格、無拘無束、天馬行空。
還有呢,“然后天梯石棧相勾連”,那個“然后”,在七言詩中就可以刪去?!吧嫌辛埢厝罩邩?,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這不是駢體文嗎?“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這是韓愈的古文嗎?這一次,少年們也評價得出來:李白才情澎湃,以文為詩,以詩為文,怎么順手,怎么表達。
李白是語言的李白?;蛘撸覀円驗槔畎椎恼Z言而欣賞李白,而不是因為他的文治武功。李白只要能夠用他的奇絕詩句打開我們感受世界的體驗之門,釋放我們心中的自由之鳥,他就足夠偉大。史上有人猜測《蜀道難》是為處于政治迫害危險中的房琯杜甫擔心,或猜測是勸諭入蜀的唐玄宗,或說是譏諷割據(jù)軍閥章仇兼瓊的驕橫。甚至有人批評李白在第三段中妄談蜀地軍事。他們讀詩是為了猜謎:李白在政治、軍事上的主張是什么?他們忘記了,那個時代有很多人都跟李白一樣,面對著朝政和四川軍政的時局,但只有李白寫出了《蜀道難》這樣的驚世佳作??梢哉f,李白就是李白的語言,這是他留給這個世界最珍貴的遺產(chǎn)。我們只能夠跟一個語言的李白在語文課上相遇。欣賞李白,去汲取他的語言帶給我們的美感和情趣,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這才是閱讀李白詩的價值所在。
能講出儒家大道理的文人有的是,但只有范仲淹用“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準確句型一下子擊中了我們的抱負和情懷。知道王昭君是個奇女子的人多的是,但只有杜甫這樣的詩圣,才能用“群山萬壑赴荊門”展現(xiàn)出王昭君精神故鄉(xiāng)的奇崛豪邁。人人幾乎都懂得奮斗就是超越,可是只有海明威能夠讓一個打魚的老頭兒這樣說:“可是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边@樣的話誕生以后,激發(fā)我們作為一個真正的人的尊嚴感,讓我們時時自覺拿出人的力量去面對陌生的世界。
語文不是消費商品,而是獲得精神救贖的天梯。準確的語言抓住清晰的世界,優(yōu)美的語言創(chuàng)造美麗的心境,新鮮的語言讓我們重回鮮活的生存狀態(tài),帶著我們氣質(zhì)個性的語言讓我們在人海中舉起屬于自己的旗幟。語文課,跟你的學(xué)生一起涵詠和把握清晰優(yōu)美鮮活的語言,讓學(xué)生在語言中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的力量,獲得創(chuàng)造的本領(lǐng),感受存在的價值。
如果我們在現(xiàn)實中總是面對沉重的升學(xué)壓力而不可自拔,那么,念誦李白自由奔放的詩句,這個吟誦活動過程,是不是一種解放?你不是讓學(xué)生去猜李白生平的政治謎語,而是讓他們自己直接跟這位自由浪漫的中國古人的語句會面,讓他們踩著李白語言的階梯,攀登屬于自己的珠穆朗瑪峰頂,在課堂上領(lǐng)略精神飛翔的無限風光。
語文教育,用語言本身的美去喚醒學(xué)生,用自由創(chuàng)造的精神去滋育學(xué)子。